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喉癌

喉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喉癌指原发部位在部的肿,以鳞状细胞癌(90%)最为常见。继发性喉癌指来自其他部位的恶性肿转移至部,较为少见。喉癌症状要为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高危人群应当注意戒烟,适当饮,做好预防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疗对于减轻喉癌的危害非常重要,一面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另外有可能尽量保留的发音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喉癌的发生前尚无确......
目录

发病原因

喉癌的发生前尚无确切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要有以下面。

吸烟

喉癌吸烟与呼吸道肿系非常密切。据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多数喉癌患者都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喉癌的发生率与每日吸烟量及总的吸烟时间成正比。另外,不可忽视被动吸烟,也可能致癌。吸烟时烟草燃烧可产生烟焦油,其中的苯丙芘有致癌作用,可致粘膜水肿、充、上皮增生及鳞状化生,使纤毛运动停止,从而致癌。

据调查,饮者患喉癌的危险性比非饮者高1.5-4.4倍,尤其是声门上型喉癌与饮系密切。吸烟与饮在致癌面有协同作用。

污染

工业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硫、铬、砷等长期吸入可能导致呼吸道肿。据研究,空污染严重的城市喉癌发生率高,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

职业因素

长期接触有毒化物质,如芥子,石棉,镍等。

病毒感染

人乳头状病毒(HPV)可乳头状前认为是喉癌的癌前病变。

激素

是第2性征器管,认为是性激素的靶器管。喉癌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喉癌患者酮水平高于正常人,激素降低;切除肿酮水平明显下降。

微量元素

某些微量元素是体一些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可能会导致酶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细胞分裂生长,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线

长期放射性核素,如镭、铀、氡等接触可起恶性肿

发病机制

正常部粘膜上皮细胞是由原始新生细胞(干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分化而来,何时生长何时死亡都是受机体控制的,不会疯狂失控生长。干细胞都有各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绝大多数情况下原癌基因的特性不表达出来,不会成致癌物质,因此也就不能发育成癌细胞。

有很多致癌因素可直接诱发或长期破坏部粘膜屏障,使促癌物质更易诱发干细胞癌基因表达或基因突变而产生致癌物,使新生不成熟的原始细胞不能分化成具有正常功能的粘膜上皮细胞,而是变成各种分化程度不良且生长失控的非正常细胞。

若机体的免疫监测功能正常,往往可以清除少量的异常细胞,但如果免疫功能长期低下、或异常细胞由于某种未知原因逃逸了机体的免疫监测,则异常细胞最终发展成机体无法控制其生长的癌细胞,完成癌变过程。

喉癌局部癌灶不断生长,侵润邻近组织器官,并有可能随液或淋巴环向全身扩。随着癌细胞疯狂无控制地生长,阻塞道,并不断抢夺正常细胞的养物质,最终使正常组织器官养极度不良而功能衰竭,导致喉癌患者死亡。

病理生理

喉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喉癌指原发部位在部的肿,以鳞状细胞癌(90%)最为常见。原发性喉癌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声门上型(30%),声门型(60%)及声门下型(10%)。继发性喉癌指来自其他部位的恶性肿转移至部,较为少见,如甲状腺喉咽食管气管上段等临近部位转移而来,远处转移极罕见,如皮肤恶性黑色、消化道腺癌、肺癌等转移。

观察,喉癌可分为以下4型:

1. 溃疡浸润型。肿组织向粘膜表面突出,可见向深层浸润的溃疡,边缘多不整齐,界线不清。肿实际浸润范围往往比所见要广。

2. 菜型。肿呈外突状生长,呈菜状,边界清,一般不溃疡

3. 结型或包块型。肿表面不规则隆起或球隆起,多有完整被膜,界清,很少溃疡

4. 混型。兼有溃疡型和菜型的外观,表面不平,常有较深的溃疡

分区分级

据肿生长范围和扩的程度,国际抗癌协会(UICC)TNM分类标准(2002)案如下:

解剖分区

(1)声门上区:

上部会厌(包括会厌尖,面和面);②杓会厌襞、面;③杓状软;④下部会厌;⑤室带。

(2)声门区:①声带;②前联;③后联

(3)声门下区。

TNM临床分类

T:原发肿

Tx:原发肿不能确定。

To:无原发肿据。

Tis:原位癌。

声门上型:

T1:肿限于声门上一个亚区,声带活动正常。

T2:肿侵犯声门上一个亚区以上、侵犯声门或侵犯声门上区以外(如黏膜、会厌谷、状窝内壁黏膜),无固定。

T3:肿限于,声带固定和/或下列部位受侵:环后区、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和/或伴有甲状软局灶破坏(如:)。

T4a:肿侵透甲状软和/或侵及组织,(如气管、颈部软组织带状甲状腺食管等)。

T4b:肿侵及椎前间隙,包裹颈总动脉,或侵及纵结构

声门型:

T1:肿侵犯声带(可以侵及前联或后联),声带活动正常。

T1a:肿局限于一侧声带。

T1b:肿侵犯两侧声带。

T2:肿侵犯声门上或声门下,和/或伴有声带活动受限。

T3:肿局限在,声带固定和/或侵犯声门旁间隙,和/或伴有甲状软局灶破坏(如:)。

T4a:肿侵透甲状软或侵及组织(如:气管、包括的颈部软组织带状甲状腺食管

T4b:肿侵及椎前间隙,侵及纵结构,或包裹颈总动脉

声门下型:

T1:肿限于声门下。

T2:肿侵及声带,声带活动正常或受限。

T3:肿限于,声带固定。

T4a:肿侵透环状软甲状软,和/或侵及组织。(如气管、包括的颈部软组织带状甲状腺食管

T4b:肿侵及椎前间隙,侵及纵结构,或包裹颈总动脉

N: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等于或小于3cm。

N2: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大于3cm,不超过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没有一个超过6cm;或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没有一个大于6cm。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大于3cm,小于6cm。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没有一个超过6cm。

N2c: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没有一个超过6cm。

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大于6cm。

注: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组织病理分级

G:组织病理分级。

Gx:组织分级不能确定。

G1:高分化

G2:中度分化

G3:低分化

分期

0期:TisN0M0

I期:T1N0 M0

II期:T2N0M0

III期:T3N0M0 T1,T2,T3N1M0

IVa期:T4N0,N1,M0 T1,T2,T3,T4N2

IVb期:任何T N3 M0 T4任何N M0

IVc期:任何T,任何N, M1

临床表现

喉癌症状要为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不同原发部位症状出现顺序可不同。

声门上型喉癌

多原发于会厌部。早期无任何症状,甚至肿发展至相当程度时,仅有轻微或非特异的感觉,如痒、异物感、吞不适感等,往往在肿发生淋巴结转移时才起警觉。该型肿分化差,发展快,出现深层浸润时可有咽痛,向部放射。如肿侵犯杓状软、声门旁或神经起声嘶。晚期患者会出现呼吸及下困难,咳嗽中带,咳等。因此,中年以上患者,出现咽喉部持续不适者,应重视,及时检查以及早发现肿并治疗。

声门型喉癌

由于原发部位为声带,早期症状为声音的改变,如发音易疲倦,无力,易被认为是“咽喉炎”,因此40岁以上,声嘶超过2周者,应当仔细镜检查。随着肿的进展,可出现声嘶加重甚至失声,肿体积增大可致呼吸困难。晚期随着肿向声门上区或下区发展,可伴有放射性耳痛呼吸困难困难、咳痰困难及口臭等。最后可因大出吸入肺炎恶病质死亡。该型一般不易发生转移,但肿突破声门区则很快出现淋巴转移。

声门下型喉癌

该型少见,原发部位位于声带平面以下,环状软下缘以上。因位置隐,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误诊。在肿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等。声门下区堵塞可出现呼吸困难。当肿侵犯声带则出现声嘶。对于不明原因吸入呼吸困难、咳者,应当仔细检查声门下区及气管

跨声门型喉癌

指原发于室,跨越声门上区及声门区的喉癌。早期不易发现,肿发展慢,从首发症状出现到明确诊断需要半年以上。

疾病检查

颈部查体

包括对和颈淋巴结望诊和触诊。观察体是否增大,对颈淋巴结触诊,应颈部淋巴结的分布规律,从上到下,从前向后逐步检查,弄清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及大小。

镜检查

1)间接镜检查。最为简便易式,在门诊可完成。检查时需要看清的各部分。因患者配问题,有时不能检查清楚部各结构,需要进一步选择其他检查如纤维镜。

2)直接镜检查。对于间接镜下取活检困难者,可采取该检查式,但患者痛苦较大。

3)纤维镜检查。纤维镜镜体纤细、柔软、可弯,光亮强,有一定的放大功能,并具备取活检的功能,有利于看清喉腔及临近结构的全貌,利于早期发现肿并取活检。

4)频闪镜检查。通过动态观察声带振动情况,能够早期发现肿

影像检查

通过X光、CT及核磁共振检查,能够确定喉癌侵犯周围组织器管的情况及转移情况。通过浅表超声影像检查,可观察转移淋巴结及与周围组织系。

活体组织检查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喉癌确诊的要依据。标本的采集可以在镜下完成,注意应当钳取肿的中部位,不要在溃疡面上取,因该处有坏死组织。有些需要反复多次活检才能实。活检不宜过大过深,以免起出

疾病诊断

详尽的病史和头颈部的体格检查,间接镜,断层X线拍CT,MRI检查等可以确定喉癌肿物病变的部位、大小和范围。

间接镜或纤维镜下取病理活检是确定喉癌的最重要的法,必要时可在直接镜下取活检。病理标本的大小视部位有所不同,声门上区的喉癌可采取较大的活检标本,而声门型所取标本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永久性声带损伤。

鉴别诊断

结核

早期喉癌须与之相鉴,声带癌多原发于声带的前2/3,结核多位于的后部,表现为粘膜苍白,水肿,多个浅表溃疡结核的症状为声嘶和痛,胸结核菌检查等有利于鉴诊断,但最终确诊需要活检。

乳头状

表现为声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其外表粗糙,呈淡红色,肉眼较难鉴;尤其成人乳头状是癌前病变,须活检鉴

淀粉样

非真性肿,可能是由于慢性炎症、液及淋巴环障碍、新陈代谢紊乱所致组织淀粉样变性,表现为声嘶,检查可见室、声带或声门下暗红色肿块,光滑,活检不易钳取。需病理检查以鉴

梅毒

病变多位于的前部,常有梅毒,继而出现深溃疡,愈后有瘢痕组织成导致。患者声嘶但有力,痛较轻。一般有性病史,可梅毒检测,活检可实。

神经麻痹或环杓关节

也可能被误认为喉癌

部其他恶性肿

淋巴肉瘤以及其他细胞类型的恶性肿等。

其他疾病

声带息肉角化症、粘膜白斑病、呼吸道硬结病、异位甲状腺气囊肿,骨瘤Wengerner肿等,需结相应病史、检查尤其是活检鉴

疾病治疗

喉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等,有时多种式联治疗,使喉癌5年生存率得以提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发声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组织胚胎上,的左、右两侧独立发育,声门上、声门及声门下是来自不同的原基;左右淋巴流互不相通,声门上、声门和声门下淋巴流各自独立,为的手术治疗尤其是部分切除术提供了依据。据癌肿部位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术式。

1)支撑镜下切除术:适用于原位癌或较轻的浸润性病变。激光手术和等离子手术展逐渐推广,具有微创、出少、肿率低、保留发声功能良好等优点,可适用于Tis,T1,T2声门型及T1~T2声门上型喉癌的切除。要适较早期病例。

2)部分切除术:包括、声带切除术;侧部分切除术;垂直半切除术;还有一些相应的术式改良,据声门癌侵犯范围选择。

3)声门上切除术:适用于声门上癌。

4)全切除术:适用于晚期喉癌

放射治疗

钴60和线性加速器是前放射治疗的要手段。对于早期喉癌,放疗治愈率与5年生存率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缺点是治疗周期长,可能出现味觉、嗅觉丧失口干症状

疗法

指手术加术前或术后的放射治疗,可将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提高10~20%。

疗法

作用分为诱导化疗,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等。诱导化疗即手术或放疗前给药,此时肿供丰富,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助化疗指手术或放疗后加用化疗,以杀灭可能残存的肿细胞。姑息性化疗指复发或全身转移的患者,无法手术,采用姑息性的治疗。

生物治疗

前有部分报道,但多数生物治疗处于实验阶段,疗效未肯定。包括重组细胞因子,过继转移的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肿分子疫苗等。

疾病危害

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及发声器官,同时有防止食物及其他异物进入呼吸道的作用,意义重大。喉癌患者早期可能有声嘶、咳嗽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险。

喉癌患者多需要手术治疗。全切除患者失去了发音器官,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随着手术理念及技术的进步,喉癌手术更多的注患者功能的保留,据肿部位及病理选择相应的术式,尽可能保留发声功能。喉癌手术可能发生相应的并发症,如瘘、气管造瘘狭窄、颈动脉破裂、感染、瘘孔复发癌等,影响术后恢复,有些可能有生命危险。

高危人群应当注意戒烟,适当饮,做好预防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疗对于减轻喉癌的危害非常重要,一面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另外有可能尽量保留的发音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疾病预后

早期喉癌适当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于90%。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要因素。

转移淋巴结数量越多,体积越大,5年生存率越低。肿分化程度越低,转移发生率越高。

疾病预防

1.烟,适当控制饮

2. 加强环保意识,控制环境污染。

3.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声嘶超过2周及有异物感者,应及时行部检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海南三七

下一篇 救心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