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痉挛
病因
其原因有很多,乃因暴露于热环境下,身体所散发之汗液中之盐份损耗过多所致。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中暑痉挛为各部骨骼肌肉发生疼痛性收缩,皮肤潮湿寒冷,全身抽搐、体温正常或稍增高。
症状和体征
并发症
1、中枢神经系统: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持续性昏迷,则预后不良。昏迷在24小时 内恢复者可不留下精神和神经损害的后遗症。
2、心血管系统: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一过性改变(T波低平或倒置) ,心排血量下降,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3、呼吸系统:常见过度通气征象,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和肌肉抽搐。严重时可出 现急性肺水肿,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死亡。个别中暑者可并发肺吸入症,出现肺梗塞 。
4、泌尿系统:常见为急性肾衰,约占中暑的25%。直接热衰竭可引起肾脏广泛性 损害,可出现肌红蛋白尿症、少尿或无尿,尿中可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5、肝胆系统:中暑12~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等可升高,18~36小时可达顶峰。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急救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3、促:将病人置于4℃到18℃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的角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5、擦:4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至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预防和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泻速停颗粒
下一篇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