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海柏

海柏,中药。为隐丝藻科植物海柏Polyope spolyideoides Okam.的藻体。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具有清热泻缓下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肠炎痛,压病,慢性便秘。藻体。味甘、咸,性。清热泻缓下通便。用于肠炎痛,压病,慢性便秘。1、治肠炎胃炎痛:海柏、乌贼各15g。干,研粉。每次3g,每日3次;或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2、治压病:海柏......
目录

入药部位

藻体。

性味

味甘、咸,性

功效

热泻缓下通便。

主治

用于肠炎痛,压病,慢性便秘

相关配伍

1、治肠炎胃炎痛:海柏、乌贼各15g。干,研粉。每次3g,每日3次;或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2、治压病:海柏15g,牡蛎30g。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服:汤,9-15g;或研末。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藻体暗红紫色,软质,丛生,高5-15cm,宽约2mm,直立,基部,色深较硬,上部略扁,色浅稍软,二叉分枝如帚状,端钝头。体上常有轻微缢缩处,偶有小育部丝状细胞连成网状,疏松,皮层细胞小,紧集成链状。四分孢子囊群生于分枝上部,囊果色深,微凸呈小颗粒状。固着器盘状。藻体衰老时变黄,干后变为角质。

生长环境

生于潮带或低潮带的石上和石沼中。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

性状鉴别

藻体深紫红色淡黄色,丛生,长5-15cm,鲜时软质,干后呈角质。基部,有盘状固着器,上部略压扁。二叉分枝端钝。藻体常有轻微的窄缩处,并偶见小育微腥,味微咸。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