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参香散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香散

人参山药、黄蓍(制)、白茯苓(去皮)、石莲肉(去)、白术),各一两;乌药、缩砂仁、橘红干姜),各半两;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分;沉香二钱,甘草)三分。上为。[一法有附子半两]

功能治:治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恐怖烦悸,喜怒无时、口干,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肉瘦瘁,渐成劳瘵。

常服补精血,调心气,进饮食,安守中,功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生姜,枣一个,七分,去滓空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袖珍方》卷三:参香散

人参 官桂 甘草各9克 半夏 桔梗 陈皮 桑白皮 青皮 麦门冬 皮各15克 紫苏子 香附茯苓各18克 木香12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治:脾虚作胀,痞气

用法用量:每服24克,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枣子5枚,灯20至200毫升,去滓,空时服。

摘录:《袖珍》卷三

《三因》卷十三:参香散

人参1两,黄耆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山药1两,莲肉(去)1两,缩砂仁半两,乌药半两,橘红半两,干姜)半两,甘草)3分,南木香1分,丁香1分,檀香1分,沉香2钱(一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常服补精血,调心气,进饮食,安守中。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恐怖烦悸,喜怒无时,口干,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肉瘦瘁,渐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大盏,加生姜3大枣1个,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三

《袖珍》卷三:参香散

人参3钱,官桂3钱,甘草3钱,半夏5钱,桔梗5钱,实5钱,陈皮5钱,桑白皮5钱,青皮5钱,麦门冬5钱,皮5钱,紫苏子6钱,香附子6钱,茯苓6钱,木香4钱。

功能治:一切脾虚作胀、痞气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8钱,水2盏,加生姜大枣、灯20至1盏,去滓,食前服。

十分疼,加槟榔、蓬术。

摘录:《袖珍》卷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参香散

人参丁香等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热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袖珍小儿》卷六:参香散

人参白术香薷半夏)、陈皮茯苓扁豆)。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饮不止。

用法用量:水1盏,加生姜3服。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参香散

人参3分,木香3分,荜茇3分,半夏(汤洗7遍,)3分,芍药()3分,大(锉)3分,高良姜半两,丁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芎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疼不食,两胁刺痛,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生姜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杨氏家藏方》卷七:参香散

二香

罂粟壳(蜜)4两,木香2两,人参(去芦头)1两,乳香半两(研)。

制法:上前3味为细末,次入乳香和匀。

功能治:腹痛下痢,日夜频并。

用法用量:二香(《普济》卷二)○七)。

摘录:《杨氏家藏》卷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参香八珍膏

下一篇 参香枳术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