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骨
简介
中文名称:猴骨。来源为 猴科动物 猕猴或 红面猴的干燥 骨骼。产地主产于 云南、 贵州、 广西、 四川、 广东、 海南等地。采收加工全年可捕猎,捕捉后杀猴去皮、肉,将骨骼晒干或焙干。 药材性状本品全架包括 头骨、 脊椎骨、 肋骨、 尾骨和 四肢骨等,黄白色至淡棕色;头骨与人的头骨相似;脊椎骨较粗大,共28节;肋骨细瘦而弯曲,13对;尾骨15节,从前至后渐细小;四肢骨的掌爪均带皮毛,前肢骨较短,上节骨(肱骨)长10~13厘米,下节骨(尺骨与桡骨)长11~14厘米,后肢骨稍长,上节骨(肢骨)长15~17厘米,微弯曲, 下肢骨( 胫骨和 腓骨)长13~15厘米。质坚,断面白色,中空。微有 腥气,味微酸。以洁净、不带残肉、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附注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