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河鲀

河鲀 河鲀(拉丁:Tetraodontidae),河豚、艇巴、腊头、乖、鸡抱、龟、乌狼,泛指硬纲、鲀、鲀科的各属类。其肉味鲜美、养丰富,是一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脏、眼睛、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河鲀体呈,向后渐狭,体裸无鳞或被覆刺鳞,鳍一个,无鳍棘,与鳍相对,无鳍,尾鳍型或或新月型,体色及纹......
目录

形态特征

河鲀体呈,向后渐狭,体裸无鳞或被覆刺鳞,鳍一个,无鳍棘,与鳍相对,无鳍,尾鳍型或或新月型,体色及纹随种类的不同而异。河鲀生性小而贪婪,上下颚各生2个牙齿,其食道结构特殊,向前侧及后侧扩大成囊,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使胸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被捕获后,虽离水亦能吸膨胀,发出咕咕的声音。

生活习性

河鲀

河豚游动缓慢,每年清明前后河豚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生性小而贪婪,当受到威胁时,其食道结构特殊,向前侧及后侧扩大成囊,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使胸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被捕获后,虽离水亦能吸膨胀,使其天敌很难下嘴,发出咕咕的声音。少数种类生殖季溯河进入江河产卵,如暗纹东可沿长江上溯至洞湖产卵,也可在长江及通江湖泊中定居,是中国重要的类资源,要生活在水的中层或底层。是江海洄游习性的底栖类。河鲀食性较杂,要以贝类、甲壳类和幼为食。

分布范围

河鲀

河鲀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品种较多,约有200余种,其中在中国就有40余种,大部分属东鲀属,在中国的温带、热带、亚热带海区都有河鲀分布,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以及近海江河中。

繁殖饲养

产卵期

河豚于春季产卵。

人工养殖

河鲀利用河鲀池塘进海水立体生态养殖,就是将原有河鲀养殖池塘进曝晒、消毒肥水处理,利用池塘进河鲀的养殖,在此基础上套养南美白对虾和毛底播养殖,通过、毛的混养可使水质得到改良,一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藻类的肥料,起到肥水的作用,另一面毛通过过滤海水又净化了水质。利用品种共生互利的系,减少化肥、药的使用,为社会提供安全的水产品,提高池塘养殖产值。要技术要点如下:

准备工作

1.养殖场环境要求

养殖场的环境应符相应的规定,养殖水源水质应符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

2.池塘选择

河鲀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便,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池塘。

3.池塘曝晒松土

河鲀养殖结束后,将池塘的水全部排干,封好进排水闸门,进晒池。到3月份用推土机带犁进松土,松土深度15~20cm。

4.消毒

消毒在3月下旬进,用生石灰1125kg/hm

5.进水、肥水

4月中上旬进水,水深30cm左右,施过发酵的有机肥(鸡粪)75~120kg/hm

苗种放养

1.苗种的选择

河鲀选择规格1cm的苗,苗要求体型肥壮,态完整、无损伤与畸、反应敏捷、逆水能力强、体色正常、肠食物饱满。河鲀规格300g/尾,河鲀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损伤。毛规格150~200只/kg,要求颗粒均匀、色泽鲜艳、无寄生物、无错壳的天然海捕苗或人工孵化苗。

2.苗种消毒

放养前苗种应消毒,用药符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要求。

消毒法:河鲀和毛用0.7m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5~8min。苗用20~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浸泡10~20min。同时剔除病苗、伤残苗。操作时水温温差控制在3℃以

3.放苗时间

河鲀在4月下旬,南美白对虾在5月上旬。这一阶段池中单细胞藻类繁殖起来,基础饵料比较充足,池中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比较稳定。温也较适苗种的运输,是放苗的最好时间。

4.放养密度

放养南美白对虾苗90000尾/hm

5.放苗

河鲀苗用小船沿池塘全池底播;河鲀放苗是将装在网袋中的单个种(避免种互相撕咬)直接放在池塘水中;南美白对虾苗是将苗袋放在池塘水中浸泡3~5min,使袋水温与池中水温相差不到1℃然后打苗袋,将苗缓慢倒入池水中。

饵料与投饵

1.饵料

苗无需投饵,苗后期适当投喂一些配饵料。河鲀要投喂鲜活或冷冻的小杂,适当搭配一些配饵料。配饵料符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饵料安全限量)规定;饵料原料符的质量安全标准。小杂要求新鲜,不投喂腐败变质杂

2.投饵

河鲀日投饵量:苗放养初期,苗个体小,30~40d无须投饵,后期随着个体加大可适当投喂一些配饵料,日投饵量占体重1%~2%。河鲀放养后应及时投饵,前几天应少投,占体重的1%~2%即可,随着种的正常摄食逐渐加至7%~8%,养殖中后期随河鲀个体增大,应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占体重4%~5%。此外投饵量的多少应据季、天、水质和的摄食强度进调整。毛由于无需投饵,视池水的肥瘦情况定期追肥。

日投饵次数:每天2次,上午8:00、下午16:00各投喂一次。上午投喂量占40%,下午占60%。每次投饵持续时间20~40min。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防治结的原则。以预防为。一般每10~15d泼洒0.3~0.5g/m3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15~20g/m3的生石灰等常规消毒。预防病害发生。

日常管理

1.每日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定时测量水温、PH值、盐度并作好记录。

2.巡塘

河鲀每天早晚巡塘2次,观察摄食情况、水温、水质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尤其是阴雨天,要避免因水中盐度变化幅度过大造成或毛死亡。

3.水质管理

前期管理:4月下旬~6月下旬水温回升较慢,单胞藻繁殖也较慢,此阶段应多进水少排水,7~10d可肥水一次。施有机肥45~75kg/hm

中期管理:进入7月上旬,要是调好水质。将原有池水换掉70%以上,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高温季,此阶段应多进水少排水,将水位加至最高。

后期管理:进入8月下旬以后,是毛河鲀生长的第二个适温期,此阶段要求大排大灌,管好水质。

疾病防治

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是越冬成败的键,越冬是河鲀养殖最键的一个环,越冬时间从11月至次年5月。一般一年半时间的养殖能达到上市要求。进入越冬棚的河鲀先要进体消毒,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越冬期间要有以下一些病害:

水霉病

因无鳞片体受伤后易产生水霉病,可用0.1~0.3mg/L孔石绿全池泼洒,或使池水温升高到28~30℃可控制病情。

细菌性疾病

用0.5mg/L的强氯全池泼洒。

肠炎

可在饵料中加入食盐呋喃唑酮预防和治疗。

寄生虫病

用0.5mg/L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种类介绍

河鲀河豚品种较多,约有200余种,其中在中国就有40余种,大部分属东鲀属,中国河鲀种类多样,在黄海、渤海及东海分布的东类就有16种之多。济价值较高的品种有:红鳍东、假晴东、暗纹东、弓斑东、菊黄东点东、豹纹东、黄鳍东、虫纹东等,其中以红鳍东和假晴东在国际市场上最为畅销。中国以有溯河产卵习性的暗纹东最受群众喜爱,价格最昂贵,高达1000元/kg~3000元/kg。

主要价值

济价值

河豚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价值外,其皮有良好的韧性和美丽的纹,是上等皮革制品原料,也用于建筑、柴、加工等工业;可提取牛磺酸等生化试,临床上有明显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可作为烫伤及癣用药;巢可提取氨酸,临床上可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卵巢、肠、鳃、液等废弃物还可用来制作肥料和杀虫。河豚处理后可制成冻或罐头食品,可提取豚油,巢可制蛋白,可制粉,皮可制

部位用途
鲜食、腌制或干制、罐头、松等
制革、生物制、医药、食用明胶
肝脏提炼TTX以及EPA、DHA
卵巢提炼TTX、农用杀虫、高级
提取氨酸、蛋白、食用
液及其他农用杀虫、化肥

养价值

河鲀河鲀肉味腴美,鲜嫩无刺,蛋白质含量高达28.2%,养价值较其它类更为丰富,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类而蜚声中外。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将河作为美味珍品,民间素有“不吃河,焉知味?吃了河鲀,百味皆无”和“拼死吃河”的说法。古代诗人苏东坡颇爱吃河,对河鲀曾有“值得一死”之说,俞也曾称颂道“春洲生荻,春岸,河豚于此时,贵不数”。

据测定,100g河鲀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8.7g,而脂肪含量仅为0.26g,是类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一种。此外,河鲀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硒、锌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养丰富的水产品。杨兴丽等通过对池养暗纹东鲀含肉率及养成分分析后得出,池养暗纹东鲀含肉率平均为38.75%;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为21.06%和1.01%;17种氨基酸总含量19.78%,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9.05%,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5.75%。而且暗纹东鲀的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含量为7.05%,高于其他淡水类,故其味道非常鲜美。

但由于河鲀肝脏中存在高毒性的河鲀毒素,因此,对有毒河鲀资源的发利用必须以可靠的去毒工艺和安全的提取法为前提。

食用价值

河豚带有肉刺的皮丰腴鲜美,入即化,野生河豚香味扑,鲜美无比,但其肝脏子、液等有剧毒,食后易中毒致死。河豚与鲥鱼、刀并称为“长江三鲜”。“竹外桃花三两,春江水暖先知。蒌蒿满地芦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的就是阳春三月,正是河豚上市、人们争相吃河豚的季

日本韩国河鲀要被加工成各式料理,直接食用。下是全日本最有河鲀生产、加工、销售、观光的地区。日式河鲀料理要有:生锅、天妇罗、皮刺、烤物、鳍、白子、身等。韩国河鲀料理与日本较为接近,但韩式河鲀料理的调料是以辣椒,吃来有一番味。其生的拼式也独具韩国的特色,河鲀韩国的销售量也可以和日本媲美。在中国,河鲀要被加工成盐干制品,大部分用于出。以中国福建省为例,2002年进入福建的海捕河鲀产量在60000吨以上,其中40%用于生产河鲀,30%出日本韩国河鲀富含原蛋白,可以使皮肤增白,增弹。

药用价值

河鲀肝脏中的吨吨X是一类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麻醉、止疼、抗肿之功效;河鲀巢中含有一种天然活性成分——蛋白,对人体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河鲀毒素是从河鲀脏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类物质,在医上有重要的医疗价值,价格昂贵,每克售价高达五六十万元人民币。现已明,河鲀毒素包括有河鲀素、河鲀酸、河鲀卵巢毒素和河鲀肝脏毒素,是自然界最剧烈的毒素之一,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250倍,能在短时间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若人们处理河不当或误食,即会中毒甚至死亡。河鲀毒素在医疗上常作为一种高级麻醉和镇痛药物,对神经痛、关节疼痛、皮肤炎症、肠痉挛、哮喘、晚期癌症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据广西的一家研究所研究报道,河鲀毒素还是一种戒毒良药,连续注射5日极微量的河鲀毒素后可戒除毒瘾

动物保护

种群现状

河鲀味道鲜美,质地鲜嫩,养丰富,生食、熟食皆宜。中国海捕和养殖河鲀的总产量稳步提高。据统计2000~2003年,中国海捕河鲀年产量约为6~8万吨,要品种是棕斑刺鲀、暗鳍刺鲀、黄鳍东鲀以及黑鳃兔头鲀。

中国河鲀养殖过1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生产规模。养殖地区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的10个省份。养殖种类要是红鳍东鲀、假睛东鲀、暗纹东鲀、菊黄东鲀。2003年全国河鲀养殖产量为11545吨,其中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产量分为1404吨和10141吨。除了国试点单位消费的极少一部分河鲀外,70%~80%的产品出日本韩国

河鲀是一种有毒的特殊类,长期以来一直未作为类从事大量生产与捕捞,仅在中国长江下游一带才捕捞食用,因此无法正确统计中国河的全部产量及资源量。据估计,中国五六十年代河鲀资源较为丰富,产量约在10000吨以上,其中黄海北部、渤海和黄海中南部各产约2000吨,东海产1000吨左右。但从60年代中后期始,由于日本对东需求量日益增多,同时南朝鲜也加强了捕捞东的强度,由于过渡捕捞使东日益衰退。日本1974年在黄海、东海捕捞的东产量曾达到10500吨,近年来产量降为2500吨左右。中国河鲀量约为1800吨,估计产量在2000t~3000吨。总的来说,由于捕捞强度的逐步加大、水体环境的污染以及河闸坝的阻隔,河鲀资源量不容乐观。以地处长江下游盛产河鲀江苏省为例,据统计1954年长江河产量达1000吨,1973年产量已不足50吨,到90年代长江河估计仅10余吨。长江河鲀资源已近枯竭,但在不进捕捞生产的海域和河流,其资源量仍然相当丰富。中国除长江下游的江阴、张家港、靖江、镇江、扬州等地将河鲀作为类食用及中国黄海和东海部分海域进捕捞作为出外,其它一般止销售与食用,即使捕捞上来也只是将其深埋地下作为肥料或丢入海中,造成了河鲀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河鲀资源因地习俗的差异发利用状况也大不一样,长江流域、黄海、东海一带的河鲀常被作为类进捕捞生产,长江流域要作为食用类,而黄海、东海要用于出创汇。济价值较高的品种有暗纹东、弓斑东、红鳍东、假晴东等,而其他地是南海的东资源则几乎未加利用。总之,中国对河鲀资源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利用,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的利用仅限于食用及出上,综利用较差。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河鲀资源的理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河鲀去毒技术的研究日臻完善,河鲀无毒养殖技术也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可以品尝安全无害的美味,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河鲀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对其进理利用和保护,终究有一天河鲀资源会枯竭。

保护措施

河鲀在国售、国外压价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河鲀的企业步维艰。在严格市场准入制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经验,对加工、销售河鲀实施有限。有专家表示:卫生部门年年查,市场却年年热卖,查不胜查,有不止,与其如此,倒不如有限、规范利用。

涉及河鲀加工、销售的有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止生产下列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凡供食用的水产品(包括鲜售和加工)必须符下列规定:含有自然毒素的水产品,如:……河鲀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应剔出集中妥善处理,因特殊情况需进加工食用的应在有条件的地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污,盐腌晒干后安全无毒可出售,其加工废弃物应妥善销毁。”

河鲀2.从上述两个规定来看,对于能否生产含有毒物质的河鲀存在不一致的说法,《食品卫生法》规定止生产,《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应剔出集中妥善处理,特殊情况下可以加工食用。从执法的角度来理解,《食品卫生法》是上位法,是制定《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基础,当出现不一致时,应《食品卫生法》规定执。也就是说,生产含有毒物质的河鲀是违法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商品检验法》第七条规定:“列入录的进出商品,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检验”,《食品卫生法》即属于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食品卫生法》规定,止生产含有毒物质的河鲀,也就是说,含有毒物质的河鲀是不格食品。《商检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法定检验的出商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或者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查验不格的,……;不能进技术处理或者技术处理后重新检验仍不格的,不准出。”所以,综《食品卫生法》和《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河鲀不得出

河鲀加工、销售有限的必要性

1.国天然和养殖河鲀的产量约有1万吨,其中约6000吨在国销售。由于加工销售过程没有规范,食用后的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既然有产量,又有消费的市场,与其有不止,倒不如有限,规范利用,降低食用险。

2.国外如日本韩国等国有市场需求,广东山东辽宁浙江海南、江苏和福建等省的河鲀加工出历来存在,全国年出约4000吨,为中国出创汇作出了贡献。

河鲀加工、销售有限的建议

1.为解决这种法律不允许,现实又有需求的矛盾,笔者建议,在修订《食品卫生法》和《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时,参照国外有做法,加工出和国销售的不同需求,分规定有限河鲀加工、销售的条件。

2.建议在《食品卫生法》“止生产下列食品”中增加一条例外条款:“特殊情况下,卫生管部门批准可以加工销售。”这样留一个出,供下位法进一步细化完善。

3.参照国外有做法,如美国联邦法典第9卷第318.8就有此类规定:“只允许用于出产品的保鲜和其他物质;此类产品的处理;这类产品不作为国食品用途。”在《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中单独列出一条“只允许用于出的产品,这类产品不作为国食品用途”,规定出河鲀须与预期输往国家的法律不冲突,在外包装上加贴标签,标明它居于出,以保容易识产品。止用于国销售的产品应与其他产品分存放。

4.河鲀日本历了从吃到再到政府预、规范的过程。日本对于河鲀的加工销售采用“特许制度”进安全控制。企业加工销售河鲀,首先要向政府申请。政府过考察论后,给企业颁发“特许”。烹饪河鲀的料理师不仅要拥有两年以上的加工历,还要到政府办的校进一步深造,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规程。借鉴日本面的验,笔者认为,食用河鲀系到食用者的生命安全,河鲀在国销售有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慎之又慎,有限之前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一是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培养一支河鲀养殖、加工、品种鉴、烹饪、企业认等各面的专家队伍。由这些专家负责规则的制订、许可企业的审核、注册厨师的培训等工作;二是建立河鲀加工销售“许可制”,规范定点养殖、定点加工、定点销售的操作,建立产品的可溯源反馈机制;三是建立烹饪河鲀的“注册河鲀厨师”制度;四是加强对天然河鲀和养殖河鲀毒性研究,规定可以食用的种类。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由卫生部制定河鲀在国销售的管理办法,规定在国销售的条件和监督管理措施。

物种危害

危害

河鲀河鲀毒素(TTX)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使其成为食用海产品中毒事件的一类重要致毒因子。由河鲀毒素导致的中毒事件,要是因为误食有毒河鲀,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常发生。

者对河鲀毒素的来源进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河鲀毒素不仅存在于河鲀中,而且广泛分布在其他动物体,如纽虫、蝾螈、树蛙、短头蟾等两栖动物中也有体表分泌毒素,同时发现多种细菌也可产生TTX,但其中既有外源性说又有源性说,仍无法下定论。对河鲀毒素的化特性、药理毒理作用等面的研究较多,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用野生河鲀的安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河鲀毒素在医领域里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河鲀毒素起源说上研究最多的就是东鲀,一般认为降海洄游的河鲀产生河鲀毒素的可能性有:①东鲀下海后在海水环境中自身产生TTX;②海水中某些生物含有TTX,被河鲀吞食后吸收并储藏浓集于体;③海洋中许多生物的代谢产物中TTX。从研究来看,河鲀自身产生河鲀毒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除河鲀外,海洋中还有许多河鲀喜食的生物体都含有TTX。另外,生存于淡水中未降海洄游的河鲀检不出TTX,也说明河鲀自身不产毒,但在投喂含TTX的饲料一段时间后,在其体又能检出TTX。因此很有可能是通过食物链在河鲀聚集TTX,而且海洋中许多含毒细菌黏附河鲀喜食的生物,进入河鲀后就与其构成互利共生系,河鲀就可通过皮肤腺的暴来释放TTX,从而起到抵御天敌的作用。

毒性最强的:所有河豚(四齿鲀科)都含有TTX神经毒素。尽管不同种类河豚的神经毒素效力各不相同,但不管是哪种,吃下16毫克就足以使70千克重的人毙命;如果是注射,则不需2毫克。当受到威胁时,河豚会鼓起身子,并竖起全身的刺来抵御攻击者。(吉尼斯世界纪录)

分布

河鲀的毒性分布有以下五个特点:

1.河鲀含毒量在不同部位有差异。一般来说,卵巢含量最多,肝脏次之,液、眼睛、鳃、皮肤都含少许,肉中不含TTX。但死后脏中的毒素可以渗入肉,此时肉中也含有少量的TTX。

2.不同种类的河鲀其毒性各不相同。如鲀科中东鲀属的类一般都含有剧毒,而刺鲀科以及箱鲀科的类一般不含有毒性。

3.毒性的地域差异。同一种河鲀,生活在不同的海域,捕获后其毒性有显著的差异。

4.毒性的季性差异。河鲀的毒性随季的不同而有差异,特在产卵期(12月至翌年6月),毒性很大。

5.一般来说,野生河鲀的毒性要强于养殖河鲀

除此之外,TTX还广泛存在于其他动物种类中如蝾螈、云斑鰕虎鱼、斑足蟾、螺类、海星类、纹爱洁蟹和扇虫等。

防治

河鲀中毒出现的症状决定于人的体质和摄入TTX的量。一般情况下中毒人员首先是嘴麻痹,接着是运动神经麻痹,然后是末梢管扩张,压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最后随着意识的慢慢消失,呼吸中枢被完全麻痹,直至死亡。通常死亡会发生在发病后的4~6h以,若超过8h仍未死亡者,一般可恢复,这要是因为TTX在体解毒排泄较快。对于河鲀中毒尚没有特效药物,而且河鲀中毒发病时间快,死亡率高,治疗应以早期的催吐、洗、排泄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