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本品呈扁,高0.8~2.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裂。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长2.5~3.2cm,直径1.8~2cm。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
目录

形态特征

草本。鳞茎粗1.5-4厘米,由2-3枚肥厚的 鳞瓣级成。 高30-90厘米,基部以上具条状 披针至条,长6-15厘米,宽5-15毫米,下部的宽,上部的狭并且端 卷须状,最下部2对生,其余的3-5枚轮生或2枚对生,稀互生。数朵组成 总状花序,稀为单具3-4枚轮生 苞片,侧生具2枚苞片苞片状,条端卷状;俯垂,钏状; 花被6,,长2-4厘米,宽1-1.5厘米,淡黄色或黄绿色,面具紫色格斑纹,基部上具密蛛; 雄蕊6,长约为花被1/2;花柱子比 子房稍长,连同子房略长于雄蕊柱头3裂,裂长约2毫米。蒴果具宽翅。

植株长26-50厘米。 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5-3厘米。3-7-枚轮生,中间常兼有对生或生的,披针,长7-13厘米,宽1-3厘米,先端不卷或多少弯1-4朵,紫色,有黄色小方格;苞片通常3枚,极少为4枚,多端的具3枚苞片,下面的具1-2枚苞片,先端卷花梗长1-2厘米;花被长4.2-4.5厘米,宽1.5-1.8厘米,外 花被稍狭些; 蜜腺窝在面稍凸出; 雄蕊长约为花被的一半, 花药近基着,丝常稍具小乳突; 柱头长2-3毫米。蒴果长2-2.5厘米,宽2.5-3厘米,棱上的翅宽4-7毫米。期4月,果期5-6月。

本种与 天贝母 F. monantha Migo 很近,区点在于本种苞片先端卷花梗长1-2厘米,通常3-7枚轮生。

地理分布

产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和湖南(西北部)。在巴东 五龙溪、 宣恩一带有栽培

栽培技术

繁殖

鳞茎繁殖,也可用鳞片种子繁殖鳞茎繁殖:于植株枯萎后掘起鳞茎,收获敌后中即栽种,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种大小分级后用 腐土或湿沙贮藏过夏,不得晚于9月中旬栽种。在整好的畦上,横畦沟,深10cm左右,依照种大小,10-13cm, 株3-7cm,种小密栽,种大稀栽,栽后覆土与畦面齐平,每1hm2需种3000-4500kg。种子繁殖贝进无性繁殖多代后,应进1次 有性繁殖。但因多,结果极少,难收到较多种子种子繁殖尚在试验阶段。

田间管理

重点为荫过夏和除草施肥。夏秋季,畦上一定要有荫物,千万不能忽视。秋季栽种的亦应视候情况,采取必要的荫措施。生育期要注意及时揭除盖草, 中耕除草要求浅锄。在出苗后和后要适当追肥。

病虫害防治

线虫病和尾足螨,夏秋季发生,鳞茎腐烂。采取选无病种,栽种时用50% 多菌灵 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500倍 液泡种40min,间种荫作物等综防治措施。 立枯病和 猝倒病,多在苗期为害,起地上植株枯死。苗期喷1:1:100 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用70% 敌克松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灌窝。

药用价值

药材概述

药用部位: 鳞茎

药用功能:镇咳化痰、润

药用治:用于咳嗽症状

《 保健食品原料手册》

生理功能:镇咳、祛、清、平喘。用量4.5~9g。

1.镇咳作用

2.保护 黏膜

3.祛黄褐斑作用

4.降压作用

药材来源:本品为百合植物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 鳞茎。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用 石灰浸泡硫黄熏;或清水浸泡,干

加工制法“洗净,干。 于栽种后第2年夏季枯萎后即可收获,挖起鳞茎,除留种外,应及时加工,去掉泥土,除去须根,先用硫黄熏蒸,一般熏蒸10h,若断面变白,则熏透了,熏硫后晒干或炕干,装入麻袋中撞去外皮,筛去泥沙,再用白矾水洗净,干后即成。

本品含湖贝甲素(C27H45NO2)不得少于0.020%。

性味归经】微苦,凉。归

【功能治】 清热化痰,止咳,结。用于 热痰咳嗽, 痰核 瘰疬, 疮毒

【用法用量】 3~9克,研粉冲服

【注意】不宜与 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药材鉴

性状鉴 鳞茎呈扁,直径1-3.5cm,高1-2cm,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稍粗糙,有时可见黄棕色斑点或斑块,外层2枚鳞叶,通常1较小,被抱于1大的鳞叶之中少数2大小相等,端平,中央有2-3个小 鳞叶及干缩的残。味微苦。 显微鉴 粉末特征:白色。① 淀粉粒单粒大多呈广卵,稍扁,少数类,直径4-25(-45μm), 脐点短裂缝状或点状,偶见三叉状,层纹可见。②气孔,直径40-65μm,少数副卫细胞5个。③ 草酸钙结晶呈类或簇状,直径5-48 μm。

(1) 本品粉末淡棕黄色。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或类,直径7~54μm,脐点点状、人、裂缝状或双分叉马尾状,层纹明显细密;偶见复粒,由2~3分粒组成,小。表皮细胞或多角,垂周壁呈不整齐的连珠状增厚;有时可见气孔,扁,直径54~62μm,副卫细胞4~5个。草酸钙结晶棱、颗粒状或簇状,直径可达50μm。导管螺纹或环纹,直径6~20μm。

(2) 取本品粉末10g,加 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 滤过, 滤液干,残渣加 稀盐酸1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40% 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10以上,用氯仿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并氯仿液,干,残渣加 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湖北贝母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点于同一以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 硅G 薄层上,以苯-酸乙酯- 二乙胺(30:20:3.8)为 展,展,取出,晾干,喷以 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约2g,密称定,置具塞 锥瓶中,加浓氨试液2ml使湿润,密加 乙醚50ml,密塞,振摇,静置24小时,密吸取 上清液25ml,置 发皿中,挥干,残渣加 无水乙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湖贝甲素 对照品适量,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密吸取 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5μl,分交叉点于同一 硅G 薄层上,以苯-乙醚-酸乙酯- 二乙胺(3:3:4:1)为 展,展,取出,晾干,喷以 稀碘化铋钾试液,在薄层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周围用布固定,立即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扫描,波长:λs=500nm,λR=600nm,测量供试品 吸收度积分值与 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现代研究

成分

鳞茎含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湖贝甲素(hupehenine),湖贝甲素甙(hupeheninoside),湖贝乙素(hupehenirine),湖贝嗪(hupebenizine),湖贝辛(hupebenisine),湖贝啶(hupehenidine),鄂贝辛碱(ebeiensine),湖贝甙(hupehemonosid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对映-贝壳杉烷-16α,17-二醇(ent-kauran-16α,17-diol),对映- 贝壳杉-16β,17-二醇(ent-kauran-16β,17-diol)。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 小 腔注射湖北贝母总生物碱(57mg/kg)对 氨水所致的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为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湖北贝母总生物碱给小灌服(5g/kg)对氨水刺激所起的咳嗽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祛作用 酚红排泌实验明,湖北贝母总皂甙(5g/kg)给小灌服,能明显啬小呼吸道中的酚红排泌量,且优于阳性药细 远志(25g/kg)的祛作用。其总生物碱的祛作用不明显。 3.平喘作用 湖北贝母总碱(槽浓度5×10-4g/ml)对 磷酸组胺起的 豚体气管 平滑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整体喘实验明,湖北贝母总生物碱(25mg/kg)或湖北贝母 醇提取物(5g/kg)给豚 腔注射对 组胺、 乙酰碱混液所致哮喘均有明显平喘效果;对离体豚气管气管气管条等实验均明,湖北贝母醇提取物、总碱对组胺起的气管平滑收缩有明显松弛作用,与 阿托品作用相近。 4.其他作用 湖北贝母总碱对 家兔瞳孔有明显的 扩瞳作用,与阿托品作用无明显差异;对乙酰碱所致 豚回肠收缩, 贝母醇提取物有明显松弛作用;用兔管灌流法明,醇提取物和总碱对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总碱静注射[30mg/(次·只)]对麻醉猫压有短时中等度的降压作用;醇提取物(5g/kg)给小给药有搞常压缺氧作用,且对 金黄葡萄球菌有弱抑制作用,而对 大肠杆菌无效。 5.毒性 湖北贝母醇提取物小 腔注射的 LD50为13.71±1.24g/k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鼻咽肉瘤

下一篇 膀胱平滑肌肉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