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Non-Hodgkin lymphoma, NH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是淋巴的一大类型(除霍奇金淋巴以外), 其范围从最惰性到最侵袭性的人类恶性肿。WH0新分类将每一种淋巴类型确定为独立疾病,不同类型淋巴累及原发部位、特殊病因特点、、免疫组化表型、细胞遗传异常和特殊的临床特点等,不同类型淋巴被看作是彼此独立的疾病,建议采取不同......
目录

疾病分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恶性肿的分类在二十世纪得到稳步发展。在二十世纪初由于认识到R-S细胞,所以将非霍奇金淋巴(NHL)与霍奇金淋巴(HL)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Gall和Mallory提出了第一个NHL的系统分类法,将NHL分为巨大滤淋巴、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这种相当简单的分类被明不够准确而且只能粗略地应用于临床。随后,Henry Rappaport等认识到生长类型在NHL分类中的重要性,将细胞的大小和态作为分类的基础,被临床明更有用。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认识到 NHL是淋巴细胞的恶性肿而且来自T和B细胞。这成了免疫为基础的淋巴分类法,诸如美国的Lukes-Collins分类和欧洲Lennert等所建议的Kiel分类法。为了统一术语和改善病理家和临床医师之间有效交流,1982年提出了工作(Working Formulation)分类法。随后的二十年Kiel分类法在欧洲临床实践中占流地位,而工作分类法在北美是要的分类系统。

过去二十余年,对NHL免疫系统和基因异常的进一步研究,确定了许多以前不认识的淋巴类型。对这些新的临床相淋巴的认识, 1994年,国际淋巴研究组提出了“欧美改良的淋巴分类”简称REAL分类,这一分类的依据包括了、免疫表型、遗传特点和临床特点,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显示了这一分类的科性和准确性。2001年,在REAL分类的基础上,WHO公布“淋巴组织”的分类,简称WHO分类。新的WHO淋巴细胞恶性肿分类法考虑了,临床表现、免疫和基因异常的信息,试图将NHL和其他淋巴恶性肿分类时包括临床和病理容,使之有临床和治疗参考指导意义。临床研究已显示这种新分类法临床相性好,比以前应用的分类法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该分类将每一种淋巴类型确定为独立疾病,不同类型淋巴累及原发部位、特殊病因特点、、免疫组化表型、细胞遗传异常和特殊的临床特点等,不同类型淋巴被看作是彼此独立的疾病。

2001年WHO淋巴分类在世界广泛应用,2008年第4次修订,新近WHO分类的要原则是,、免疫组化表型、遗传、分子特征及临床特点相互结以构成疾病分类的坚实基础,并在其中融入了新知识及新观点。下面列出了2008年WHO淋巴分类。

前驱淋巴细胞肿

B淋巴母细胞性病/淋巴

T淋巴母细胞性病/淋巴

成熟B细胞、T细胞、NK细胞淋巴

成熟B细胞淋巴

慢性淋巴细胞病/小淋巴细胞淋巴

前B淋巴细胞

边缘带淋巴

毛细胞

淋巴/病,不能分类*

脾脏弥漫性红B细胞淋巴*

毛细胞淋巴 变异型*

淋巴浆细胞淋巴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

α重链病

γ重链病

μ重链病

浆细胞骨髓

孤立性浆细胞

外浆细胞

结外粘膜相淋巴组织边缘带淋巴(MALT淋巴

边缘带淋巴

儿童淋巴结边缘带淋巴*

淋巴

儿童滤淋巴*

原发性皮肤滤淋巴

套细胞淋巴

弥漫大B细胞淋巴,非特指性(DLBCL,NOS)

富含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DLBCL

原发性皮肤DLBCL,腿型

老年EBV阳性DLBCL*

慢性炎症相性DLBCL

淋巴

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

大B细胞淋巴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

浆母细胞淋巴

起源于HHV8阳性的多中Castleman病的大B细胞淋巴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

伯基特淋巴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和伯基特淋巴之间的不能分

类的B细胞淋巴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典霍奇金淋巴之间的不

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

成熟T/NK细胞淋巴

前T淋巴细胞

T大颗粒淋巴细胞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侵袭性NK细胞

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

成人T细胞病/淋巴

结外NK/T细胞淋巴

肠病相T细胞淋巴

T细胞淋巴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

蕈样

Sezary综

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淋巴丘疹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

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

原发性皮肤小/CD4阳性T细胞淋巴*

外周T细胞淋巴,非特指性

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ALK阳性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ALK阴性*

霍奇金淋巴

性淋巴细胞为型霍奇金淋巴

典霍奇金淋巴

硬化典霍奇金淋巴

富于淋巴细胞的典霍奇金淋巴

细胞型典霍奇金淋巴

淋巴细胞消减型典霍奇金淋巴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

早期病变

浆细胞过度增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PTLD

型PTLD

型PTLD(B细胞及T/NK细胞型)#

典霍奇金淋巴型PTLD#

* 斜体表示分类为暂定分类。前WHO工作组尚未有充分依据认定该类型为一独立疾病。

流行病学

西国家每年NHL的发生率为14/100000-19/100000,占所有肿的4%,从1970年以后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我国大城市中,1988-1992年间发病率约为2/100000-5/100000, 1993-1997年间发病率约为3/100000-6/100000,有较明显的增加。NHL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发病率的比例为 3:2。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和亚型随地域分布不同而不同,T细胞淋巴在亚洲比西国家更常见,而B细胞淋巴某些亚型如滤淋巴在西国家更常见。NHL的一种特殊亚型型结外NK/T细胞淋巴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倾向,最常见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NHL的另一亚型与感染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HTLV—1)有,特常见于日本南部和加勒比地区。

发病病因

原发和继发免疫缺陷病人均容易发生NHL。这些免疫缺陷病人包括HIV感染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先天免疫缺陷,干症和湿关节炎病人。

不少环境因素与NHL发病有,包括感染、化物质等。不少研究已经证明,接触农药与NHL发病率升高有过治疗的霍奇金淋巴(HL)病人可能发生NHL,是HL起的还是HL 的治疗起的后果仍不清楚。然而感染因素是某些地区最近几年发生NHL快速扩的原因。表1显示这些感染因素和NHL发生的系。HTLV-1感染T 细胞,直接导致感染病人的小部分发生成人T细胞淋巴。感染过HTLV-1的病人一生中发生NHL的累积危险度是2.5%,这种病毒由被感染的淋巴细胞通过母婴源传播,或性传播。成人T细胞淋巴病人中位年龄大约56岁,说明其有很长的潜伏期。

EBV与中非的Burkitt淋巴发生有,与西国家免疫抑制病人侵袭性NHL的发生有。在亚洲和南美洲EBV 感染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的发生密切相。而HIV感染者更容易发生侵袭性B细胞NHL,这可能通过被感染的巨噬细胞过表达IL6而起。

幽门螺杆菌感染粘膜相淋巴组织淋巴(MALT)。细菌不会直接使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而是细菌所起的强烈的免疫反应和慢性抗原刺激导致肿

除感染因素以外,一系列其他疾病或接触亦可淋巴(详见表2)

表1 发生淋巴组织恶性肿的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

淋巴组织恶性肿

EBV

Burkitt淋巴器官移植后淋巴,霍奇金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型。

HTLV-1

成人T细胞病/淋巴

HIV

弥漫大B细胞淋巴,Burkitt淋巴

幽门螺杆菌

MALT淋巴

表2发生恶性淋巴的高危疾病或暴因素

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Klinefelter综

Chedak-Higashi综

Ataxia telangiectasia综

Wiscott-Aldrich综

共变异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医源性免疫抑制

HIV感染

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病

口炎脂肪泻

湿关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或药物暴

苯氧基类除草

放射线

以前的化疗和放疗

遗传:淋巴细胞恶性肿与基因异常有。基因异常可通过不同水平来确定,包括染色体改变(如移位,附加或缺失),特殊基因的重排,特殊癌基因的过度表达、表达不全或突变。许多淋巴包含涉及抗原受体基因的染色体移位。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中,移位t(14;18)发生于30%的病人,导致bcl-2基因在第18号染色体上过度表达。一些没有这种移位的其他病人也过度表达bcl-2蛋白。这种蛋白涉及抑制细胞凋亡——最常被细胞毒化疗药所诱导的细胞死亡机制。更高的复发率见于那些过度表达bcl-2蛋白的肿病人。在某些类型,诸如t(14;18)见于滤淋巴;t(8;14)见于Burkitt淋巴;t(11;14)见于套细胞淋巴;确诊这些类型的大多数病人具有这些异常。这些缺陷可能有预后意义。

临床表现

非霍奇金淋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进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其次为腋窝、沟、滑车上等。

部分患者表现为深部淋巴结肿大,以纵淋巴结侵犯较常见,初期多无明显症状,仅在影像上有所表现,病变进展后压迫上腔静,可上腔静征,表现为面颈部、躯干上部和双上肢水肿,颈静充盈、皮肤发绀,部、气管气管水肿咳嗽呼吸困难、声嘶和喘鸣,平卧或弯症状加重。 病变还可侵犯腹膜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痛部包块、肠梗阻腔脏器压迫或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病变也常首发于结外,几乎可以侵犯任何器官组织

原发于肠道最常见,其中是最常见部位,可表现为上腹痛部包块、食欲减退消化道出等,小肠受累可有腹泻肠梗阻等。

鼻咽部容易受累,有咽痛鼻塞症状,局部扁体可呈一侧性肿大。

淋巴亦常侵犯,表现为肿大和黄疸

淋巴皮肤表现较常见,可表现为皮肤肿块、结、浸润斑块、溃疡丘疹等。

骼、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乳腺、脏等均可受累,产生相应的症状

患者常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疾病诊断

诊断依据

1.症状和体征

(1)非霍奇金淋巴(NHL)多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2).病变也常首发于结外,几乎可以侵犯任何器官组织,常见部位有消化道、皮肤、韦氏环、甲状腺骨髓神经系统等。分表现相应的肿块、压迫、浸润或出症状

(3).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2.病理检查

NHL的诊断必须依赖病理诊断,淋巴结活检是最常用的手段。在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时,应尽早进淋巴结活检。在临床上高度怀疑NHL时,如病理诊断为反应性增生,必要时可换部位多次活检。手术切除NHL结外累及病变亦是常用的手段。

完整的淋巴结活检是保正确病理诊断的基础,在初次活检时多张手术切除而非细针穿刺。在部位选择面,首先考虑质韧的淋巴结,受炎症影响因素小的部位,如滑车上、锁骨上、颈部、腋下等,而颌下、沟等部位易受局部炎症影响。对于深部淋巴结部结腹膜后肿物可利用纵隔镜、胸腔镜、CT或B超导下穿刺(这些相对创伤小的手段)以尽早获得病理;对结外特殊部位如、肠道、中枢则需通过镜下活检及颅病灶活检来取得病理

掌握2008年WHO对淋巴的新分类,因其每一种亚类均是独立疾病,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免疫表型、细胞遗传特点和临床特点,所以临床医生需要与有验的病理科医师充分作,从临床表现、细胞态、免疫表型等综分析才能获得准确的诊断。

3.生化

除可评估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外,清乳酸氢酶的高低与原发病的预后有,尿酸水平的升高应警惕化疗后肿溶解综损害的险。

4.骨髓穿刺和活检

以判断是否存在淋巴骨髓累及。

5. CT或PET-CT检查

PET-CT检查不仅判断病变部位而且可区分出病变部位的代谢活性如何,尤其有助于疗效分析,2007年已把PET-CT作为评价淋巴疗效的重要指标。

6.其他

镜、各种肠镜、消化道造影等有助于发现淋巴消化道累及。头颅磁共振检查和穿液检查等有助于发现神经系统累及。

诊断

无痛性进淋巴结肿大和(或)结外器官组织受累,伴或不伴发热盗汗消瘦。依据淋巴结或受累器官组织的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病理组织检查是确诊本病的要依据。NHL的病理特点为:淋巴结或受累组织的正常结构被肿细胞破坏;恶性增生的淋巴细胞态呈异性;淋巴结包膜被侵犯。

分期

临床上常用的分期依然是Ann Arbor分期,但该分期与临床预后的相性不如霍奇金淋巴,而且NHL是系统性疾病,其发病部位常呈“跳跃式",所以前更张以国际预后指数 (IPI)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程度。国际预后指数的优点在于整了患者整体状况,与临床预后的相性更强。

诊断

NHL的鉴诊断要与反应性增生、结核、慢性淋巴结炎、病毒感染、霍奇金淋巴病、转移癌等鉴,上述各种疾病均有不同的相应临床表现,典型者易于鉴,但实际临床工作中仍有一些病例难以诊断,仍需反复多次活检来实。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因NHL为全身性疾病,多数患者应以联化疗为

化疗的强度应在综患者条件、病理特征、疾病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等因素后决定。患者能否接受治疗一般取决于年龄、一般状况、并发症等。WH0新分类将每一种淋巴类型确定为独立疾病,不同类型淋巴累及原发部位、特殊病因特点、、免疫组化表型、细胞遗传异常和特殊的临床特点等,不同类型淋巴被看作是彼此独立的疾病,建议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多中国际临床随机试验结果对临床选择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不同类型的NHL化疗案的选择

NHL的治疗,在各种不同类型的NHL中,所采用的案及疗程有所不同。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一线治疗案为CHOP+利妥昔单抗或EPOCH+利妥昔单抗;套细胞淋巴一线治疗案采用HyperCVAD/MTX-AraC+利妥昔单抗或EPOCH+利妥昔单抗或克拉滨+利妥昔单抗等;外周T细胞淋巴一线治疗案首选临床试验或CHOP或HyperCVAD与大量甲氨喋呤和阿糖胞苷交替应用;滤淋巴一线治疗案可选择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或CHOP+利妥昔单抗或苯达莫斯汀+利妥昔单抗或CVP+利妥昔单抗或FND+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或放射免疫治疗等。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近些年发展较迅速的治疗手段:包括干扰素、各种细胞因子、各种单克隆抗体等。其中,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虽然抗CD20单抗单药应用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与化疗联应用时,疗效的提高更显著。所以,前在临床应用上,除患者一般情况差、无法耐受化疗或疾病缓解后的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外,一般张与化疗联应用。

干细胞移植

在常规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应考虑自体造干细胞移植。前,张在一些高IPI(≥2分)的侵袭性NHL中,可一线巩固自体造干细胞移植,以期获得更好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时间。在小部分患者中,甚至可考虑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

放疗

一般而言,放疗可作为化疗的补充手段,多用于大块部位化疗后的助治疗,以及一些残留病变的助治疗。但是对于上呼吸消化道的局限性结外NK/T细胞淋巴,早期放疗对于改善总生存和无疾病生存具有重要价值,推荐量≥50 Gy。

手术

手术治疗的地位更多是在为明确诊断切除病变时帮助较大,在NHL的治疗中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疾病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范围从最惰性到最侵袭性的人类恶性肿。不同病理类型的NHL,其生物为亦不同,临床的转归也不一致。

治疗前NHL许多临床特征和分子生物特征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例如诊断时的年龄、全身(B)症状、一般身体状况、清LDH、清β2微球蛋白、结外累及部位的数量、疾病分期、巨大病变、免疫组化Ki67、bcl-2蛋白表达、P53突变等等。

1993年Shipp等提出了NHL的国际预后指数(IPI),将预后分为低危、低中危、高中危、高危四类,预计5年总生存率分为73%、51%、43%和26%。年龄大于60岁、分期为Ⅲ期或Ⅳ期、结外病变1处以上,需要卧床或生活需要人照顾、清LDH升高是5个预后不良的IPI,可据病人具有的IPI数来判断NHL的预后。

疾病预防

由于淋巴病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预防法包括:

(1)尽可能减少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毒物质,尤其是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宝儿康散

下一篇 补脾益肠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