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猴骨

中文称:猴骨。来源为 猴科动物 猕猴或 红面猴的干 骼。产地产于 云南贵州、 广西、 四川广东海南等地。采收加工全年可捕猎,捕捉后杀猴去皮、肉,将骼晒干或干。 药材性状本品全架包括 头肋骨、 尾和 四肢等,黄白色至淡棕色;头与人的头相似;较粗大,共28肋骨细瘦而弯,13对;尾15,从前至后渐细小;四肢的掌爪均带皮毛,前肢较短,上......
目录

简介

中文称:猴骨。来源为 猴科动物 猕猴或 红面猴的干 骼。产地产于 云南贵州、 广西、 四川广东海南等地。采收加工全年可捕猎,捕捉后杀猴去皮、肉,将骼晒干或干。   药材性状本品全架包括 头肋骨、 尾和 四肢等,黄白色至淡棕色;头与人的头相似;较粗大,共28肋骨细瘦而弯,13对;尾15,从前至后渐细小;四肢的掌爪均带皮毛,前肢较短,上(肱骨)长10~13厘米,下(尺骨桡骨)长11~14厘米,后肢稍长,上(肢)长15~17厘米,微弯下肢( 胫腓骨)长13~15厘米。质坚,断面白色,中空。微有 腥,味微酸。以洁净、不带残肉、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酸,平。 归肝经。 祛湿,镇惊。用于 风寒湿痹, 四肢麻木惊痫。常用量3~10克。用时需制入药。

附注

猴的肉干后称猴子肉,亦入药。味酸,性平。补壮阳,收敛固,祛湿。用于肾虚阳痿遗精遗尿神经衰弱湿痹痛。常用量15~20克。民间有用于 小儿疳积,食积,腹胀不消。

生药材鉴定

胳分四肢和全身两种规格,以净筋肉、无霉坏、臭味、 虫蛀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

含大量 碳酸钙;灰分含 钙、 鳞、 镁、 钠等。含柠檬酸盐、乳酸盐、乙糖胺、羟脯氨酸、B一葡萄糖苷酸酶。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暑感宁糖浆

下一篇 猴闼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