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须状,簇生。茎少数,丛生,基部上升或匍匐,高10-40厘米,不分枝或少分枝,四稜形,具浅槽,被短柔毛或微柔毛。叶有根出及茎生,根出叶大多数为单叶,茎生叶为单叶或三出叶或3裂,单叶叶片卵圆形,长1-3厘米,宽0.8-2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截形或圆形,边缘具圆齿,膜质,两面近无毛或仅沿脉上被微硬毛,三出叶或三裂时,小叶卵圆形,顶生的较大,卵圆形至近圆形,侧生的比顶生的小许多,小叶柄长1-4毫米或至无柄,被微柔毛;叶柄长0.6-6厘米,扁平,被微柔毛。轮伞花序2-8花,在下部疏离上部稍密集组成长7-15厘米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有时顶生总状花序基部具2短分枝,因而组成三叉状的总状圆锥花序;苞片长卵圆形,长3-5毫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近无毛;花梗长约2毫米,与花序轴密被微硬毛及具腺疏柔毛。花萼钟形,花时长3-4毫米,果时增大,长达7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内面近无毛,二唇形,上唇梯形,顶端截形,全缘或具不明显二齿,下唇比上唇稍长,深裂成2齿,齿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淡红或淡紫色,细小,长5-7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无毛环或具毛环(根据原描写),冠筒近外伸或稍外伸,钟形,长3-4毫米,基部筒状,宽约1毫米,至子房部分稍缢缩,其上渐扩大,至喉部宽约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长圆形或倒卵圆形,直伸,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近倒心形,边缘浅波状,侧裂片圆形。能育雄蕊2,上弯,不外伸,花丝长1毫米,药隔短小,长不到1毫米,弯成弧形,上下臂等长,下臂发育,较上臂为小,分离。花柱内藏,先端2裂,前裂片伸长。花盘前方微膨大。小坚果卵圆形,长1.5毫米,直径0.7毫米,淡褐色,顶端圆形,腹面具稜,无毛。花期3-5月。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别名佛光草、小灯台、荔枝肾《全国中草药汇编》、走茎丹参、乌痧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盐咳药、小退火草《贵州草药》。
原植物Salvia substoloniferaStib.
药用部位以种植物的全草入药。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清肺化痰;益肾;调经;止血。主治肺热咳嗽;痰多气喘;吐血;肾虚腰酸;小便频数;带下;月经过多。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热止咳。治风热咳嗽,疗痰多气喘,止吐血。”
2.《贵州草药》:“祛痰止咳,凉血解毒。治痨伤咳嗽及喘咳,吐血,蛇头疔。”
用法用量
化学成分
全草含酚性物质,甾醇。
药理作用
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湖广草煎剂8mg/ml、17mg/ml对组胺所致离体豚鼠气管收缩均有松弛作用。煎剂1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对氨雾法咳嗽有显著才镇咳作用,口服无效。煎剂20g/kg灌胃,未见大鼠呼呼道分泌液有显著的变化。
药方选录
1.慢性输卵管炎急性发作:鲜湖广草30g,与鸡蛋、红枣同煮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来源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