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肝血管肉瘤

肉瘤又称皮细胞肉瘤或恶性,是由窦细胞异增生所成的原发性恶性肿。它是管源性恶性肿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与其他肝脏相比,仍然是少见的。本病多发生于男性,男女之比为3~5.51∶1。发病高峰年龄在60~70 岁,少数发生在儿童(多在3~5 个月婴儿)。肉瘤(angiosarcoma)又称肝脏恶性(malignant hemangioma of liver)......
目录

概述

肉瘤(angiosarcoma)又称肝脏恶性(malignant hemangioma of liver)肝血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皮细胞肉瘤或恶性是西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窦细胞异增生所成的原发性恶性肿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绝大多数肉瘤病因不明。Folk 等调查168 例,其中75%的病例原因不明。近年来国外报道一些与化物质有肉瘤,因此受到人们的注,认为与接触氯乙烯有,美国一个氯乙烯厂1183 工人中有7 例发生肉瘤,平均潜伏期为17 年。少数还可发生于服用成类固醇、激素避孕药后,其潜伏期在10 年以上。

(二)发病机

肉瘤的演变过程可能有下列5个要途径:①皮细胞从非典型增生到间变细胞增生;②细胞初期增生随之萎缩和消失;③窦周间隙纤维组织增生;④进性窦扩张到成;⑤窦壁细胞和汇管区毛细皮细转化为肉瘤细胞。

1.大体检查 肿多为单个灶,边界较清,可有纤维包膜。切面为灰白或棕黄状发亮组织,与出、坏死灶交错排列,可见充满不凝液的大腔隙。在同质二氧化钍或氯化烯接触的病例还常见有网质状纤维化,脾脏也常肿大。

2.病理组织检查 肿由纺锤状或不规则状的恶性皮细胞构成,其边界不清。细胞质嗜酸性、核深染,态狭长或不规则,胞核核仁可大可小,同样嗜酸性。亦可见大而异细胞核以及多核细胞,核分裂象常见。薄壁静布于肿,约半数病例见有造细胞灶。免疫组织检查可见细胞中存在有Ⅷ因子相抗原。肿细胞沿着原有管腔增殖,终端小静和门静分支亦显示增殖。肿细胞在肝血增殖可导致进细胞萎缩,断裂,管腔增大成大小不一的空腔。腔壁粗糙不平,内壁衬以肿组织细胞,有时为息肉样或乳头状突出物,腔充满凝块和肿。肿侵及终端小静和门静分支可导致这些管的堵塞,此可解释为何肿常易发生出、梗死和坏死。有时肿细胞密聚成小结状实性团块,类似纤维肉瘤

症状

始的症状部疼痛或不适,其他常见的诉有腹胀,迅速进展的衰竭衰弱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起病式有以下几种:

1.半数以上为不明原因的肝大伴有一些消化道症状肝大腹痛部不适乏力恶心食欲差体重减轻偶尔呕吐发热等为症状病程进展较快晚期可有黄疸腹水腹水呈淡

2.肿破裂导致症的症状和与体征

3.少数患者可有肿大伴或不伴细胞减少

4.常有外转移多为可有转移至上腺或骼等的症状和体征以转移最为常见症状持续1周至6个月有的持续2年

肝脏肿大表面有结在部分患者肝脏表面可触及肿块多数有触痛肝脏表面有时可闻及动脉杂音可肿大腹水少见但可呈腹水病人往往伴有黄疸

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有氯乙烯接触史常有白细胞减少酶原时间延长功能异常ALP升高高红素血症X线CT核素扫描发现占位和充盈缺损等变异Burston提出3项诊断标准可供参考:①病理态似库普弗细胞;②有成倾向;③有吞噬现象诊断要以组织病理检查最为可靠。

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贫血、白细胞增多(65%)或白细胞减少(25%),减少(62%)。约2/3 的病人有功能异常。一组病例磺溴酞钠潴留试验(BSP)阳性者占100%,ALP 升高占85%,酶原时间延长占72%,高红素血症60%,部分病人有ALT升高。

其他助检查:胸部X线可示有不张或胸膜肿块,在同质二氧化钍有肉瘤病例中,部平能发现不透明的淋巴结影。CT 可发现不匀质低密度占位病变及肿破裂影像。肝血管造影显示异常态,肿周边持续染色和中央放射透光区。

诊断标准

有氯乙烯接触史,常有白细胞、减少,酶原时间延长,功能异常,ALP 升高,高红素血症,X 线、CT、核素扫描发现占位和充盈缺损等变异。Burston 提出3 项诊断标准可供参考:①病理态似库普弗细胞;②有成倾向;③有吞噬现象。诊断依靠病理检查,以组织活检为最可靠。

鉴别诊断

临床上肉瘤易与弥漫性毛细相混淆,也很难与母细胞相鉴,在成年人肉瘤须与未分化细胞癌鉴,前者如前述病理部分,细胞质呈嗜酸性,后者呈嗜碱性,而且异质明显,多处取材可见癌细胞带有细胞性状,可资鉴

1.

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人出现症状,女性多见,肿可位于肝脏任何部位,常位于包膜下,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肿直径多小于5cm,但亦可小至数毫米,也有个大至30cm者,肿直径小于5cm者多无症状,5cm以上者近半数有部不适,肝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症状功能一般正常,超声波检查呈典型的边缘清晰的回声增强区,部可见管道通入,大的可见网状回声不均,有时可见钙化,CT造影增强或延迟扫描具特征性,要表现先有肿周边过度增强,逐渐向中充填呈等密度,MRI扫描在SE序列T1加权像上,灶呈边界清楚的类低信号区,在T2加权像上灶信号明显增强且均匀升高,而正常实质信号强度明显衰减,/信号强度比明显增加,放射性核素肝血池扫描呈明显填充现象,由于为良性病变,因此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预后良好。

2.原发性肝癌

是我国常见恶性肿之一,本病患者大多数有慢性炎,硬化病史,临床症状区疼痛,乏力,纳差消瘦等,肝脏呈进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及边缘不规则,常呈结状,多肿大,腹水黄色性,黄疸可为细胞性或梗阻性,区可闻及管杂音,部分病人可有转移灶的相应体征,如锁骨淋巴结肿大,胸膜转移时出现胸腔积液血胸,出现转移时可见骼表面向外突出,有时可出现病理骨折,出现脊髓受压时可表现截瘫,颅转移可出现偏瘫病理神经体征,实验室检查AFP增高是当前诊断细胞癌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借此可与恶性,其他如影像检查也可与恶性

并发症

本病约25%硬化,肿破裂可致肉瘤易并发肠道出,因肿存在分流可并发力衰竭,肉瘤患者由于在肿积聚往往有减少及凝异常,在肿大量消耗,可伴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和由于红细胞在肿破裂起微管病性溶血贫血

治疗

(一)治疗

局限性结不伴有硬化者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切除术后配化疗和/或放疗肉瘤的治疗并不令人满意由于病人就诊时往往已属晚期不能进手术治疗治疗可采用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多柔比星(阿霉素)化疗和/或放疗可延长生存期如发生肿破裂出可考虑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或外科手术止出现减少时可输注或冷沉淀等

有条件者可移植

(二)预后

肉瘤生长迅速恶性度高病程发展快肿切除机会少50%病人可发生远处转移预后不良未治疗的病人大多数于6~12个月死亡死因常为恶病质功能衰竭亦可死于肿破裂

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即使手术后生存期一般也仅为1~3年

生活护理

1.多水减少毒素损肝脏

水可补充体液,增强环,促进新陈代谢,多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2.饮食面: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春季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炸、烧烤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3.少饮不吸烟:少量饮有利于通、活、化淤和肝脏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会伤。据医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造成中毒,危及生命。

4.乐观朗:有利肝气顺调情舒畅,乐观使人健康。由于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淤滞不畅而成疾

5.注意劳逸结,不要夜,不要易激易怒。

康复护理

一、积极戒烟、戒烟草中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饮过度,加重肝脏负担,对疾病康复有害。

二、解除患者思想负担,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文娱活动,生活有规律。在病情得到缓解后,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消除"不治之症"的影响,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但在代偿功能减退并发感染的情况下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三、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衣物,保持环境清洁,通良好。常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造成感染。避免碰撞和挤压水肿部位的皮肤。

四、积极预防褥疮,卧床病人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腹水并肢体水肿者,应正确掌握记录出入量及测量围的法。

五、饮食调护,特是术后康复期和化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护,以利康复。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有水肿者不可食咸肉、菜,有硬化食硬、热、刺激性食物。

六、对化疗患者应观察药物毒性反应,如口腔溃殇可用盐水或棚酸水漱,局部涂龙胆紫;脱发者戴假发;定期复查白细胞,如白细胞低于4X109/L,则应暂停化疗,因化疗药品容易抑制造系统并发感染;注意病室空流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