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海蟹壳

海蟹壳 蟹壳,中药。为梭子蟹科动物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的甲壳。分布于我国沿海等地。具有消食化滞,活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饮食积滞,跌伤瘀痛,疮毒。甲壳。味咸,性凉。消食化滞,活止痛,解毒消肿。用于饮食积滞,跌伤瘀痛,疮毒。1、治小儿食积:海螃蟹壳,烧灰存性,研末。每次3g,冲服。(《全国草药汇编》) 2、治跌打损伤:三......
目录

入药部位

甲壳。

性味

味咸,性凉。

功效

消食化滞,活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饮食积滞,跌伤瘀痛,疮毒

相关配伍

1、治小儿食积:海螃蟹壳,烧灰存性,研末。每次3g,冲服。(《全国草药汇编》)

2、治跌打损伤:梭子蟹壳1个,黄瓜子9g。研粉,黄冲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3、治冻疮梭子蟹壳灰,麻油调外。(《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服:存性研末,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

禁忌

孕妇忌服。

采集加工

加工或食用时,拣取外壳,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头胸甲呈梭,一般长约82mm,宽150mm左右(包括侧刺)。稍隆起,表面具分细颗粒,区有横颗粒线1条,左、右鳃区各有1条。有状突起3个,中区1人,区2个较小。部平,分为2个锐齿,较眼窝缘的齿略小;眼窝缘的外齿缘的齿均大而尖。出在两齿间。前侧缘包括外眼窝齿共9枚,末齿长大相对呈梭状。螯足发达,长棱柱状,前缘具4锐刺,腕外末缘各具1刺,掌在雄体甚长,面两隆的前端各具1刺,外基角具1刺,两指缘均具钝齿。第4对步足呈桨状,腕短宽,前与指扁平,各边缘均具短毛。雄体蓝绿色,雌体深紫色。

生长环境

常生活于水深10-30m的泥沙质海底,喜食动物尸体、小及海藻等,4-7月初为产卵季,这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蟹。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渤海、黄海、东海较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丹葶肺心颗粒

下一篇 固本咳喘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