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海南砂仁

海南砂仁 海南砂仁(拉丁: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海南壳砂仁,是姜科豆蔻属直立草本。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无危等级。 海南砂仁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总花梗长1至3厘米,苞片披针,为褐色,蒴(shuò)果卵,具钝三棱,山谷密林中或栽培广东海南等地均有种,期为4至6月,果期为6至9月。果实药用,功效同砂仁。直立草本,高1—1.5米......
目录

形态特征

海南砂仁直立草本,高1—1.5米,具匍匐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长20—30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尾状细尖,基部渐狭,两面无毛;叶柄长约5毫米;叶舌披针,长2—4.5厘米,膜质,无毛。花序梗长1—3厘米,被长约5毫米的宿存鳞片苞片披针,长2—2.5厘米,褐色苞片长约2厘米,包住萼管;白色,萼管长2—2.2厘米,先端具3齿花冠管稍长于花萼,裂,长约1.5厘米,唇瓣,长与宽约2厘米,白色,先端突出2裂的黄色短尖头,中脉隆起,紫色雄蕊长约1厘米,药隔附属体3裂,中裂,两侧裂蒴果,具钝三棱,长1.5—2.2厘米,宽0.8—1.2厘米,被状分裂的柔刺,刺长不过1毫米;种子褐色,被淡棕色、膜质种皮期4—6月,果期6—9月。

分布范围

分布及生境:西双版纳有种;广东海南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崖县。

主要价值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果实药用,功效同砂仁。

【药 】:海南砂仁

【拼 音】:HAINANSHAREN

【来 源】:为子叶植物药姜科砂仁属植物海南砂仁的果实

【功 效】:理气醒脾消食。

治】:治脾虚运化失常、脘腹胀满、饮食不香、纳呆食少、食积于消化不良、不欲饮食、面黄瘦等。

性味归经】:辛,温,

【用法用量】:服:汤,9一20克。

】:土砂仁(海南岛)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岛地区。

【拉丁】: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igular T. L. Wu

【考 】: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中药化成分】:果实含挥发油,油中的成分有a一和B一蒎烯、蒈烯一3、柠檬烯、桉油素、p一聚伞烃、芳醇、樟脑、乙酸龙酯、a一胡椒烯、反一B一含合欢烯、白菖烯、毕澄烯、橙叔醇、愈创木醇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正心泰片

下一篇 海绵状淋巴管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