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吃力伽丸

目录

吃力伽丸

安息香、乞力伽、苏

:吃力伽(即白术)一两、光明砂(研)一两、麝香(当门子)一两、诃勒皮一两、香附子(中白)一两、沉香(重者)一两、青木香一两、丁子香一两、安息香一两、白檀香一两、荜茇(上者)一两、犀角一两、熏陆香半两、苏合香半两、香半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腊(月)之,藏于密器中,勿令泄

功能治:芳香开窍行气止痛,顺气化解郁开窍中气,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紧急,或中寒猝痛,甚则昏厥;或,突然昏迷,以及时疫霍乱腹痛,欲吐泻不得,甚则昏者。

临床应用:①中医类案》:邱信,年43岁,患中,肚甚疼,眼斜,服之就愈。后加姜汁、竹沥全愈。②卟啉病腹痛胁痛)《辽宁中医杂志》(1988;1:31):冯某,女,48岁。有胁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拒,伴全剧烈胀痛,昼轻夜重,间歇发作,达13年之久。兼见面色黧黑,夜寐不安,恶梦纷坛,口苦口涩渴但不欲多饮纳差,青紫暗胖嫩边有齿印,苔白而厚,沉涩,每次发作,剧痛难忍,疼痛持续2一3小时不等,之后即缓解,但余痛不息(其母亦患此早亡)。近来病情加重,肝大肋下3-4cm,质硬中等;部膨隆,鼓之如鼓.但无青筋暴起。化验室检查:尿卟原试验阳性;尿液新鲜时呈深黄色,日晒或加酸后转为红色始用酚噻嗪类、氯丙嗪、麦啶等药治疗,剧痛未减。急投1粒,令病者嚼碎,以温水吞服。服后2分钟,疼痛大减,3分钟后,疼痛立止。其后每3天服1粒,共服用4粒,另外加服疏肝理气止痛的中药5O余,病愈出院。追访2年未见复发。③阴缩辽宁中医杂志》(1988;1:31):马某,男,46岁。小便频数,日10余次,色白而短,淋沥不尽年余,伴见精神萎靡,面色黛黑,少冷痛,淡苔白,沉细。前医用补法治疗,月余未见好转。3月25日下午3时许,突感阴部抽吸样疼痛,逐渐加重,呼痛声不绝,精神恐慌,面色苍白冷汗渗出,手足凉。其妻一手握住患者阴茎,一手握住阴囊,用力往外拉扯。淡苔白,沉伏不现。笔者令其妻松手,见患者阴茎短小,仅许,阴囊团缩,小如鸡卵,阴茎阴囊呈阵发性向中收宿,每收缩1次,病人即呼痛1次。为"阴缩"。嘱服2粒,先以1粒,令病人嚼碎吞服,5分钟后,少转温,阴部抽搐停止,疼痛亦止,随即阴囊皮肤松弛,阴茎外挺,恢复原状。次日上午复诊,病人阴部无不适感。嘱其将剩余1粒照服,以巩固疗效。④木薯中毒广东》(1966;1:15):刘某之子,一为7岁,一为10岁,二孩乘家长外出,共未去毒的木薯同食。饱食后,至黄昏时,突觉发冷、头晕胸闷呕吐,其家长收工回家,始发觉是木薯中毒。当天晚上邀我们医生2人前往抢救。一因呕吐较多,中毒较浅,当时除给予盐汤探吐.使之继续吐水一些清涎外,复磨服2枚,即安然无事。另一病孩因食木薯较多,中毒较重,当时已肢冷,伏,手足微抽,面青、绀,扇,促,呈半昏迷状态,情况十分严重。当即注射可拉明一支急救。注射后,情况未见好转。复以针刺人中,反复针数次,虽有功效,但是未离危险。因山区交通不便,离城市较远,购药较难。后来细辨其表现症状.属痰厥寒证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即用温水磨1枚灌服,边磨边灌。服1后,其即顺,效果十分显着,迅即温回复,态安和,语言亦甚清楚,再无中毒状。为着确保病孩安全,使再服1枚,送韶市人民医院治疗。在送院途中(约3一4小时)病孩精神安和无异,翌晨回家一切如常人。⑤吐血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7:26):一病人,素有咳嗽宿疾,性情忧郁寡欢,1日暴怒后咳呛吐红,胸闷胁痛,治以清宁嗽,凉血止红,但咳不止,不宁。因思吐红乃木郁化火气逆而致。木郁不达,不平,何以归经?郁甚者,仅以疏肝,力怯难畅,必投香窜,雄易通,故投以1粒,辛香宣达,解郁,再配以肃之品,药后竟获良效。此法古有记载或可,如《世医得效》失门即有以"治因作衄,或吐呕血"的载述;《苏沈良》有谢执一案,"呕血甚久,遂奄奄而绝,羸败己久,手足都冷,息皆绝","研灌之,尽半两遂安"。⑥道蛔虫《陕西中医》(1985;7:322):用治疗道蛔虫病9例,获得满意疗效。每服1,1日2至3次,温水送下,服药间隔时间为4至5小时。服药后剧痛30至60分钟症状消失或缓解者,一般用药不超过3为疗效好。显效:服药1至2后,症状与体征消失,两天以上不复发者6例,占66.7%;有效:服药3后,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两天有复发者2例,占22.3%;无效:服药后,症状体征稍有好转,1日复发3次以上者。总有效率89%。⑦过敏鼻炎《吉林中医药》(1986;6:17):王某某,男,45岁,工人,1985年11月26日就诊。两年前曾在某医院五官科确诊为过敏鼻炎。每遇候时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流泪、反复发作,近日因候变化症状加重,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显而转中医诊治。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头痛舌苔薄白,浮紧。诊为:鼻渊型),治宜辛温芳香开窍,药用,嘱其早、午、晚各服1服40病愈,1年后追访未见复发。

用法用量:①安息香(《中藏》卷下)。②(《苏沈良》卷五)。③乞力伽(《普济》卷二三七)。④苏(《赤水玄珠》卷四)。

注意:忌生肉、、李、肉、青鱼、酢等。

各家论述:①《医考》:病人初中塞,水饮难通,非香窜不能开窍,故集诸香以利窍;非辛热不能通塞,故用诸辛为使。犀角虽凉,凉而不滞;诃黎虽涩,涩而生津。世人用此于初中之时,每每取效。溪谓辛香走真气,又谓、麝能,如油入面,不可解也。医者但可用之以救急,慎毋令人多服也。

②《成便读》:此为本实先拨,故景岳有非;若一辨其。无论其为有,急以人参、桂、附之品,回阳固本,治之尚且不暇,何可再以开泄之药,耗真气乎?须待其本渐固,正气渐回,然后再察其六淫七情,或或外,而缓调之,则庶乎可也。此汇集诸香以,而以犀角解其毒,白术、白蜜匡其正,朱砂辟其,性偏于香,似乎治中气者为宜

摘录:《外台》卷十三《广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参龟丸

下一篇 吃力迦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