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弥漫型间皮瘤

胸膜间皮有预后较好的良性纤维性间皮和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后者被认为是胸部预后最坏的肿,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所有种类的石棉纤维,几乎都与间皮的发病机制有,但自给自足纤维的危险性并不相同,最危险的是接触青石绵,危险性最小的是接触黄石棉,第一次接触石棉致发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0~40年,间皮的发病率与接触石棉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成正比,大气中如毛沸石含量增加,人们吸入这种硅酸沸石的粉末,也可......
目录

定义

疾病称:弥漫型间皮

所属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呼吸科肿

症状体征:发热咳嗽糖症、胸痛

概述

胸膜间皮胸膜原发性肿,是来源于脏层、壁层、纵隔或横四部分胸膜的肿。国外发病率高于国,各为0.07~0.11%和0.04%。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肿的1%以下。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50岁以上多见,男女之比为2:1。与石棉接触有前,恶性型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法。

病因

所有种类的石棉纤维,几乎都与间皮的发病机制有,但自给自足纤维的危险性并不相同,最危险的是接触青石绵,危险性最小的是接触黄石棉。第一次接触石棉致发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0~40年,间皮的发病率与接触石棉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成正比。

大气中如毛沸石含量增加,人们吸入这种硅酸沸石的粉末,也可起间皮。也有报道接触放射线后胸膜间皮的病例,从接触放射线到发现患胸膜间皮的时间为7~36年,平均16年。亚硝胺、玻璃纤维、氢氰酸、氧化钍、铍及其它部疾病(如结核和化物质及脂质吸入肺炎),均可导致胸膜间皮

疾病病理

1.局限型胸膜间皮:多发生于脏层胸膜(70%)。肿大小不等,小自钱币,大至占据一侧胸腔的大部,质地坚实,包膜完整。常钉蒂与原发部位的胸膜相连。外观颇似纤维纤维肉瘤,呈灰黄色,由梭细胞和纤维束交织而成,可发生玻璃样变和钙化

2.弥漫型胸膜间皮要发于壁层胸膜,无包膜,要沿胸膜浸润扩张,常累及脏层胸膜心包和纵隔,并可转移至肝脏。多伴有大量粘稠的浆液和浆液性胸液。其中含有较多透明质酸。患侧胸膜呈骈胝样或粗大结样增厚。增厚的胸膜胸膜腔大部充填塞。切面呈斑纹样,有出和坏死灶或囊性变。镜检有上皮样组织排列成乳头样或腺管样,也可肉瘤样变,或两者兼有的组织结构

分类

1.良性胸膜间皮:多呈局限性生长,故也称良性局限性胸膜间皮

(1)体常为有包膜的肿块,基底部可较小,有蒂与胸膜相连,或广基性与胸膜相连。有的体可呈分状,坚实。大多数体较小,平均直径1~3cm,也有直径达12cm以上者。

(2)镜下组织大多由梭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组成,排列式似纤维。部分肿纤维样细胞出现由上皮性细胞成的乳头状、腺管状或实体结构,称双向性间皮。此生长缓慢,易于手术切除。切除后极少复发,临床预后良好。

2.恶性胸膜间皮:为高度恶性肿,肿沿胸膜表面弥漫浸润扩展,故也称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此多见于老年人,现已明其发病与吸入石棉粉尘密切相。典型病例表现为气急胸痛胸腔积液胸水常为性。

(1)肉眼观特征性的表现为胸膜弥漫性增厚呈多发性结状,结界限不清,灰白色,大小不等,孤立性结肿块相当罕见。肿常累及一侧胸膜的大部分,也可扩到对侧胸膜间、心包膜、胸壁、膈肌甚至组织,少数病例可延及腹膜

(2)镜下组织构象复杂,要细胞成分的不同,将细胞管状和乳头状结构者称为腺管乳头状型;由梭细胞和纤维构成者称肉瘤样型;上述两种成分混构成者称为混型(或双向型)。其中混型和腺管乳头状型约占该总数70%以上,又以混型最多见。各型肿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异型性,核分裂多少不等。恶性胸膜间皮预后差,若能手术切除大部分肿并配放、化疗,患者可存活两年以上。

症状表现

渗出性胸水,特有接触石棉史的病人都应考虑恶性胸膜间质皮的诊断,胸部CT可确定诊断,胸部CT检查可判断胸膜钙化结构有否破坏,当肿侵犯膈肌和胸壁时,磁共振的显像较CT为好,虽然胸水细胞涂,胸穿胸膜活检和胸水细胞块切可以作出恶性的诊断,但不能鉴胸膜转移性腺癌和恶性间皮廇。在过去10年中发了3种技术,比较肯定的有助于对恶性间皮作出诊断,这3种技术是以高碘酸-希夫液做组织染色,以角朊和癌抗原作免疫过氧化物酶检验和电子显微镜检查,为进这些检查,活检标本必须立刻用中性福乐马林液固定,另一小块肿活检标本注定在戊二醛液中供作电镜检查使用。

高碘酸-希夫染色(PAS)是惟一可靠的组织法,它能辨恶性胸膜间皮与腺癌,虽然各种转移性腺癌的特性不相同,但在淀粉酶消化后出现强阳性空,即可诊断为腺癌而非恶性胸膜间皮

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是使用抗体作用于角朊蛋白和癌抗原(CEA),此法也有效地区恶性胸膜间皮于转移性腺癌,对癌抗原作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恶性胸膜间皮的染色一般很淡可不着色,相反,腺癌染色中等和很浓,此外,以免疫过氧化物酶对角朊作研究,也显示间皮与腺癌有明显的差前已发现8个标志可作鉴用:肿并糖蛋白72(B72.3),Leu-Mi,Vimentin,栓调治素,粘蛋白成分,癌抗原阳性对腺癌有100%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由于癌抗原检验常有假阴性,故最好选用二个肿标志,一般使用CEA和B72.3,如两者阳性对腺癌有100%的特殊性和88%的敏感性;如两者均阴性,对间皮有100%的特殊性和97%的敏感性。

并发病症

可并发石棉沉着病,气管肺癌胸膜斑,胸腔积液等。

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在发病过程中可发现增多症,个报道高达1000×109/L,清癌抗原在某些病人升高,清免疫电泳现象IgG,IgA或IgM升高,原因尚不时,胎儿蛋白一般正常。

渗出性胸水,特有接触石棉史的病人都应考虑恶性胸膜间质皮的诊断,胸部CT可确定诊断,胸部CT检查可判断胸膜钙化结构有否破坏,当肿侵犯膈肌和胸壁时,磁共振的显像较CT为好,虽然胸水细胞涂,胸穿胸膜活检和胸水细胞块切可以作出恶性的诊断,但不能鉴胸膜转移性腺癌和恶性间皮廇。

在过去10年中发了3种技术,比较肯定的有助于对恶性间皮作出诊断,这3种技术是以高碘酸-希夫液做组织染色,以角朊和癌抗原作免疫过氧化物酶检验和电子显微镜检查,为进这些检查,活检标本必须立刻用中性福乐马林液固定,另一小块肿活检标本注定在戊二醛液中供作电镜检查使用。

高碘酸-希夫染色(PAS)是惟一可靠的组织法,它能辨恶性胸膜间皮与腺癌,虽然各种转移性腺癌的特性不相同,但在淀粉酶消化后出现强阳性空,即可诊断为腺癌而非恶性胸膜间皮

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是使用抗体作用于角朊蛋白和癌抗原(CEA),此法也有效地区恶性胸膜间皮于转移性腺癌,对癌抗原作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恶性胸膜间皮的染色一般很淡可不着色,相反,腺癌染色中等和很浓,此外,以免疫过氧化物酶对角朊作研究,也显示间皮与腺癌有明显的差前已发现8个标志可作鉴用:肿并糖蛋白72(B72.3),Leu-Mi,Vimentin,栓调治素,粘蛋白成分,癌抗原阳性对腺癌有100%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由于癌抗原检验常有假阴性,故最好选用二个肿标志,一般使用CEA和B72.3,如两者阳性对腺癌有100%的特殊性和88%的敏感性;如两者均阴性,对间皮有100%的特殊性和97%的敏感性。

电子显微镜检查对辨恶性胸膜间皮胸膜转移性腺癌也有用途,恶性胸膜间皮乳腺癌和上肠道来源的腺癌是它表面的微绒毛细而长,且有分支,张力丝较丰富,无微绒毛的小装体;来源于卵巢子宫膜的转移性腺癌具有在的组织,包括丰富的粘蛋白小滴,大量纤毛,密集的核颗粒,这些变化在间质是不存在的,腺癌的绒毛短且粗。

诊断依据

1.胸痛促、消瘦症状

2.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体征。

3.胸或胸部CT见胸膜影。

4.胸腔镜检查可见结,并可钳取活动组织明确病因诊断。

5.胸水查癌细胞,胸膜活检,胸腔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胸膜转移性腺癌和弥漫性结核相鉴

治疗措施

直到今日,对恶性胸膜间皮尚夫有效的治疗法,但过某种法治疗,国外均有少数病人活过5年,最长者达22年,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肿自然生存时间和分期有Butchart分期,恶性胸膜间皮分为四期。   据临床表现,Ⅰ期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有可能长期生存,故建议为这些病人作治性胸膜切除术。对Ⅱ、Ⅲ和Ⅳ期上皮型及其他病理类型的病例,无论治与不治,采用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及使用化疗和放疗疗效与否,治疗后的生存线基本相同,其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约10%病例活过了3年。

姑息性治疗

恶性胸膜间皮病人的胸水,穿刺吸出后很快又会出现,用化注入胸膜,造成胸膜粘连,大多数病人的胸水得到控制,这样胸膜固定术如果失败或在拟诊断性胸的病人,应考虑做胸膜术。   

恶性胸膜间皮可以沿穿刺孔、置胸管的通道及胸切,但所起的皮下沉积物很少症状,因此不必治疗,倘若给予病人治疗,这些皮下结还可以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恶性胸膜间皮病人的胸痛是最难处理的症状,在晚期特严重,终日持续不停,对放疗无反应,应给予足够镇静止痛,包括鸦片类制以减轻疼痛,安渡生命的最后时刻。

外科治疗

前已有各种治疗恶性胸膜间皮外科措施,首先是扩大性胸膜切除术,即治性切除被累及的部分胸壁、全膈肌、纵隔和心包。此术式只适用于Ⅰ期功能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病例。严重功能损害是此术的。在第4肋间做一标准的后外侧胸切,将坚韧而增厚的壁层胸膜和肿一起,钝性从胸壁剥离,此操作会起广泛出,可压迫、电灼和缝扎仔细彻底止

然后,将纵隔胸膜门的部分,切除气管淋巴结。在前面,于尖水平,结扎动脉和静,从前胸壁切除与这些管和胸膜一起的所有可见淋巴结。在后面,切除食管旁和气管隆突区的淋巴结。从左侧后面相应部分切心包。此时要决定先切或先切除膈肌,此顺序取决于肿侵犯的部位及其延伸的范围。横断门和管及气管,处理法像在任何心包(扩大性)全切除一样。胸膜下部不像膈肌那样低位,可在游离胸膜后,在胸膜下部皱褶外切除膈肌

为充分暴,一般要在同侧8~10肋间作第2个切。因术中置病人于侧卧位,在切除膈肌后,肝脏倾向于由上向纵隔移位,压迫下腔静,导致跳和流障碍。切除膈肌后,其缺损可用Maxlex网或涤沦硅质材料修复,也有人用硬膜修复。无论采用任何材料和技术,都必须做到严密不漏,以防止液或胸水由胸农会流入腔;应该用连续缝法,将膈肌的替代物牢固缝的残余边缘,使脏器不能突入或疝入胸腔胸前应连接胸管于吸器负压吸。扩大性胸膜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为10%~25%,但疗效并不比胸膜切除术好,故不建议广泛应用。   

第二个外科治疗措施为胸膜切除术,此术非治性,因肿常累及其下面的脏。此手术并不能改善恶性胸膜间皮病人的生存时间,但似乎能控制胸水,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此外,恶性胸膜间皮起的胸痛,有时在切除胸膜后能缓解,对怀疑为恶性静膜间皮的病例,拟作诊断性胸活检时,应考虑同时做胸膜切除术。有大量胸水,而化胸膜固定术失败的病例,也可考虑做胸膜切除术。

由上所述,胸膜切除术是姑息性手术,其的是切除壁层胸膜和部分脏层胸膜,以预防胸水复发及减轻胸痛症状。一般在第6肋间作后外侧切胸,钝性或锐性游离壁层和部分被肿累及的脏层胸膜,分从胸壁和脏分后摘除,此操作会起因热传导造成脊髓神经丛受损,在柱旁及胸腔切除肿时,最好使用高频氩刀。特小心留住胸腔部及纵隔区的神经管,尽可能切除肿组织,减少其容积,有利于术后放疗和化疗。术毕置胸腔流负压吸

治疗

蒽环类药被认为对恶性胸膜间皮有效,其次是顺铂丝裂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长春碱酰胺等,前多采用、蒽环类为的综化疗。近年来,统计国外以阿霉素为的化疗案,总有效率为20%左右,其中较好的是阿新碱(CAO);不含蒽环类的各种治疗案总的有效率为21%,其中较好的是丝裂霉素顺铂(MP)。顺铂加大甲氨蝶呤。化疗持续到病情不加剧为止。

放射治疗

外部放疗对恶性胸膜间皮很失望,但扩大性体外放疗被认为有效,能缓解某些病例的胸痛及控制胸液,但对疾病病本身并无疗效。体外照射40Gy以上有姑息性疗效,50~55Gy照射缓解率为67%,少数病人生存5年以,但几乎所有病人仍死于复发或转移。   

放疗对少数恶性胸膜间皮有某些反应,且少数病人长期疗效,看来有一线希望。要用同位素是放射性金,它与覆盖浆膜腔的细胞有亲性,特于治疗弥漫性肿,例如间皮。其要治疗效果是由于β质粒的放射性,它的穿透力达2~3mm,对早期肿最有效,但很难发现早期恶性胸膜间皮的病例。早年应用体198金注入胸膜,有活过5年的少数病例,由于防护困难,前已很少应用。   

治疗和手术中照射或同位素132I、192Ir、32P植入腔以及术后体外放疗加化疗等措施,均无远期治愈者。

治疗

近年来,采用综治疗措施,在胸膜切除术后及CAP案化疗(环磷酰 胺600mg/m2,阿霉素60mg/m2,,顺铂75600mg/m2,连续用5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时间为3周)。术后在原来肿的部位或残余肿的位置作55Gy的体外照射。分析53例接受综治疗的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7%,手术死亡率5.8%。平均生存时间16个月(1~8年)。31例上皮型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为7%、50 %和2%;混型和肉瘤型病人的1、2年术后生存率为45%及7.5%,无一例活过25个月。局部纵隔有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时间较无淋巴结转移者短,上皮型纵隔淋巴结阴性者,其5年生存率为45%,故早期进治疗十分重要。

预防护理

预防

石棉工人患恶性胸膜者,其平均生存时间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只11.4个月,大部分病人在1年死亡,下一步应更科地综各种治疗措施,同时发新的技术,以便出更有效的药及诊断法,能及早进治疗。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情。

②、生活制注意休息、劳逸结,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饮食保健

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