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藜 (拉丁:Chenopodium album L.),植物。它分布于全球温带及热带以及中国各地。其直立,具条棱及绿色紫红色色条,叶片卵形至宽披针,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性,簇于上部排列成或大或小的穗状锥状或锥状花序花药伸出花被果皮种子贴生,种子横生,果期5~10月。它生长于海拔50~4200米的地区,见于路旁、荒地及......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

藜直立,粗壮,具条棱及绿色紫红色色条,多分枝条斜升或展。

叶片卵形至宽披针,长3-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上面通常无粉,有时嫩的上面有紫红色粉,下面多少有粉,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柄叶片近等长,或为叶片长度的1/2。

两性,簇于上部排列成或大或小的穗状锥状或锥状花序花被5,宽卵形面具纵隆,有粉,先端或微凹,边缘膜质;雄蕊5,花药伸出花被柱头2。

果皮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双凸镜状,直径1.2-1.5毫米,边缘钝,黑色,有光泽,表面具浅沟纹;果期5-10月。

全草黄绿色。具条棱。叶片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呈卵形至宽披针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黄绿色,被粉粒,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柄长约3cm。花序腋生或生。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50米至4,200米的地区,生于农田、菜园、村舍附近或有轻度盐碱的土地上。

分布范围

分布遍及全球温带及热带,中国各地均产。中国除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繁殖栽培

杂草防治

小麦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生、玉米等旱作物及果树,常成单一群落。农田杂草的防治要有人工防治、 化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法。

人工防治

藜1.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 尽量勿使杂草种子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 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 选播种材料,特注意国没有或尚末 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止输入或严加控制, 防止扩,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 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肥料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 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力后再用。

2.人工除草结农事活动, 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人工拔除或铲除, 或结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机械防治

农事活动, 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各种耕翻、耙、 中耕松土等措施进播种前、 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 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防除

要特点是高效、省工, 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 国外已有300多种化除草,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 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济作物地的除草。

替代控制

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 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 等法进除草。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中药属性

性味甘、平,微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幼苗可作野菜食用,有人食后在日照下裸皮肤部分即发生浮肿及出等炎症,局部有刺痒、肿胀及麻木感,少数重者可产生水疱,甚至并发感染和溃烂,患者有低热、头痛、疲乏无力胸闷食欲不振等轻微症状

功能

藜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痒疹,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

服:汤,0.5~1两。外用:水漱或熏洗;或捣涂。

药理作用

生长日本的变种蚯蚓有先兴奋后麻痹作用,其最小有效浓度为水浸0.5%,醇浸1%;水浸排虫率为33%。食日光照射,可致"日光过敏皮炎"。

有谓此病似与女性分泌变化有。曾有报道综207例植物-日旋旋旋光性皮炎患者,其中因食发病者日8例,占42.5%。

维生素B12注射治疗效果较好。用生长日本的变种浓缩水液,醇浸液,醚浸液,多量注入兔皮下,也会起对日光和紫外线的过敏反应,不但在注射局部,且在远隔部位亦有潮红、水肿,甚至皮下出和坏死,同时还有贫血体重减轻;此可能系因中感光物质进入体,再日光照射所致。

藜饲食试验,未见类似病症。将的70%醇浸用于蛙、蟾蜍、鸽、小、豚、兔等,对呼吸先兴奋后抑制,终因呼吸麻痹致死;亦有降压和抑制心脏的作用;能增加平滑器官的运动,对末梢要是收缩;对和运动神经常呈麻痹作用;但连续用于兔和小,可逐渐产生习惯性,使麻痹作用减弱,同时壳、四肢、尾等处发生充、浮肿、出症状,且可因紫外线照射而增剧。

① 治痢疾腹泻:灰藋全草一至二两。水服。(《上海常用草药》)

② 治皮肤湿毒,周身发痒:灰藋全草、野菊花,等量汤熏洗。(《上海常用草药》)

藜③ 治疥癣湿疮:灰菜适量,汤外洗。

④ 治毒虫咬伤,癜:灰菜,捣烂外涂。

⑤ 治龋齿:鲜灰菜适量,水。(③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⑥ 治白癜:红灰藋五斤,茄子根三斤,苍耳五斤。上药晒干,一处烧灰,以水一斗,汤淋取汁,却于铛成膏,以瓷盛,用好通明乳香半两,生研,又入霜一分,腻粉一分相和,入于膏用炼成黄牛脂(两),入膏调搅令匀,每取涂摩所患处,日三用之。(《圣惠》)

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的脂质中68%是中性脂肪,棕榈酸、廿四烷酸、油酸、亚油酸及谷甾醇、廿九烷、油醇、蜡等。含甜菜碱、氨基酸、甾醇、油脂等。种子含油5.54~14.86%。

食用价值

可供食用,也可作饲料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冬凌草片

下一篇 复方板蓝根胶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