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瘤
冬眠瘤
冬眠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脂肪组织肿瘤,由不同比例的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混合构成,至少一部分是胞质颗粒状、含多个胞质空泡的棕色脂肪。病因未明,患者主要为年轻人,男性略多见,表现为生长相对缓慢的皮下肿物,一般无痛。可发生于多种部位,最常见的是大腿,其次为躯干、上肢和头颈部。局部完整切除后不复发。
病因
由于冬眠瘤在上世纪末才被人们所认识,它占良性脂肪肿瘤的1.6%并占AFIP档案中所有脂肪组织肿瘤的1.1%。在AFIP的170例数据中,冬眠瘤大多发生于年轻人,平均年龄38岁,60%发生于20-40岁之间,只有5%发生于2-18岁的儿童,7%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男性发病比例稍多。
累及部位:冬眠瘤发生的部位很广泛。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腿,其次为躯干、上肢和头颈部。粘液样亚型和梭形细胞亚型与梭形细胞脂肪瘤一样常见于后颈部和肩部,有不到10%的病例发生于腹腔和胸腔内。 病因尚不明。
常见症状
检查

良性肿瘤,根据多角形棕色脂肪细胞的含量和形态、伴有小血管增生的情况及间质背景情况的不同,将冬眠瘤分为6种亚型:颗粒状或嗜酸细胞型、混合型、浅染型、脂肪瘤样亚型、黏液样亚型、梭形细胞亚型。罕见分裂象和细胞异型性。
2.免疫表型
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S-100,梭形细胞亚型中梭形细胞成分CD34阳性,其他亚型CD34阴性。
3.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可见肿物内有非脂肪性间隔,而脂肪瘤内无明显间隔。CT检查示冬眠瘤的组织密度介于脂肪和骨骼肌之间,伴有对比增强影。
4.遗传学
诊断
疾病混淆
治疗
预防
本病的预防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采用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2.二级预防或临床前预防: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包括针对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逆转到0期。
3.三级预防为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和发生残疾。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MDD)和治疗(MDT),正确选择合理以及最佳诊疗方案尽早扑灭癌症,尽力促进恢复功能和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