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细辛

细辛 细辛(拉丁: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盆草细辛马兜铃细辛多年生草本植物细辛直立或横走,直径2~3毫米,有多条须根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雄蕊着生子房中部,丝与花药近等长或稍长,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球状,果近球状,棕黄色,期4~5月。它生于海拔1200~2100米山坡林下阴湿腐植......
目录

形态特征

外在特征

细辛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横走,直径2~3mm,节间长1~2cm,有多条须根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长4~11cm,宽4.5~1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两侧裂长1.5~4cm,宽2~5.5cm,面疏生短毛,上较密,上被毛;叶柄长8~18cm,光滑无毛;,长与宽各约13mm,边缘疏被柔毛。呈不规则,有短分枝,长1~20cm,直径1~4mm;表面灰棕色,有环节间长1~10mm;细长,密生上,长5~20cm,直径约1mm。表面灰黄色,有纤细支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白色香而强烈,味辛,麻

黑色花梗长2~4cm;花被管钟状,直径1~1.5cm,内壁有疏离纵皱;花被三角状卵形,长约7mm,宽约10mm,直立或近平展;雄蕊着的生子房中部,丝与花药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短锥;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球状,花柱较短,端2裂,柱头侧生。果近球状,直径约1.5cm,棕黄色。期4~5月。

显微特征

北细辛(根)横切面详图横切面

(1)表皮细胞1列,部分残存。(2)皮层宽大,有众多油细胞在;皮层细胞1列,类长,木栓化;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皮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3)次生组织不发达,初生木质部2-4原型。

粉末

粉末:淡黄灰色,有浓郁香,味辛、苦,有较持久的麻感。

(1)皮层细胞类长或多角,垂周壁细波状。(2)油细胞类,壁薄、木栓化,胞腔常可见绿黄色油状物。(3)表皮细胞类长或类长角,垂周壁连珠状加厚,表皮中可见油细胞。(4)石细胞呈类类长等。(5)导管为网纹、梯纹。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200-2100米林下阴湿腐植土中。

分布范围

细辛细辛、汉城细辛习称辽细辛;华细辛细辛

细辛产于中国东北,销全国并出;汉城细辛产于吉林省辽宁省,产量很小;华细辛产于陕西省、四川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广西省等地亦产,多自产自销。

通常以东北产者质优,华细辛陕西省华阴产者佳。

日本和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繁殖栽培

繁殖

种子繁殖繁殖两种式。

细辛种子直播:种子直播是发展细辛栽培法,4~5年即可收获。细辛种子一般在6月间成熟,这时果实紫红变为粉白,手捏果肉软,呈粉砂状时即成熟可摘下。细辛种子不是一期成熟,采果期间,要每天到地里采一至两次,采下的果实放在阴暗处1~2天,待果皮变软成粉状,即可搓去果皮,用水将种子冲洗出来,晾一下,即可趁鲜混砂进播种。要见熟即采,甚至差一天也不,否则种子落或被蚂蚁吃掉。果实采收去皮后,一般要立即播种,否则易丧失发力。据试验种子刚采下时发率达96%;在17~20℃常温下干放20天,其发率为81%;干放40天为29%;干放60天仅为2%。

播种时整平畦面(播种床面),10cm宽,播幅3~5cm实条播,即将拌有5~10倍细砂的种子均匀撒下,种间离平均1~1.5cm,每播种120~150粒(折净种5~6g/m2),可用预制好的播种框控制撒播,以便提高播种工效。之后再用过筛的腐殖土筛洒覆盖1~1.5cm,要求厚度均匀一致。然后畦上盖一层枯,保持土壤湿润。翌年春出苗前揭除覆盖物,以利出苗。如初次进细辛种植,可在6~7月间,找当年种源种子。如采种后因故不能及时播种,可将鲜种子拌上5~10倍的清洁湿砂,进低温湿砂贮存,砂藏期间要常翻动和保湿,1~2个月后发率仍可达90%,采用此法可进长途运输。待胚根白时,马上取出播种,这样虽可以延期播种,但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最迟不宜迟于七月末,如过晚会影响当年发和翌年出苗。细辛种子在6~7月间播种后,在土中向下发,直到秋末,可长到6~10cm,而同时胚轴过低温越冬过程,在第二年春季生长出苗。细辛种子小,幼苗土能力弱,因而也可以播,在畦上15~20cm平底浅,深3cm,每播种5~10粒,覆土1~1.5cm,上面再盖一层半腐熟的树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要在种子少的情况下采用,如种子直播地块遇洪涝积水或其他意外灾害,也可移栽补救。法与直播基本相同,除条播密度可增加外,还可进撒播,播种量15g/m2。然后在培育2~3年后移栽。春秋两季均可移栽,而以秋季为好,秋栽在地上枯萎后,已成丰满的越冬,这时栽植一般不需浇水。春季在苞萌动前,秋季在叶片萎谢之后,选苗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秧苗,株10cm×15cm左右。

栽前适当剪去须根,留7~10cm长即可,栽时须根向一侧舒展,头稍抬起。也可丛栽,每丛株18cm×20cm左右,一丛之中可栽小苗3~4棵,栽苗时头离,稍抬起,须呈扇形舒展,如遇土壤干旱,移栽定植后需浇水,待水渗下后再覆一薄层土,栽后畦面间可覆上一层枯,以此保墒,防止土壤结和暴雨冲刷。也可在畦面上横向沟,坐水栽,秧苗不宜过大,以两年生苗为好,有一不太长,便于移栽,栽时将向一侧舒展,覆土半数,浇水,待水渗下,再覆土至地平,并覆盖枯

细辛

繁殖

采用分株和繁殖两种法。

分株繁殖分株宜在夏季进细辛苞的多少将其分成单株,每株需具有1~2个苞,留5~6cm,稍带须根和两枚叶片。然后10cm×15cm沟或挖移栽,须根要舒展,栽后覆细土5~6cm,压实并及时浇水保湿

繁殖细辛地下横生,明显。在秋后采收时挖出,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粗壮成5~6cm的小段,每段需带有2~3个苞和10~20条长须根,进繁殖15cm沟,株10cm一段接一段地埋入沟,并覆细土厚5cm,遇天旱时,需及时浇水。

栽培技术

细辛细辛喜冷凉候和阴湿环境,多生于林下荫湿处山沟腐殖质厚的湿土壤中,喜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在无遮阴、干、黏重的土壤和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种植细辛。该植物怕高温,畏强光,在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温高于35℃时,叶片枯萎。

细辛期5月,果期6月,地下部于9月后成越冬细辛是早春植物凌出土,期和果期都较早,6~9月上中旬为果后地上植株生长期和地下更新分化期,秋后地上部枯萎,进入休眠期。细辛冬季能耐-40℃以下低温。

种植

利用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式。尤其是在林下栽培细辛,既不占粮田又不毁林,省工省料利于树木的生长。一般栽种3年后即可收获,每1m2可收干货1.5~2.5kg。如果5年收获,最高产可达6.5kg。

选地整地

细辛细辛喜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以山地棕壤和森林腐殖质土为更好。栽培细辛应选择地势平坦的阔林的林缘、林间空地、山脚下溪流两岸新垦地、老参地或农田。土层要深厚,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山地坡度应在15°以下,以利于水土保持,pH值以5.5~7.5为宜。农田前作以豆类和玉米较好。

林地或林缘栽培细辛,可在春季伐掉小灌木或过密,保持透光率50%左右。选地后翻耕,翻地深度20cm左右,碎土后拣出树、杂草、石块,床面要求平整。结耕翻施入基肥,一般每1m2施入腐熟的猪粪、鹿粪或枯8~10kg、过磷酸钙0.25kg。顺山斜向做畦,畦宽120cm,畦高15~20cm,畦长视地而定,一般长10~15cm,作业道宽50~80cm,走向尽可能呈正南正北。

种子直播

直播种子繁殖繁殖系数大,减少发病,但生长速度慢,年限长,需要3~4年才能收获入药。在种子来源充足的情况下,采用直播是最好的法。鲜种子播种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最迟不宜超过8月上旬。鲜种子用25%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h,可防细辛菌核病;用50%代森锰锌1000倍液浸种1h,可防细辛枯病。沙藏种子也必须于8月上旬播完,否则种子后再进播种,既不便播种,也不利于发。播种法有撒播、条播两种。

撒播

在床面上挖3~5cm深的浅槽,用筛过的细腐殖土把槽底铺平,然后将种子混拌5~10倍细沙或细腐殖土,均匀撒播。使种子3cm,播后用筛过的细腐殖土覆盖,厚度0.5~1cm。覆土后床面上再覆盖1层落或草,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床面结和雨水冲刷。第2年春出苗前撤去覆盖物,以利出苗,鲜籽用量120~150g/m2。

条播

在整好的床面上横床沟,10cm,沟宽5~6cm,沟深3~5cm,沟底整平并稍压实,然后在宽沟播种。种子2cm,覆土0.5~1cm,覆盖落或草保湿。第2年春出苗前撤去覆盖物,鲜籽用量约100g/m2。

苗田管理

细辛播种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床内湿润。第2年春床土解冻,快要出苗时及时撤出覆盖物,以提高床温,促进早出苗。及时拔除杂草,雨季要挖好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

林间或林下栽培的,可适当疏整树冠。利用荒地、参地栽培的,可搭棚遮阴,也可种植玉米向日葵等作物遮阴来调光照。一般1、2年生抗光力弱,郁度0.6~0.7;3、4年生抗光力增强,郁度0.4为宜。

从第3年始,每年结越冬覆盖应追肥1次,在床面追施腐熟的猪粪、鹿粪或林间腐熟落拌过磷酸钙,厚度1cm左右,每1m2约施猪粪、鹿粪10kg和过磷酸钙0.1kg。

移栽

细辛多年生植物生长发育周期长,一般林间播种后6~8年才能大量结果。为了利用野生幼苗,扩大养面积,多数地都采用育苗移栽式,即先播种育苗3年,起苗移栽再长3年。移栽选整地与直播要求相近,移栽法随种苗来源不同略有区,分种子育苗移栽、先端移栽。

种子育苗移栽法

秋春都可进。秋季移栽,每年10月起挖2、3年生的细辛苗,分大、中、小3类分栽种。栽种时横床沟,15cm,沟深9~10cm,沟8~10cm株摆苗,使须根舒展,覆土3~5cm。春天移栽,应在孢未萌动前进。如果移栽过晚,在细辛出苗或展时进,需要大量浇水,并需要较长时间缓苗,会影响细辛生长发育

先端移栽法

细辛分割后栽植可独立成活,发育成新的个体。部的节间很短,将其成1cm长的小段栽植。分割成活率与上、中、下的部位,分段的长短,顶芽的有无和潜伏期的大小及栽植时期有密切系。一般上有越冬、潜伏大、上段或者段长的成活率高,秋栽的成活率比夏栽的高。栽法同前。

田间管理

撤出覆盖物

细辛播种后第2年,早春雪化后,将覆盖的落或草等搂出田外。

松土除草

移栽地块每年5月出苗后,要进3~4次松土除草,提高床土温度,保蓄水分,对防止菌核病、促进生长有益。在间松土要深些(3cm左右),际要浅些(约2cm),对不用进培土细辛怕乙草胺、丁草胺。

施肥灌水

生长期间一般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5月上、中旬进,第2次在9月中、下旬进,用硫酸铵或过石各5~7.5kg/667m2,多于沟追施。秋季多数地区认为床面施用猪粪(5kg/m2)混拌过磷酸钙(0.1kg/m2)最好;有的药农秋季在床面上追施1~2cm厚的腐熟落,既追肥又保土保水,有保护越冬的效果。每年春季干旱时,应于间灌水,保持湿润。

清林调光

林下或林缘种植要定期清林,防止条过密。对于农田栽培,应搭设遮阴棚调光照,郁度与种子直播相同。

覆盖越冬

不论是直播还是育种移栽,在解冻前均需用1cm厚的落或不带草籽的茅草覆盖床面,待来年春季萌动前撤去。

病虫防治

病害防治

细辛移栽田要病害是细辛菌核病,多发生在多年不移栽的地块,造成全株腐烂,靠种苗、土壤传播,发病条件要是温度低、土壤湿度过大或者结,严重时成死亡。直播田的要病害是枯病。

防治法: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加强通透光;及时松土,保持土壤通气良好;多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现病株应彻底清除,病区用5%石灰乳等处理。

防治菌核病可用50%多菌灵200倍液+50%代森锌800倍液灌效果好,最好在秋季枯萎前或春季萌发前进。严重病区可用1%硫酸铜溶液消毒杀菌;枯病用150倍多抗菌素效果好。

虫害防治

细辛虫害要有小地老虎、黑毛虫、蝗虫细辛凤蝶等。黑毛虫、蝗虫细辛凤蝶咬食叶片,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掉。地老虎为害最重,咬食幼叶柄

防治法:每667m2用1~1.5kg2.5%敌百虫粉撒施,也可用1000倍敌百虫液喷雾。

种类介绍

细辛-植物形状细辛(本草)华细辛(文献通称),盆草细辛四川

Asarum sieboldii Miq. in Ann. Mus. Bot. Lugd. -Bat. 2: 134. 1865; Maxim. in Mel. Biol. 8: 397. 1871;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360. 1891: 中药志3: 108. 图78. 1961. ——Asiasarum sieboldii (Miq.) Maekawa in Nakai Fl. Sylv. Kor. 21: 22. 1936.

细辛(原变型)

Asarum sieboldii Miq. f. sieboldii.

汉城细辛(变型)

Asarum sieboldii Miq f. seoulense (Nakai) C. Y. Cheng et C. S. Yang in Journ. Arn. Arb. 64: 577. 1983. ——A.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3: 267. 1914. et in Bot. Mag. Tokyo 28: 519. 1914;东北药用植物志54. 图60. 1959. ——Asi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seoulense (Nakai) Maekawa. in Nakai Fl. Sylv. Kor. 21: 20. 1936.

本变型叶片面有密生短毛,叶柄被疏毛。

产于辽宁东南部。生于林下及山沟湿地。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朝鲜汉城。

本种全草入药。

主要价值

细辛细参、烟袋锅。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农本草》列为上品。因其细、味辛,故得

药用价值

本种全草入药。

功能

细辛

解表,祛止痛,通窍,温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湿痹痛,痰饮喘咳。

(1)发风寒:用于风寒感冒或风寒所致的头痛,可配麻黄藁本

(2)温止痛:用于关节痛。

(3)温化寒痰:用于稀壅盛的慢性气管炎。

(4)宜通窍:用于鼻炎鼻窦炎。

细辛作为药用植物,始载秦汉《农本草》,《农本草》将其列为上品。辽细辛细、色灰黄、色绿,味辛辣麻。性温,有小毒。归。有祛,温水,开窍的作用。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湿痹痛。此外,细辛还具有抗炎免疫、局部麻醉、提高新陈代谢、抗菌作用,亦可用于肿患者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性味归经

辛,温。归

采制

夏季果熟期或秋初采挖,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阴干。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呈不规则,外表皮棕色,有时可见环细,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切面黄白色白色辛香,味辛辣、麻

植物鉴定

细辛

(1)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部分残存。皮层宽,有众多油细胞在;皮层细胞1列,类长,木栓化并微木化;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中柱鞘细胞1~2层,初生木质部2~4原型。皮部束中央可见1~3个明显较其周围皮部细胞大的薄壁细胞,但其长径显著小于最大导管直径,或者皮部中无明显的大型薄壁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细辛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细辛脂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1)为展,展,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热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斑点。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作用;

细辛

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细辛挥发油能明显增加豚离体心脏的冠流量;并能降压, 而能升压;

呼吸系统的作用:细辛挥发油对组胺或乙酰碱致痉的气管平滑有非常显著的松弛作用,且其抗组胺作用较抗乙酰碱强。

具有祛,通窍止痛,温化饮的功效。

1.镇静、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活动减少;大量可使动物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细辛灌服也有镇痛作用。其较强的镇痛作用为其治疗头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药理基础。

2.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四氢β-萘胺、伤寒伤寒疫苗所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酵母所致的大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还能降低正常大的体温。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细辛挥发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如细辛对致炎角叉菜、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巴豆油所致小肿胀,抑制抗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织起的毛细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环和棉球肉增生。对去上腺的大,仍有抗炎作用。

细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N-异丁基十二烷四烯酰胺和去甲乌药碱均可明显抑制组织胺所起的离体回肠收缩。细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说明其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4.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从细辛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β-受体激动样的广泛药理效应,有强、扩张管、松弛平滑、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糖等作用。现知去甲乌药碱含于多种药性温热的中药,如细辛附子吴茱萸等,其呈现的药理作用与中药或祛功效相,因此可将其视为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5.平喘、祛作用细辛能松弛气管平滑而呈现平喘作用。离体实验明,细辛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碱所起的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挥发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对气管亦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细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作用。此外,其醇浸静注,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细辛

6.强、抗、升压作用细辛具有强、抗和升压的作用。离体实验表明,细辛挥发油对兔、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正性力,正性频率作用,并能增加冠流量。对犬实验性源性休克细辛能提高其平均动脉压、左室压峰值和冠状窦流量等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多巴胺相似,但其不加快率。

细辛挥发油给麻醉犬、猫静注射,可见降压作用,但其却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其升压作用可能与去甲乌药碱有

7.抗菌、抗病毒作用细辛醇浸、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如黄霉菌、黑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为黄樟醚。α-细辛醚有抑制呼吸道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8.局麻作用50%细辛能阻滞蟾蜍神经冲动传导,作用可逆。其麻醉效果与1%普鲁卡因接近。挥发油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作用。50%细辛酊涂于人也有局麻作用。

【不良反应机制】细辛挥发油中含有毒成分,其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对呼吸系统的抑制,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反射消失,最后呼吸完全被麻痹,先于跳而停止。

用药

细辛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反藜芦

《本草疏》:凡病热及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 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用。

《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用。

《本草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闷塞,不通者死。

《注解伤寒论》:水停下而不,则

细辛小毒,故临床用量不宜过大,细辛作单味或服不可过钱(3g) , 如入汤便可不拘泥于此.细辛三十分钟后,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不足以中毒

不良反应

毒性成分:黄樟醚。
细辛脏有一定毒性,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细辛每日用量超过20g→尖、指发麻感,停药后可以恢复。

马兜铃酸的检查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下表中的规定进梯度洗;检测波长为260nm。理论马兜铃酸I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1010~1818~2020~3030~3131~3535~4030→3434→3535→454545→535353→10070→6666→6565→555555→474747→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马兜铃酸I对照品适量,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5g,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密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品计算,含马兜铃酸I(C17H11O7N)不得过0.001%。

济价值

细辛细辛经水馏可得油,在化妆品、医药等业用途很多。以辽细辛浸膏为添加原料,广泛用于日用产品,如肥皂、化妆品、膏等,具有抗菌、消炎、止、镇痛等疗效。含细辛的兽药用于治咳嗽喘、便秘;含细辛的农药作杀虫和杀菌;由于细辛中所含挥发油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国外已发使用细辛作为建筑材料的防蛀填料和防蚊驱虫原料。

物种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易危(VU)。

植物研究

色灰黄、色绿、干辛香、嚼之辛辣麻者为佳。

成份

细辛全草含挥发油2.5%, 油中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樟醚、细辛醚、榄香素,尚含优香芹酮、爱草醚、蒎烯、莰烯、桉油、dl-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hignamine)、辛味物质派立托胺和(2E,4E,8Z,10E)-N-异丁基-2, 4,8,10-十二碳四烯酰胺等.华细辛全草含挥发油2.6%,油中要成分为α-侧柏烯(α-thujene)、月桂烯(myrcene)、γ-松油醇、榄香素, 尚含α-松油醇、黄樟醚、甲基丁香酚、肉豆蔻醚、芳醇、细辛醚、柠檬烯等.华细辛还含有正十五烷、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芝麻脂素和N-异丁基十四碳四烯酰胺等.汉城细辛含挥发油1%,油中要成分为优香芹酮, 另含α-或β-蒎烯、桉油(1,8-cinede)、甲基丁香酚、黄樟醚、α-甲氧基黄樟醚、榄香素、细辛醚等。

分类学

细辛:华细辛、盆草细辛,拉丁文:Asarum sieboldii Miq..被子植物门;子叶植物纲;马兜铃马兜铃科;细辛属;细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养血饮口服液

下一篇 养正合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