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蛇胆川贝液
基本介绍
主要成份:人工牛黄、川贝母、蛇胆汁。辅料为蔗糖、蜂蜜、防腐剂(苯甲酸钠、羟苯乙酯)。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咳嗽中的热痰咳嗽,燥痰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支,一日3次。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包装:玻璃瓶,每盒装9支或6支。
贮藏:密闭,置阴凉(不超过20℃)处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制法
取人工牛黄研磨后,用5倍量的乙醇浸泡24小时,滤过,制成人工牛黄提取液。川贝母研碎成粗粉,用70%乙醇作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渗漉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17页)制成1:1的流浸膏。取蔗糖180g、蜂蜜80g制成糖浆,与蛇胆汁、人工牛黄提取液、川贝母流浸膏等混合,加水调整至总量,搅匀,静置,滤过,灌封,即得。
鉴别
1.取本品20ml,置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1-2ml酸化,加氯仿提取二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氯仿。残渣加60%醋酸溶液1ml使溶解,加新制的1%糖醛溶液1ml、50%硫酸液5ml,置70℃水浴中保温10分钟,渐显紫色。
2.取1项下经氯仿提取后的水溶液,用氨试液调至碱性,加氯仿提取二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除去氯仿,残渣加稀盐酸2ml使溶解,分成三份,分别加入碘化铋钾试液、碘化汞钾试液、硅钨酸试液、均生成沉淀。
3.取本品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1-2ml酸化,加氯仿提取二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工牛黄对照品约11mg,加乙醇0.5ml,研磨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D)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正已烷-冰醋酸、甲醇(80:10: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醋酐-无水乙醇(1:1:10)的混合液,在110℃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5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8
检查:pH值应为4.0-6.5
含量测定
牛黄蛇胆川贝液是由牛黄、蛇胆、川贝等制成的中成药口服液,我们应用薄层及薄层扫描对牛黄和蛇胆中共同含有的主要成分胆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实验部分岛津 CS—930型薄层扫描仪,微量注射器10μl,硅酸 G 为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品,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1.1 样品液的制备精密吸取牛黄蛇胆川贝液20 ml,,置60 ml 的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5次(20 ml、20 ml、10 ml、10 ml、10 ml),合并氯仿液在水浴上回收氯仿至干,残留物加甲醇适量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 ml 容量瓶中,再加甲醇至刻度.1.2 标准品液的制备称取胆酸标准品约。
药理作用
1. 抑菌抗炎。采用倾注平板法试验,牛黄蛇胆川贝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溶血链球菌、卡他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均有不等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作用较差,牛黄蛇胆川贝散的抑菌作用次于口服液。
2.镇咳祛痰。用小鼠氨水引咳法,以25ml/kg剂量的牛黄蛇胆川贝液给小鼠灌胃。R值在130%以上,具有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排泄法还证明有祛痰作用,同时用牛黄蛇胆川贝散对照,也显示了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
3.毒性试验 以50ml/kg剂量小鼠灌胃给药,相当于成人1次给药量的250倍,小鼠活泼健康。问时又将本品浓缩三倍,按29ml/kg的剂量灌胃给药,相当于成人1次给药量478.5倍,观察72小时未见死亡。
禁忌
注意事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