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肝性脑病

小儿脑病又称昏迷征,是由严重的急、慢性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伴有复杂的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征,其发生和发展常标志着衰竭,病死率很高,脑病包括昏迷先兆,昏迷和慢性间隙性脑病。各种原因的急慢性病均可伴发脑病小儿脑病又称昏迷征,是由严重的急、慢性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伴有复杂的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征,其发生和发展常标志着衰竭,病......
目录

概述

小儿脑病又称昏迷征,是由严重的急、慢性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伴有复杂的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征,其发生和发展常标志着衰竭,病死率很高,脑病包括昏迷先兆,昏迷和慢性间隙性脑病。各种原因的急慢性病均可伴发脑病

病因

肝脏病变的基础上,某些因素可促使患儿发生昏迷,这些因素是:

1.出

最常见为消化道大出,因硬化时侧支环的食管张破裂,很易导致脑病

2.感染

严重并感染时,因病原体及其毒素损害肝脏,加重细胞坏死和功能障碍,又因代谢增强,使机体源性氨生成增多。

3.pH改变和低钾血症

pH增高时,氨增多,易透过屏障进入细胞。低钾时易发生碱中毒,增加氨的毒性。故呕吐腹泻,使用利尿药或激素等有排钾作用的药物均能促发昏迷。呼吸过度的呼吸性碱中毒也加重氨中毒

4.药物

由于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许多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氯丙嗪利尿酸钠、氯化铝等,都易诱发昏迷

5.大量放腹水

硬化腹水时,大量腔穿刺腹水,使压骤然降低,门管扩张致流回肝脏液减少,导致肝脏,促发脑病

临床表现

1.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有性格改变和为异常,婴儿常表现睡眠紊乱,白天困倦入睡,夜间兴奋玩耍,无故哭闹喊叫,萎靡不振,躁动不安,以及半昏迷昏迷等,早期神经系统体征有反射亢进,张力增高,有时有“做鬼脸”样不随意运动,非持续性痉挛,阵挛阳性,出现扑翼样震颤,有时出现握持和吸吮等先天性反射,偶尔有膜刺激征和巴宾斯基征阳性,深昏迷时则各种反射均消失,扑翼样震颤脑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2.急性重症

损害随着病情进性加重,肝脏缩小,变薄,质地变软,标志着实质大块坏死,同时黄疸明显加重,总红素平均每天上升17.1µmol/L以上,慢性可增大,质地硬,晚期萎缩,体检边缘不易触及,由于功能衰竭,二甲基硫和甲基硫醇等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不能继续代谢,随呼排出,能嗅出略带甜味的霉臭味称臭,为预后不良的征兆。

3.出

早期倾向仅在化验检查时发现,如酶原时间延长,显著肿大者,减少,晚期身体各部位出,较常见的为皮肤,黏膜和眼结膜的出点,紫癜,淤斑,注射部位皮肤渗,轻重不等的,偶见咯血血尿等,并发高压者,易致食管-张出,致呕血便血,可危及生命。

4.压增高

压持续超过2.0kPa。①出现压增高三大征:头痛呕吐视盘水肿。②可伴不全性展神经麻痹复视,阵发性黑矇,头晕意识障碍,头皮静怒张,压增高,搏徐缓等。③小儿可有头颅增大,颅缝增宽,囟门饱满隆起,头皮浅静扩张。

5.

逐渐或突然出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高钾血症功能衰竭症状

检查

1.生化检查

(1)功能检查红素总值常在171µmol/L(10mg/dl)以上,每天增长17.1µmol/L(1mg/dl)或更多,以直接红素升高为清转氨酶值在早期增高,随着病情加重,黄疸加深,反而降低,呈现酶分离现象,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减小表示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2)浆蛋白浆白蛋白值常降低,球蛋白常增高,白球蛋白比例缩小或倒置。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氨的高低与昏迷程度不成正比,血尿素氮升高预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加重脑病

(4)氨基酸测定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摩尔比值为3~4,重症炎者降至1~1.5以下,游离色氨酸明显增高,对促进脑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2.凝检查

酶原时间在早期就可明显延长,如伴计数减少,应考虑(DIC),进一步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查等。

3.病因检查

可检测病毒性炎相抗原或抗体,或聚酶链式反应,DNA探针杂交等确定病原,对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者应多次进培养等检查。

4.活体组织检查

采用1s针刺负压吸技术进活体组织检查,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对炎,遗传代谢性病能协助确诊,或有助于判断预后,病毒性细胞有广泛严重坏死者预后不佳;细胞肿胀型者预后较好。

5.其他

检测甲胎蛋白,如为阳性,提示有细胞再生,椎穿刺取得液送化验检查,同时测压,对确定病因液压力有一定意义,有明显压增高表现者,忌穿。

诊断

在严重病的基础上,病进性恶化,黄疸不断加深,肝脏性缩小,变薄,变软,有臭,并有精神神经系统面的异常,或伴有出少尿等现象,即可诊断为脑病

治疗

对急性衰的治疗强调采取综性治疗措施,除加强支持和对症处理外,清除毒性物质、纠正代谢紊乱,阻止坏死,使肝脏得以修复和再生。具体措施如下:

1.一般治疗

采用饮食疗法,补钾,纠正酸、碱中毒等治疗法。

2.护治疗

患儿昏迷期间,热量来源要靠静输入葡萄糖液,热量较充足可减少机体本身组织蛋白分解,减少对肝脏负担。

3.控制水肿,降低颅

应及早采取脱水疗法,一般给20%醇,利尿药及高张葡萄糖液,有条件可压监护;进食或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服缓泻避免排便费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吸氧,必要时行气管

4.降低

以往张用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曾张“服用微生态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此法张:①限制蛋白质摄入;②清洁灌肠;③促进氨排出;④抑制肠道细菌;⑤盐水清洁灌肠和食;⑥降低肠道pH;⑦尿素酶抑制的使用等法来降低氨含量。

5.促进细胞再生

6.调整氨基酸代谢失调

应用以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为要成分的复氨基酸注射液,调整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例失衡,有利于脑病恢复。

7.微环障碍的治疗

8.其他治疗

可酌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肝脏移植等,可提高存活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

下一篇 红丹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