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寸金丹

目录

《痧症汇要》卷一:寸金丹

香附子 川羌活 山楂川芎 新会皮 前胡 干葛 紫苏叶 赤苓 广木香 薄荷 砂仁 茅术 赤芍 乌药 防风 广藿香 白芷 厚朴各90克 生甘草45克 生蔻仁60克 壳 草蔻各30克 六神曲150克

制法:以上诸药,晒干磨为细末,梧桐子大,辰砂30克为衣。

功能治:白痢疾,霍乱吐泻,胸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藿香汤送下。

摘录:《痧症汇要》卷一

《普济方》卷四十六:寸金丹

川芎乌头甘草荆芥薄荷等分

制法:上为末,打面糊为,如皂子大。

功能治:头风,偏正

用法用量:每服1,食后细嚼,清送下。

摘录:《普济》卷四十六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寸金丹

神曲)9两,苍术)1两,白芷1两,甘草1两,川芎1两,茯苓1两,防风1两,草果仁1两,前胡1两,橘皮1两,砂仁2两,羌活1两,法半夏1两,藿香1两,苏1两,木香1两,厚朴(制)1两,薄荷1两,香附)1两,乌药1两,豆蔻1两,壳()1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每34两细末,兑朱砂1两,混均匀,炼蜜为大丸,重2钱5分。

功能治:解表,祛止呕。中寒中暑、感冒发烧,呕吐泻泄,胸满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至2,温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选集》

《一盘珠》卷八:寸金丹

藿香5钱,苍术(土微去油)5钱,川厚朴(去粗皮,锉,姜水)5钱,陈广皮5钱,吴神曲黄色,勿令焦)5钱,紫苏叶5钱,生白芍5钱,茯苓5钱,桔梗5钱,白芷5钱,法半夏5钱,砂仁(微)3钱,广木香(不见,研为末)3钱。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钩藤钩1两、薄荷1两,浓去滓,水为,每重5分。

功能治:小儿食滞感冒。

用法用量:姜汤送下。

摘录:《一盘珠》卷八

《百一》卷十五:寸金丹

当归浸1宿)1两半,楮实子1两半,川楝子)1两半,全蝎40个(),巴豆7个(热,去皮壳)。

制法:上为细末,用浸当归打面糊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元阳虚弱,攻冲,膀胱小肠发肿作痛;或在胁,牵连小,连属阴间,致身体憎寒,撮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局》卷八吴直阁增诸家)。

摘录:《百一》卷十五

《仙拈集》卷四:寸金丹

乌药1两,防风1两,羌活1两,前胡1两,川芎1两,砂仁1两,厚朴1两,藿香1两,半夏1两,木香1两,紫苏1两,薄荷1两,苍术1两,香附1两,茯苓1两,白芷1两,陈皮1两,壳两半,草两半,豆蔻2两,草果仁1两。

制法:上为末,另用神曲24两,多捣生姜汁拌糊为,以水飞朱砂2两为衣,每重1钱2分,阴干。

功能治:中中寒中暑眼歪斜,伤寒时疫;头疼强,恶寒发热霍乱,绞肠痧,吐泻腹痛疟疾;泻痢脓;肚痛饱胀;伤食生冷,饱闷嗳,不服水土;途间中暑,眼黑头痛;小儿伤寒伤食发热不解。伤风咳嗽,瘴吞酸;产后昏迷,恶不尽;小儿急,慢惊

用法用量:大人服1-2,小儿半,以愈为度。男妇老幼中中寒中暑眼歪斜,,姜汤送下;伤寒时疫,头痛强,恶寒发热,葱、姜汤送下;霍乱、绞肠痧,吐泻腹痛,姜汤送下;初疟久疟桃枝汤送下;泻痢脓,肚痛饱胀,木香汤送下;伤食生冷,饱闷嗳,不服水土,姜汤送下;途间中暑,眼黑头痛,凉水调灌即解;小儿伤寒伤食发热不解,清米饮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虚劳吐血咳嗽者勿服。

摘录:《仙拈集》卷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寸金丸

下一篇 寸金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