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湖北海棠

湖北海棠 湖北海棠(拉丁: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 俗野海棠、野红、等,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湖北海棠乔木,高达8米。冬卵形叶片卵形至卵状花瓣卵形,粉白色或近白色果实或近球期4-5月,果期8-9月。生长于山坡或山谷丛林中,四川、湖北等地用分萌蘖作为苹果砧木,容易繁殖嫁接成活率高。产自于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乔木,高达8米......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8米;小最初有短柔毛,不久落,老紫色至紫褐色;冬卵形,先端急尖鳞片边缘有疏生短柔毛,暗紫色。叶片卵形至卵状,长5-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稀近,边缘有细锐锯齿,嫩时具稀疏短柔毛,不久落无毛,常呈紫红色;叶柄长1-3厘米,嫩时有稀疏短柔毛,逐渐落;托叶草质至膜质,线状披针,先端渐尖,有疏生柔毛,早落。

伞房花序,具4-6朵,花梗长3-6厘米,无毛或稍有长柔毛;苞片膜质,披针,早落;直径3.5-4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稍有长柔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渐尖或急尖,长4-5毫米,外面无毛,面有柔毛,略带紫色,与萼筒等长或稍短;花瓣卵形,长约1.5厘米,基部有短爪,粉白色或近白色雄蕊20,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3,稀4,基部有长绒毛,较雄蕊稍长。果实或近球,直径约1厘米,黄绿色稍带红晕萼片落;果梗长2-4厘米。期4-5月,果期8-9月。

近种区别

该种与这个华北产的山荆子(M. baccata(L.) Borkh.)很相近似。但该种嫩叶片花萼花梗都带紫红色,边锯齿比山荆子尖锐,花柱3-4,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短,易于区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2900米的山坡或山谷丛林中。喜光,喜温暖、湿候,较耐湿,对严候有较强的适应性,能耐-21℃的低温,并有一定的抗盐能力。耐旱力也较强,喜在土层深厚、肥沃、pH为5.5-7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生长,萌蘖性强。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四川云南贵州

繁殖方法

湖北海棠种子在播种前需过阴干处理才能发。在层积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洒水,切忌高温,以免种子霉烂,种子萌动时要及时取出播种。苗圃地要求选择向阳、砂质土壤、疏松肥沃、水源便、排水良好的地。一般在12月或1月下旬播种,冷的地可以选择温室播种或春种。每亩可以播种1.5千克左右的种子,可以育出1-1.5万株湖北海棠。播种时要使左右两侧2成1带,保持好浅沟,均匀播种,后覆盖上一层细沙土粪,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3倍,最后用稻草覆盖,适当浇水,出苗70%时在阴天揭除覆盖物。幼苗出土后要常检查注意松土、施肥、除草、除虫等。

栽培技术

移植以早春萌前或秋季落后进。移植时大苗要带土球,而小苗要据情况留宿土。定植后要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在秋冬季际处增添肥土,并进修剪,将病、枯等剪除,保持树冠疏、通透光,促使旺盛。

主要价值

食用

果实湖北海棠属于高海拔地区自然野生种,果实为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其果为梨果或近球,直径约1厘米,黄绿色稍带红晕,8-9月采果实,鲜用,其味酸、性平,可代山楂入药,消积化滞,治疗痢疾疳积。所以其果实是一味很好的健消食药材,并可以酿

其嫩是中国三峡地区夏季广为饮用的清凉饮料,富含蛋白质、多酚、黄酮类物质,以及许多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且不含咖啡因,具有抗菌消炎、耐缺氧、抗疲劳、降糖、降脂、增强体质等多种药理作用。湖北海棠以其独特的解消渴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不仅是当地居民清解暑热要饮料,也逐渐在全国各地出现。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发生产湖北海棠饮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药用

据《中华本草》记载,湖北海棠有活的功能,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夏、秋采挖,洗净,切,鲜用或晒干,所以湖北海棠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湖北海棠无融合生殖系苹果砧木,且种子繁殖实生苗无病毒,同时具有矮化、半矮化、亲和力好、结果早、丰产、树整齐度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故是苹果的优良砧木。另外,湖北海棠作为苹果砧木抗腐病、抗病毒病且抗涝性强,非常适应在该病高发和多雨的江淮地域作苹果砧木。因此,对湖北海棠驯化和栽培,有利用于苹果属种质资源的环境适应范围,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济效益。

观赏

湖北海棠属落乔木,干皮、条、嫩梢、幼叶柄等部位均呈紫褐色蕾时粉红,后粉白,小果红色,为春秋两季观,是优良绿化观赏树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湖北海棠根

下一篇 湖北楤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