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黏膜相淋巴组织(MALT)淋巴是起源于黏膜相淋巴组织的B细胞淋巴,属非霍奇金淋巴的一种独立类型,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的8%左右。它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病因病理和临床预后特征的低度恶性淋巴据肿发病部位,临床将MALT淋巴分为和非MALT淋巴MALT淋巴约占50%左右,以成人多见,男女比例相近,约为1:1.2。甲状腺器官并不含有黏膜相淋巴组织。原发性MALT淋......
目录

病因

甲状腺器官并不含有黏膜相淋巴组织。原发性MALT淋巴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因此认为MALT淋巴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变激活大量炎症性T细胞,在T细胞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成类似MALT的淋巴组织,最终导致淋巴的发生。

有研究(组)实,临床上清除Hp后,部分MALT淋巴获得缓解,但仅对早期黏膜和黏膜下层的MALT有效。这些现象均说明,Hp感染与一部分MALT淋巴系。

部分患者发生MALT淋巴之前也常常有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甲状腺桥本病、上皮性唾液腺炎等。提示这部分疾病与MALT淋巴发病相。故有者建议,将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的MALT淋巴称之为“获得性MALT淋巴”。

多数人还认为,环境、微生物、宿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MALT淋巴的发生。

发病机制

1.基础研究发现,Hp不能直接刺激肿性B细胞,而是通过刺激肿区域的T细胞促使肿性细胞增生;Hp并不刺激非MALT区的T细胞,这可解释MALT保持局灶性的倾向。也有部分伴有Hp感染的MALT淋巴对去Hp治疗无效,发生在其他部位MALT的淋巴并无Hp感染,这些现象说明MALT淋巴的真正发病原因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2.MALT淋巴可在的任何部位发生,最常见部位是窦,常是多灶性的,在远离要肿灶的部位能发现镜下的肿灶,这常导致术后复发。MALT淋巴通常局限于起源组织,但有时呈现多黏膜灶浸润,如播小肠甲状腺腮腺等。镜下可见较浅的浸润性病变,有时可见到一个或多个溃疡。低度恶性MALT淋巴组织特征与Peyer袋相似,在相当于其边缘带区域,可看到淋巴浸润反应性滤,弥漫播到周围黏膜。最重要的特征是淋巴上皮灶,因肿细胞侵犯、破坏腺体或隐窝而致,有诊断意义。肿细胞态变异很大,可与滤中央细胞、小淋巴细胞或单核样B细胞相似,常见某种程度的浆细胞分化,有时候仅靠特点很难做诊断,结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有助于诊断。

3.MALT淋巴细胞可表达免疫球蛋白,通常是IgM型,其与正常边缘带B细胞的免疫表型几乎完全一致,CD19 CD20 CD79a ,而CD5- 、C10- 、CD23- 、cyclinD1-。

分子遗传分析:60%的低度恶性MALT淋巴的3号染色体呈现3倍体,其他异常包括t(11;18)和t(1;14),15%出现c-myc和p53突变。

35%的MALT淋巴在诊断时存在着向高度恶性的转化,表现为大细胞数量增加,融成簇状或结构。Nakamura等研究了179例MALT淋巴,发现分有6%低度恶性、12%混分级、31%的高度恶性MALT淋巴有p53异常表达,而93%低度恶性、88%混分级、44%高度恶性MALT淋巴有bcl-2表达。表明p53突变和bcl-2重排与恶性转化有

临床表现

MALT淋巴临床表现因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属于惰性淋巴

是MALT淋巴是最常累及的部位。常见症状腹痛消化不良反酸腹胀、黑便、恶心等。全身系统性症状不常见。部包块及淋巴结肿大少见。使用中的分期系统有多种,如Musshoff改良的Ann Arbor分期系统、Blackledge分期系统、AJCC系统、TNM分期系统等,但均不能反映肿浸润深度。前有者将各个分期系统进表格式对应比较,实现系统之间的等价互换。

MALT淋巴可以发生在外各种组织,包括甲状腺小肠唾液腺、眼附属器(结膜、泪腺、眼眶)、呼吸道(咽喉气管)、皮肤、乳腺、泌尿生殖道(膀胱前列腺输尿管脏),甚至硬膜等多个器官。非MALT淋巴临床表现的描述比较困难,要是外累及部位的相应临床特征,例如最常见的外累及是,可表现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

检查

1.镜活检

消化道MALT淋巴可以通过镜检查发现。MALT淋巴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用超声镜,进一步提供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信息,可以补充传统镜的不足。病变要发生在窦和体部位。镜下可表现为弥漫型、溃疡型、结型。对浸润型者应多点活检,4~8点,每月1次,直至明确诊断。活检免疫组化检测Hp感染敏感、便。在炎症状态下需深部取材活检,以提高诊断的检出率。同时注意,应用抗生素和抑酸药物可能会影响诊断的检查率。

肠道镜检查可以看到肠道病变态呈多样化表现,包括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多中型等。

镜下取得活体组织标本必须进细胞、常规病理以及免疫检测。

2.影像检查

(1)CT检查 可以发现壁的异常,并可发现淋巴结网膜淋巴结及邻近脏器受侵,以协助分期。

(2)MRI或PET/CT检查 对病变组织的分辨能力强,更能准确地判断全身病变的范围。

3.幽门螺杆菌检查

可采用镜下活体组织标本检查,也可采用同位素标记的13C、14C呼试验或清ELISA法进检查。

4.骨髓检查

是MALT淋巴必做检查。

5.其他试验室检查

常规、生化等。

诊断

MALT淋巴诊断依据病理诊断。肿细胞态变异很大,可与滤中央细胞、小淋巴细胞或单核样B细胞相似,常见某种程度的浆细胞分化。有时候仅靠特点很难做诊断,结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的选择应个体化,特是非MALT淋巴,应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病变发生部位、临床分期和临床特点。

1.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在治疗低、中度MALT淋巴中占有重要地位。特是对病变仅侵及黏膜层的早期病例。在转化型MALT淋巴治疗中,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不作为首选,但可以作为助治疗。

2.放疗

对伴有t(11、18)、t(1、14)等分子遗传异常、肿细胞侵及层以下,以及幽门螺菌阴性的MALT淋巴病例,在单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可能不好或治疗失败时,可以选择局部放疗。对非MALT淋巴,如甲状腺MALT淋巴Ⅰ期也可采用局部放疗。

3.化疗

MALT淋巴属于低度恶性淋巴,一般不建议使用强烈的化疗案。晚期病例化疗案可以采用利妥西单抗(R美罗华)、R-CHOP、R-FC等。化疗案的选择应据患者全身基础状态和疾病的评估情况综考虑。

4.手术

对于局限在眼及附属器、部的MALT淋巴可以首先手术治疗。其他部位的MALT淋巴如临床有有效治疗法,原则不采取手术治疗。

5.随访

MALT淋巴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的随访是非常重要的。约有30%的患者对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没有反应。应据患者不同情况为其提供:进随诊观察、换用二线抗生素治疗、部局部区域放疗、全身化疗、药物治疗等案。较多的实,病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发生后期复发,所以长时间的随访很有必要。

预后

MALT淋巴5年生存率为80%,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者5年生存率分为91%~96%和40%~50%。预后不良因素包括:肿恶性程度的转化、肿块型以及有非霍奇金淋巴患者国际预后指标(IPI评分)不良者。非MALT淋巴MALT淋巴患者预后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化滞柔肝颗粒

下一篇 合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