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睾丸扭转
疾病病因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睾丸扭转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数种因素同时致病。
(1)睾丸鞘膜和精索的发育异常:是睾丸扭转的主要原因。Cass(1982)观察到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易致睾丸扭转的解剖变异,共有4类:
①睾丸鞘膜变异:正常睾丸鞘膜与睾丸、附睾和阴囊后壁附着。附着处不被鞘膜包绕使睾丸的位置相对稳固,)当鞘膜完全包裹睾丸或向上扩展包绕到精索远端,使睾丸悬吊在精索上呈“铃锤”样畸形睾丸可在鞘膜腔内自由旋转。Cass的一组病例中,92%有此异常。
②附睾附着在睾丸一极或与睾丸分离或附睾系膜过长,增加了睾丸活动度而致扭转。
③新生儿鞘膜尚未与阴囊粘连,故易发生鞘膜外扭转
④隐睾、睾丸异位多睾症精索过长者是好发睾丸扭转的人群。有人发现下降不全的睾丸发生扭转的概率为正常者的21~40倍。
(2)提睾肌痉挛:是睾丸扭转的始发原因从解剖上看提睾肌呈斜形或螺旋形分布于精索。当提睾肌收缩时使睾丸由外侧向内侧旋转。故发生睾丸扭转时左侧为逆时针旋转鵻,右侧为顺时针旋转。
治疗:
任何一侧睾丸均可扭转,偶有双侧者。根据Watson经验新生儿睾丸扭转左侧者常是顺时针方向,右侧是反时针方向。(3)与遗传有关
(4)特发性睾丸梗死(idiopathic infarct of the testicle)不伴精索扭转:常伴发于小婴儿时期绞窄性或嵌顿性腹股沟疝也见于臀产产伤后。有些病例出生后就有睾丸梗死可能鵻是宫内扭转后自然复位。
2.病理改变 睾丸扭转后发生的病理改变与扭转程度及缺血时间密切相关
睾丸组织对缺血非常敏感Smith(1955)用狗做动物实验鵻,发现睾丸缺血2h尚不影响睾丸生精及内分泌功能;缺血4生精功能停止60天,内分泌无影响;缺血6h生精功能消失,内分泌功能部分丧失;缺血10h,睾丸的生精和内分泌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上也大致如此睾丸扭转后3h之内复位者均正常存活;至6h处理者睾丸挽救率为80%;8~10h处理者,挽救率仅50%~70%;超过10h,仅为20%;24h以后,只为10%。
睾丸的血供来自睾丸动脉精索动脉和输精管动脉。睾丸扭转的程度不同对睾丸血供的影响也不同有人观察到睾丸扭转90°时,7天后睾丸坏死;扭转180°时,3~4天睾丸坏死;扭转360°时,12~14h睾丸坏死;扭转720°时仅2h睾丸即已坏死。
各家观察远期的睾丸形态及功能变化不尽一致。有人见到纠正扭转后获救的睾丸发生萎缩,2年后萎缩率为33%~68%一些临床及动物实验表明,睾丸扭转后,由于抗原物质的释放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神经介质和有毒物质的积聚或内分泌障碍,可损害睾丸,影响生精功能,导致不育。有人认为,睾丸扭转前,已存在大体解剖和内部结构的异常,生育能力可能已下降。另有些学者认为,睾丸扭转不影响生育功能。Puri通过IgG免疫凝集试验在所有病例中均未发现自身抗体认为在青春期前发生睾丸扭转后,因睾丸生殖细胞尚未完全发育很少因自身免疫而致对侧睾丸的交感性病变成年后不会影响生育。
诊断依据
3.睾丸触痛明显,托高不能缓解。睾丸和附睾的位置异常或触诊不清楚。
4.99m铸(99mTC)睾丸扫描,显示患睾血流灌注降低减少。
5.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因精索自身扭转而致睾丸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患侧睾丸增大,回声减低, CDFI 显示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
检查鉴别
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 1.急性附睾炎:患者往往有发烧,尿检可见细胞或脓性细胞,主要是炎症表现。 2.阴囊血肿:这类病人主要有明显的外伤史。 3.鞘膜积液:这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疾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很痛。 4.睾丸附睾扭转:这类疾病一般是青年人多发。 如果患者出现睾丸肿胀,不发烧,医生就会怀疑可能是睾丸扭转,要立即进行探查手术。
治疗措施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