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参附汤

目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参附汤

人参 附子,去皮、脐)青黛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治:消,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楮叶1切,至10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重订严氏济生方》:参附汤

:转安产汤(《氏女科诊治秘》卷三。

人参15克 附子,去皮、脐)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药理作用:1.参附注射液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的保护作用 《草药》1982(3):27,参附注射液能显着提高小耐缺氧的能力;能显着对抗由垂体后素所起的大电图第二期ST段的下移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失常。2.对动物冠流量等的影响,及对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2(6):32,实验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可明显增加离体兔的冠流量,使离体兔和大后肢灌流量增加,能显着延长小常压耐缺氧时间,对乌头碱所致室性或室上性多种快速律失常有显着治疗作用。。

功能治:回阳,益,救大亏,阳,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疼痛,面色苍白微欲绝。现用于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以水300毫升,加生姜10至240毫升,去滓,空温服

备注:人参甘温大补元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二药相配,共奏回阳周之功。《删补论》说:“补后天之,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最捷者也。”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

《世医得效方》卷六:参附汤

人参 绵附(,去皮、脐)肉豆蔻(微裂)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治:下痢鲜,滑泄不固,欲作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大枣2枚同,空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卷六

《胎产心法》卷下:参附汤

人参2-3钱,当归浸)2-3钱,肉桂8分或1钱,黄耆(蜜)1钱5分,白术(土)1钱5分,熟地2钱,制附子4分或6分,草4分。

功能治:产后类似中,痉痓及语涩,口噤不语,筋挛瘈疭。

摘录:《胎产法》卷下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续方》:参附汤

:附参汤、转安产汤

人参半两,附子,去皮脐)1两。

药理作用:参附注射液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的保护作用《草药》(1982;3:27):参附注射液(东北红参四川熟附)能显着提高小耐缺氧的能力;能显着对抗由垂体后素所起的大电图第二期ST的下移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失常;并能明显促进戊巴比妥钠麻醉大的复苏。《中成药研究》(1982;6:32):参附注射液可明显增加离体兔的冠流量,使离体兔和大后肢灌流量增加;附子注射液有较明显的强作用;参附注射液及其组成药均能显着延长小常压耐缺氧时间;对乌头碱所致室性或室上性多种快速律失常有显着治疗作用,但人参注射液效果不明显。

功能治:大补元。回阳、益,固大亏,阳,汗出逆,喘促脉微。

临床应用:1.痢疾:张仲仪初得痢疾三五,即请往诊,动如常,然得内伤,而夹少阴,余诊毕,即议云:此仍宜一表一里。但表药中多用人参,里药中多用附子可无患,若用痢疾门诸药,必危之道也。仲议以平日深信,径取前药不疑,然疾势尚未着也。及日西,忽发大热,身重如巨石,头在枕上,两人始能扶动,人事沉困,家惶乱,忙忙服完表里。次早诊时,即能起身出房,再与参附药二全安。若不辨证用药,痢疾门中几曾有此等治法乎?况于疾未着而早见乎!2.中:景氏妇年近五旬,中已五六日,汗出不止,口噤遗尿无度,或以为坏症,之虽甚微,而重尚有不疾不徐自然之势,此即胃气也。乃曰遗尿本属当时脱症,故不治,若多日安得不尿,且坐视数日而不,断非绝症也,投以参附汤,二三渐苏,重服温补而愈。

3.休克肺炎:以参附汤,中西医结抢救3例休克肺炎病人,用人参三钱,附子三钱,浓温服。一例加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甘草二钱。疗效满意,服药2-3小时后,皮肤渐暖,紫绀逐渐消失,并始排尿。休克缓解的时间在12-15小时之间,压逐渐稳步上升,无较大的反复。

4.不育症:某男,25岁,身体矮小,无胡须,外貌若十五、六岁,性欲减退,婚后五年未育。处人参30g,制附60g,分十次服。一月后复诊好转,原再服两,越年有子嗣。

5.小儿久咳:某女,三岁,咳嗽近四月,病势渐剧,身体瘦弱,食欲不振淡。处:正高丽参一钱,附子温服,分二服。服一,咳减,睡眠安静,连进两,咳症顿除,食欲增强而愈。

用法用量:附参汤(《医统》卷二十二)、转安产汤(《氏女科》卷三)。

各家论述:1.《医略六书》:附子补真阳之虚,人参扶元之弱,姜、枣调和卫,领参、附以补真阳之不足而卫外为固也。水温服,使真阳充,则卫气自密而津液无漏泄之虞,何致冷不暖,自汗不止哉?2.《金鉴》:起居不慎则伤伤则先天气虚矣。饮食不则伤伤则后天气虚矣。补后天之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脏虚之微甚,参附量为君。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最捷者也。

3.《古今医彻》:夹阴伤寒外皆阴,阳顿衰,必须急用人参以益其元,附子。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4.《血证论》:人之元,生于而出于肺阴不能制肾阳不能归,则为喘,用附子以补阳,用人参以济出,二药相济,大补元为水之阳,水即之阴,人参是补之阴,附子是补水之阳,知此,则知一切补之法。

摘录:《医类聚》卷一五○《济生续

《伏阴论》卷上:参附汤

人参3钱,制附子3钱,刀豆子2钱(存性,研为末)。

功能治:峻补脾,收摄真阳。阴病吐利后,头汗出,微端,呃声连连者。

用法用量:水3杯,参、附至1杯,去滓,调刀豆子末顿服

各家论述:补先天无如附子,补后天无如人参,此两补之也;刀豆子温中下气,利肠,益肾阳,以之参、附理,纳归元,则头汗自收,微喘自定,呃逆自止。用木者,盖取急治之意

摘录:《伏阴论》卷上

《得效》卷六:参附汤

人参、绵附(,去皮脐)、肉豆蔻(微裂)。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蛊疰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7大枣2个,食前服。

摘录:《得效》卷六

《普济方》卷二二五引《医学切问》:参附汤

:川当归1两,川芎1两,北防风1两,北芍药1两,陈皮1两,白桂1两,大附子1两,黄耆1两(盐水),人参半两,丁香半两,益智仁半两,白姜半两,宿砂半两,豆蔻)半两,肉豆蔻)半两,北五味子半两,南木香4钱,沉香3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补,调和五脏,温暖元,进美饮食。男子、妇人诸虚百损,恍惚健忘神昏气短头晕眩,咳嗽不升降,夜多盗汗虚劳咯血遗精白浊,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大枣1个,8分,空服。

枣子胀,虚满者去之;胆虚不得眠,加酸枣仁虚劳咳嗽多,加半夏神曲杏仁细辛紫菀款冬;久嗽不愈咯血者,地黄汁调钟乳粉,下壅,加紫苏叶腹胀,加萆薢、澄;夜多小便,加茴香益智盐汤服;心热小便涩,加茯苓口干,加五味子;呕者,加藿香;冷气胀痛,加茱萸、良姜。

摘录:《普济》卷二二五《医切问》

《回春》卷四:参附汤

参耆汤附子

功能治:年老之人,虚寒遗溺者。

摘录:《回春》卷四

《治痘全书》卷十四:参附汤

人参附子羌活防风麻黄

功能治:痘后发痫,手足麻木无汗者。

用法用量:加葱,水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婴童类萃》卷上:参附汤

:大附子1钱,人参1钱,丁香5粒。

功能治:元气虚,将成慢惊。

用法用量:加生姜5,水服。

摘录:《婴童类萃》卷上

宋·《妇人良方大全》:参附汤

组成:人参一两(30克)、附子半两(10克)。

用法:先将生姜大枣用水汤,去渣留汁,以汤代水人参附子,取汁徐徐饮服。前临床多只用人参附子二药,水服。病情严重者,可日服2。注射液注射,或静滴注,每次2~10毫升,或遵医嘱。

功效:益回阳救

治:治元大亏,阳,四肢逆,呼吸微弱,汗出气短微弱欲绝;以及妇女崩漏,外疡后以及大手术等血脱亡阳者。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休克慢性力衰竭压、病态窦房结征、新生儿硬肿症、婴幼儿哮喘等病症。

1.休克:将100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吸氧、对症、输液急救、使用盐酸多巴胺等),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以诱发休克病因得到控制,压、尿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河南中医》2013年第8期)

2.慢性力衰竭压:在常规抗力衰竭十盐酸多巴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力衰竭压30例,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8例作对照,7~14日为1个疗程。以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功能改善2级以上,监测压100~120/60~90mmHg,且压稳定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68.4%。(《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年第5期)

3.病态窦房结征: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征42例,与静滴山莨菪碱作对照,疗程14日。以症状消失,安静状态下率>60次/分钟或比治疗前提高10次/分钟以上,硫酸阿托品试验及固有律测定转阴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67.39%。(《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第3期)

4.新生儿硬肿症:在西医常规治疗(复温、给氧、供给能量、补充液体、抗休克、纠酸、改善微环、抗感染、补充多种维生素等)基础上加用参附汤加味治疗新生儿硬肿症64例,与常规西药治疗32例作对照。以硬肿3日全部消退、吮乳佳、体温正常、反应良好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68.75%。(《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第4期)

5.婴幼儿哮喘:在常规抗感染、吸氧、服硫酸特布他林的基础上,将101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大量参附液组、小量参附液组、地塞米松组,疗程5日。以24小时哮喘缓解,啰音消失,PaO₂、PaCO₂、pH值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参附大量组总有效率91.5%,参附小量组78.0%,地塞米松组90.6%。(《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第8期)

解:参附汤回阳救逆、益之要人参大补元、益附子回阳救逆、补助阳、止痛。参附配伍,能上助心阳,下补肾阳,中健脾阳同救,起到温而兼润、补而能固的功效,可期峻补阳以救暴之效。临床运用时凡大病虚极欲,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救治。但一俟阳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论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反致助伤阴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扩张型肌病、更年期崩漏、中晚期肿化疗后贫血水肿毒瘾戒除、席汉综征、糖尿脑病栓塞等阳虚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参附汤具有提高细胞及体液免疫、纠正贫血、改善组织的高代谢状态,减轻小球硬化和肥大现象,改善脂质代谢,调整机体氮质血症等作用。

歌:参附汤是救,益固阳效力彰,肢汗出欲绝,阳尝。

摘录:宋·《妇人大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参附正气散

下一篇 参附渗湿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