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壶腹周围癌

周围癌(Periampullary carcinoma)泛指起源于腺头颈部,总管末端、Vater 壶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黏膜的恶性肿。这些来源不同的恶性肿,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类似的临床表现,相同的治疗法、甚至在手术时也难以将其然分,故统称为周围癌。但由于头癌出现临床症状一般较晚,手术切除率低,远期愈后明显差于其他类型,常将其单独讨论。前,尚十分缺乏对周围癌病因的......
目录

病因学

前,尚十分缺乏对周围癌病因的相研究,可能与吸烟、饮、环境、胆石症或慢性炎症等因素有。有据表明良性腺可恶变为周围癌。

近年来,取得要研究进展如下:

1、家族性腺息肉病(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患者患周围癌的险明显增高。约50-90%的FAP患者会发生十二指肠腺瘤,其中多发生在十二指肠大乳头附近。

2、K-ras基因突变

3、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

4、染色体17p与18q 的杂缺失

病理学

从大体态上,周围癌可分为息肉型、结型、肿块型及溃疡型。组织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其次是乳头状态、粘液癌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SEER项(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的统计资料表明周围癌中腺癌约为65%(7.5%由腺瘤恶变为腺癌)、乳头状癌约为5.6%、粘液癌为约4.7%,印戒细胞癌约为2.0%。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通常最先受累,而肠系膜管、十二指肠动脉动脉动脉腔干周围淋巴结为第二站淋巴结,远处转移以转移常见,约为66%,其次为转移。大管受累、淋巴结腹膜及其他远处转移是明确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前,有据肿细胞的组织类型将周围癌分为肠型(intestinal type)和型 (biliopancreatic type),其中肠型的预后明显好于型。

流行病学

前,我国尚缺乏周围癌的大规模流数据。美国SEER从1973年至2005年,共登记了5625例壶周围癌,多发生在50岁至70岁,其中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占同期消化道恶性肿总数的0.5%,从1973年始,发生率每年以0.9%的速度递增。由于在癌肿较小时即可总管和管的梗阻,病程进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所以手术切除率高达60%,且5年生存率高达40%-67%。随着手术技巧的成熟、麻醉技术的改善、围手术期管理的提高,手术死亡率已明显降低,在较好的腺中手术死亡率约为1%-2%。胰瘘排空延迟、感染、感染、栓性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无痛性黄疸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73%的肿可切除患者及80%的肿不可切除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由于肿变性坏死等原因,黄疸常表现为波动性。

其他的临床表现包括:

约61%的患者可出现消瘦、体重减低

46%的患者述部疼痛,以上部或有季肋部钝痛为,而部疼痛常提示肿已是晚期

13-38%的患者可有黄疸导致的皮肤瘙痒

食欲减低、腹泻消化不良呕吐等不适

约5%的肿可切除患者及22%的肿不可切除患者出现消化道出

约2%的肿可切除患者及28%的肿不可切除患者出现急性腺炎

体格检查

Courvoisier 征

皮肤、巩膜黄染

消瘦

发热管炎所致)

肝大

部可触及肿块或锁骨淋巴结常提示肿不可切除

疾病诊断

据上部不适、波动性无痛性黄疸消瘦消化不良消化道出等临床表现,可大致做出初步诊断,但上述表现通常不具特异性,需要进一步结标记物、以及BUS、CT、EUS、ERCP、MRI及PET-CT等影像检查进一步确诊。手术前通常不能明确肿来源,只能待术后石蜡病理最后确诊。以往习惯将头癌归入周围癌,然而头癌进展迅速,出现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转移较早,梗阻性黄疸出现晚,手术切除术仅为20%左右,5年生存率约为10%;而在其他几种类型中,梗阻性黄疸症状出现较早,早期诊断率较高,手术切除率高达60%,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0-70%。故现在绝大多数文献已将头癌单独讨论。

标记物

前为止,尚缺乏诊断周围癌的特异性肿标记物,CA 19-9是前较为可靠的标记物,但CA 19-9正常,亦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可能。

影像

1 部超声(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1.1优势

部超声检查价格便宜,为非侵袭性检查,是最实用的首查

部超声对管扩张、转移灶、腹水淋巴结转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肿物的供情况

超声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

1.2 缺陷

超声检查高度依赖操作人员的

敏感性低于CT及MRI,易受肠胀的影响

部超声对周围癌的敏感性仅为23.8%。

2 超声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超声镜亦为操作人员依赖性检查,但对评估大管受侵犯程度敏感性高,可作为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的可靠依据。EUS可发现小于1cm肿。EUS是前对周围癌的诊断和TN(tumor & nodes)分期最敏感的检查手段,对周围癌的敏感性高达97%,T分期的准确率约为72%,N分期的准确率约为47%,对大管受累的评估敏感性约为100%。然而,管支架会影响EUS的敏感性,但同时亦可在EUS下管支架植入术。EUS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较低。

3 CT (Computed tomography)

3.1 优势

CT为非侵袭性检查

CT对周围癌的敏感性高于BUS低于EUS

CT对肿的TNM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准确性较高

3.2 缺陷

在CT检查时,危重患者不能保持长时间静止不动

CT检查价格昂贵

CT具有潜在的放射

金属、支架及CLIP可导致伪影

对于小于1cm的肿常漏诊

4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检查法,MRCP对周围癌的准确率高达94%。

5 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5.1 优势

总管及管疾病同时具有诊断及治疗价值

十二指肠括约术、支架植入术及

取得液、胆汁化验检查或组织切取活检术

局部肿切除术

5.2 缺陷

为侵袭性检查,需要专业操作人员及患者的密切配

小于1cm的肿常可能被漏诊

可导致腺炎及管炎

穿孔及出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八、鉴诊断

要是与胆石症、管癌、胆囊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乳头炎、急性或慢性腺炎,十二指肠腺瘤等良性肿腹膜淋巴等相鉴

疾病治疗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切除是对周围癌的治性治疗法,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为前的标准术式,保留幽门的十二指肠切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PPD)适用于原发病灶较小,无幽门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对评估肿的可切除性,特是大管受累情况具有极高的准确性。腔镜肿分期可用于评估晚期肿的隐性远处转移病灶。腔镜超声对肿的分期及可切除性的评估高于传统的腔镜(88% vs 89% , 50% vs 65%)。局部肿切除术通常适用于术前活检病理提示不伴间变的壶腺瘤且不能耐受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但术后肿复发率高。对不可切除的周围癌但能耐受术的患者,可姑息性手术,如,缓解道、十二指肠梗阻及疼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一般在术后2-5天进流食,对于排空延迟的患者,可酌情使用红霉素

助治疗

转移、腹膜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及大管受累均为手术治的忌症。对于周围癌的助放化疗尚有争议。前欧洲多采用及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化疗案,而美国则张建议放化疗同时进周围癌的放化疗疗效,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但有部分患者亦可以取得良好疗效,对于身体条件较好,可耐受放化疗的患者,可酌情选用,但尚缺乏对放化疗敏感性预测的可靠指标。

疾病预后

在较好的腺外科中,手术死亡率约为1-2%

绝大数患者死于术后肿复发,术后三个月复发,常预示预后不佳

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大管受累情况、神经受累情况、肿细胞分化、肿切缘、术中或术后输均与预后相

型较之肠型预后差

SEER的统计数据表明局部(local)、区域(region)、未知(unknown)及远处转移(distant)周围癌的5年生存率分为45%、31%、14%及4%。

患者教育

对于FAP的患者,发生周围癌的险明显升高,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培元通脑胶囊

下一篇 海南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