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溴氯菊酯中毒

溴氰菊酯(decamethrin)又称凯素灵(K-othrin)为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敌杀死(Decis)为2.5%溴氰菊酯乳油。农业所用剂型为2.5%乳油。溴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中毒性最大的一个品种它具有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有机磷等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有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要用以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等害虫。一般皮肤吸收或中毒。溴氰菊酯中毒机理前尚未完全清楚有认为溴氰菊酯对......
目录

概述

溴氰菊酯中毒机理前尚未完全清楚有认为溴氰菊酯对中枢神经的锥体外系、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兴奋作用是由于溴氰菊酯选择性地减缓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m"闸门的,使钠离子通道保持放,以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期延长起周围神经反复放电,进而使脊髓中间神经和周围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因

  为了阐明幽门狭窄病因和发病机理多年来进大量研究工作,包括病理检查、动物模型的建立激素的检测、病毒分离、遗传研究等但病因至今尚无定论。

  (一)遗传因素:病因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发病有明显的家族性,甚至一家中母亲和7个儿子同病,且在单卵双胎比双卵双胎多见双亲有幽门狭窄史的子女发病率可高达6.9%。若母亲有此病史,则其子发病的概率为19%其女为7%;父亲有此病史者,则分为5.5%和2.4%。过研究指出幽门狭窄的遗传机理是多基因性既非隐性遗传亦非伴性遗传,而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性修饰多因子构成的定向遗传基因。这种遗传倾向受一定的环境因素而起作用如社会阶层、饮食种类、各种季等发病以春秋季为高,但其相因素不明。常见于高体重的男婴但与胎龄的长短无

  (二)神经功能:要从事幽门肠神经丛的研究者发现神经细胞直至生后2~4周才发育成熟,因此,许多者认为神经细胞发育不良是起幽门肉肥厚的机理而否定过去幽门神经细胞变性导致病变的说,运用组织分析法测定幽门神经细胞酶的活性;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观察到幽门狭窄神经细胞与胎儿并无相同之处如神经细胞发育不良是原因,则早产儿发病应多于足月儿,然而二者并无差异近年研究认为肽能神经结构改变和功能不全可能是病因之一,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到环中含啡肽和管活性肠肽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组织中P物质含量减少由此推测这些肽类神经的变化发病有。

  (三)激素有实验给孕狗服用五肽泌素结果所生小狗发生幽门狭窄的比例很高。并发现孕妇在怀孕末期3~4月时泌素浓度相对很高。据此认为孕妇在怀孕后期由于情绪焦虑使泌素浓度升高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加以胎儿的定向遗传基因作用,起幽门长期痉挛梗阻幽门扩张又刺激G细胞分泌泌素,因而发病。但其他者重复测定泌素部分报告增高,部分却无异常变化。即使在泌素升高的病例中也不能推断是幽门狭窄的原因还是结果,因在手术后1周有些病例泌素恢复到正常水平,有些反而升高近年研究肠道刺激素,测定清和液中前列腺素(E2和E2a)浓度提示患儿液中含量明显升高,由此提示发病机理是幽门层局部激素浓度增高使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而致发病亦有人对胆囊收缩素进研究,结果无异常变化。

  (四)肉功能性肥厚:有者通过细致观察研究发现有些出生7~10天婴儿将凝乳块强通过狭窄的幽门管的征象。由此认为这种机械性刺激可造成粘膜水肿增厚。另一面也导致大脑皮层脏的功能失调使幽门发生痉挛。二种因素促使幽门狭窄成严重梗阻而出现症状。但亦有持否定意见认为幽门痉挛首先起幽门肉的功能性肥厚是不恰当的,因为肥厚的要是环,况且痉挛应起某些先期症状然而在某些呕吐发作而很早进手术的病例中,通常发现肿块已成,肿块大小与年龄的病程长短无肉肥厚到一定的临界值时,才表现幽门梗阻征。

  (五)环境因素:发病率有明显的季性高峰以春秋季为,在活检的组织中发现神经细胞周围有白细胞浸润。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有但检测患儿及其母亲的、粪和部均未能分离出柯萨奇病毒。检测清中和抗体亦无变化用柯萨奇病毒感染动物亦未见病理改变,研究在继续中。

  病理改变是幽门层肥厚尤以环为著,但亦同样表现在纵和弹力纤维。幽门部呈橄榄质硬有弹性。当肉痉挛时则更为坚硬。一般长2~2.5cm直径0.5~1cm,层厚0.4~0.6cm,在年长儿肿块还要大些但大小与症状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无。肿块表面覆有腹膜且甚光滑,但由于供受压力影响而部分受阻因此色泽显得苍白。环纤维增多且肥厚,肉似砂砾般坚硬肥厚的层挤压粘膜呈纵皱襞,使管腔狭小,加以粘膜水肿以后出现炎症,使管腔更显细小,在尸解标本上幽门仅能通过1mm的探针狭细的幽门管向窦部移时腔隙呈锥逐渐变宽,肥厚的层则逐渐变薄,二者之间无确的分界但在十二指肠侧界限明显,因层与十二指肠层不相连续,肥厚的幽门肿块突然终止且凸向十二指肠子宫颈样结构组织检查见层增生、肥厚纤维排列紊乱,粘膜水肿、充

  由于幽门梗阻近侧扩张,壁增厚,粘膜皱襞增多且水肿并因容物滞留,常导致粘膜炎症和糜烂,甚至有溃疡

症状

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见到蠕动波、扪及幽门肿块和喷射性呕吐等三项要征象,诊断即可确定其中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触及幽门肿块。如未能触及肿块,则可进实时超声检查或钡餐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一)超声检查幽门肥厚的诊断标准:幽门管长径> 16 mm,幽门厚度≥ 4 mm 幽门管直径> 14 mm, 若以上3 个标准未同时达到, 仅有一项或两项达到标准, 则采用超声评分系统[2]评分≥4 时诊断为CHPS, ≤2 时为阴性, =3 分时建议进一步检查。CHPS 的超声图像: 肥厚的幽门环呈实质性中等或低回声团块,轮廓清晰,边界清, 幽门管中央黏膜层呈强回声, 幽门管腔呈线状无声。当蠕动强烈时可见少量液体通过幽门管有人提出的狭窄指数大于50%作为诊断标准。并可注意观察幽门管的和食物通过情况,有人发现少数病例幽门管放正常:称为非梗阻性幽门肥厚随访观察肿块逐渐消失。

(二)钡餐检查:诊断的要依据是幽门管腔增长(>1cm)和狭细(<0.2cm)肠透视表现为幽门前区呈“鸟嘴样”突出, 幽门管细长呈“线样征”。窦及腔扩大, 充满容物之光点及液性暗区回声, 可见蠕动现象并增强, 有时可见逆蠕动波, 排空延迟等征象。有人随访复查幽门术后的病例这种征象尚见持续数天,以后幽门管逐渐变短而宽,也许不能回复至正常状态在检查后须管吸出钡,并用温盐水洗,以免呕吐而发生吸入肺炎

症状出现于生后3~6周时亦有更早的,极少数发生在4个月之后。呕吐症状最初仅是回奶,接着为喷射性呕吐始时偶有呕吐随着梗阻加重,几乎每次喂奶后都要呕吐呕吐物为粘液或乳汁在潴留时间较长则吐出凝乳,不含胆汁。少数病例由于刺激性胃炎吐物含有新鲜或变性的液,有报道幽门狭窄病例在新生儿高酸期中,发生溃疡的大量呕血者亦有报告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者。在呕吐之后婴儿仍有很强的求食欲,如再喂奶仍能用力吸吮未成熟儿的症状常不典型,喷射性呕吐并不显著。

呕吐加剧由于奶和水摄入不足,体重起初不增,继之迅速下降尿量明显减少,数日排便1次,量少且质硬偶有排出棕绿色便,被称为饥饿性粪便。由于养不良脱水,婴儿明显消瘦,皮肤松弛有皱纹皮下脂肪减少,精神抑郁呈苦恼面容。发病初期呕吐丧失大量酸可起碱中毒,呼吸变浅而慢,并可有痉挛及手足搐搦等症状以后脱水严重,功能低下,酸性代谢产物潴留体部分碱性物质被中和,故很少有明显碱中毒者。严重养不良的晚期病例已难以见到。

部检查时要置于舒适的体位可躺在母亲的膝上,部充分暴,在明亮的光线下喂糖水时进观察,可见到型及蠕动波,其波出现于左肋缘下缓慢地越过上部,呈1~2个波浪前进,最后消失于脐上的右侧检查者位于婴儿左侧,手法必须温柔,左手置于右肋缘下外缘处以食指和无,用中指指端轻轻向深部摸,可触到橄榄光滑质硬的幽门肿块,1~2cm大小。在呕吐之后空虚且暂时松弛时易于扪及偶尔肝脏的尾或右被误为幽门肿块。但在不松弛或扩张时可能扪不到,则可置管排空后喂给糖水边吸吮边检查,要耐反复检查,据验多数病例均可扪到肿块。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临床上有失水的婴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氯性碱中毒液Pco2升高,pH值升高和清低氯且必须认识到代谢性碱中毒时常伴有低钾的现象,其机理尚不清楚。小量的钾随液丢失外在硷中毒时钾离子向细胞移动,起细胞高钾,而细胞外低钾小管上皮细胞排钾增多,从而钾降低。

并发症

本品中毒起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的并发症。

鉴别诊断

婴儿呕吐有各种病因应与下列各种疾病相鉴,如喂养不当、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增加颅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性脏疾病感染性肠炎、各种肠梗阻分泌疾病以及食管返流和食管裂孔疝等。

① 幽门痉挛:多在出生后即出现呕吐,为间歇性,次数不多,程度较轻,无喷射性呕吐,超声显示幽门管径正常,管腔可见容物通过。

② 幽门前瓣膜:在幽门部或窦部有由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构成的瓣膜,将十二指肠症状和体征与CHPS 一样,超声表现为腔扩大,幽门管径厚度正常,管腔容物受阻,十二指肠腔呈隔膜样分隔。本病诊断要依据为X 线造影。

③ 贲门痉挛:指先天贲门部食管肉持续痉挛造成食管下端梗阻及食管本身的高度扩张与肥厚,故又称为先天性巨食管症超声表现为饮水后食管扩张呈梭或烧瓶,扩张下段食管呈鸟嘴或毛笔状狭窄、变长,水过受阻。早期管壁增厚,深呼时狭窄管腔放,水流通过深吸腔压力增加,无水流通过。后期梗阻局部因疤痕妨碍贲门收缩,起一定的食道返流,腔几乎不充盈,部分显示腔段食管以上扩张、积液。

化验查验

超声检查

幽门肥厚的诊断标准:幽门管长径> 16 mm,幽门厚度≥ 4 mm,幽门管直径> 14 mm,若以上3 个标准未同时达到, 仅有一项或两项达到标准, 则采用超声评分系统[2]评分≥4 时诊断为CHPS, ≤2 时为阴性, =3 分时建议进一步检查。CHPS 的超声图像:肥厚的幽门环呈实质性中等或低回声团块,轮廓清晰,边界清,幽门管中央黏膜层呈强回声,幽门管腔呈线状无声。当蠕动强烈时可见少量液体通过幽门管有人提出的狭窄指数大于50%作为诊断标准。并可注意观察幽门管的和食物通过情况,有人发现少数病例幽门管放正常:称为非梗阻性幽门肥厚随访观察肿块逐渐消失。

钡餐检查

 诊断的要依据是幽门管腔增长(>1cm)和狭细(<0.2cm)肠透视表现为幽门前区呈“鸟嘴样”突出,幽门管细长呈”线样征”。窦及腔扩大,充满容物之光点及液性暗区回声,可见蠕动现象并增强,有时可见逆蠕动波,排空延迟等征象。有人随访复查幽门术后的病例这种征象尚见持续数天,以后幽门管逐渐变短而宽,也许不能回复至正常状态在检查后须管吸出钡,并用温盐水洗,以免呕吐而发生吸入肺炎

治疗

外科治疗

 采用幽门术是最好的治疗法治程短,效果好。术前必须过24~48小时的准备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盐。养不良者给静养改善全身情况。一”型组术中沿幽门纵轴切浆膜及浅层纤维,再钝性分离层达黏膜下层使黏膜完全膨出浆膜面,注意勿损伤十二指肠黏膜,近端则应超过端以确保疗效然后以钝器向深层划层,暴粘膜,撑至5mm以上宽度使粘膜自由出,压迫止即可。倒“Y”型组则自窦部始切约2/ 3 幽门环,然后分向两侧斜,夹角约100成倒“Y”型切。后一种法切层充分,黏膜膨出范围增大,能明显使幽门管腔扩大,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及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中浆层切要有足够长度和深度,分离必须达病变全长,深度以黏膜膨出达浆膜水平为度。

术后处理

术后呕吐可能与幽门管水肿及幽门不完全有,故术前等渗温盐水洗是必需的术后进食应在翌晨始为妥,试服糖水15~30ml ,2 小时后无呕吐则给予等量母乳或牛奶,以后逐渐加量,术后48 小时加至正常量。术后呕吐大多是饮食增加太快的结果应减量后再逐渐增加。肠功能正常,溃疡病的发病率并不增加然而X线复查研究见成功的幽门术有时显示狭窄幽门存在7~10年之久。

科治疗

科疗法包括细喂养的饮食疗法每隔2~3小时1次饮食,定时温盐水洗,每次进食前15分钟服用阿托品解痉第三面结治疗这种疗法需要长期护理,住院2~3个月,很易遭受感染效果进展甚慢且不可靠。前仅有少数者仍张采用科治疗。

预防

1、在溴氯菊酯的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必须加强设备和器具的维修,防止跑、冒、滴、漏,注意包装完整,严防有毒物质外溢。

2、配药、施药前,须认真检查器械有无破损、溢漏,如有故障、即时维修,严格执安全操作制度。

3、施药后,应对相应器具进处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叶铁线莲

下一篇 氯解磷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