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肺栓塞

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征的总称。既往观点一直认为儿童PE在临床少见,但国外大量资料及尸检实本病并非罕见病,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存在PE发生的高危因素,是造成儿童PE的病因,如先感染性膜炎,肾病并高凝状态等。(一)发病原因儿童PE的栓子来源与成人不同,由于儿童的下肢DVT和盆腔栓较少见......
目录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儿童PE的栓子来源与成人不同,由于儿童的下肢DVT和盆腔栓较少见,故来自这些部位的栓子起的PE并非常见原因。小儿的栓子来源较为分,与成人相比,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镰状细胞贫血等)或医源性因素(如留置静导管肠外养)起者更为常见。栓塞90%起源于下肢静(及盆腔静)的栓,某些疾病如细菌性膜炎、炎、肾病激素治疗后、病、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症,或五官、尿路、肠道感染后的并发症,以及静点滴、插管检查、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还可见于长期卧床、养不良、腹泻脱水的患儿,偶可发生于镰刀状细胞性贫血。脂肪性栓塞多见于骨折后。

(二)发病机

栓的成与下列3种诱因有: 1.静流淤滞。 2.皮或上皮细胞受损伤。 3.液的凝度增高。成后由于某种原因致凝块落,从周围静系统顺着流入室腔,再入动脉,并嵌入与阻塞大小不等的动脉,由于流的阻断,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无效腔,萎陷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丧失。

症状

小儿PE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且变化颇大,可以从无症状流动力不稳定,甚至发生猝死

1.栓塞症状

呼吸困难促,尤以活动后明显,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绞痛样胸痛;晕厥可为栓塞的惟一或首发症状烦躁不安、惊恐或濒死感;常为小量咯血咯血较少见,咳嗽心悸;大块或广泛栓塞可起急性病。

2.体征

呼吸急促动过速、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压下降甚至休克发绀发热,多为低热,少数患者可有中度以上的发热;颈静充盈或搏动、部可闻及哮鸣音和(或)湿啰音,偶可闻及管杂音,动脉瓣第二音亢进或分裂,P2>A2,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可有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 对具备前述PE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高度警惕,当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休克晕厥、发作性或进力衰竭时要高度怀疑栓塞。结电图、动脉等检查可初步疑诊或排除其他疾病。尽快快速检测D-二聚体(ELISA法),如小于5000μg/L,可基本排除急性PE;如大于或等于500μg/L,可先超声动图检查,如无明显异常,继续核素通气/灌注扫描或CT动脉造影确诊。上述法不能确诊者,仍应动脉造影检查。临床上怀疑大面积栓塞的患者,由于存在休克压,病情危重,可首先超声动图检查,如为急性大面积PE,可显示急性动脉高压及室超负荷的征象,如高度怀疑,可据超声结果先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做其他检查,如核素灌注通气和CT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并发病症

栓塞本身常为细菌性膜炎,炎,肾病激素治疗后,病,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症,或五官,尿路,肠道感染后的并发症,以及静点滴,插管检查,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养不良,腹泻脱水等患儿的并发症,极大或广泛的栓塞病例,急性呼吸衰竭力衰竭等,是栓塞常见的并发症。

检查

1.非特异性检查 包括常规。

2.动脉分析 常表现为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动脉氧分压差(PA-αO2)升高,部分病人可正常。

3.浆D-二聚体(D-dimer) 该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PE的重要的初步筛选试验。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为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在栓栓塞时,因纤维蛋白溶解使其中浓度升高。D-二聚体对急性PE的诊断敏感性达92%~100%,但其特异性较低,仅为40%~43%。手术、肿、炎症、感染、组织坏死等均可使其升高。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可基本除外急性PE。 电图、功能、超声动图等均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助检查

1.部X线检查:多有异常发现,如:区域性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野透亮度增加;野局部浸润性阴影,尖端指向门的楔形阴影;不张或膨胀不全等。

2.电图 约30%出现异常,常见V1~V4的T波改变和ST段异常,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等。但其改变无特异性,X线和电图早期改变往往不明显,易漏诊。

3.核素通气/灌注扫描 是PE的重要诊断法,典型征象可作为确诊依据,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流成比例,表现为段或多发亚段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而通气显像正常或接近正常。

4.螺旋CT和电子束CT造影 由于其无创性起重视,能够发现段以上动脉的栓子,为确诊检查之一。

5.磁共振成像(MRI) 对段以上动脉栓子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患者更易接受。MRI具有潜在的识新旧栓的能力,有可能成为将来确定溶栓案的依据。

6.动脉造影 仍为诊断PE的“金标准”,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95%~98%。但因其有创性,故不作为一线检查法。

鉴别诊断

诊断

对具备PE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高度警惕,当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休克晕厥,发作性或进力衰竭时要高度怀疑栓塞,结电图,动脉等检查可初步疑诊或排除其他疾病,尽快快速检测D-二聚体(ELISA法),如小于5000μg/L,可基本排除急性PE;如大于或等于500μg/L,可先超声动图检查,如无明显异常,继续核素通气/灌注扫描或CT动脉造影确诊,上述法不能确诊者,仍应动脉造影检查,临床上怀疑大面积栓塞的患者,由于存在休克压,病情危重,可首先超声动图检查,如为急性大面积PE,可显示急性动脉高压及室超负荷的征象,如高度怀疑,可据超声结果先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做其他检查,如核素灌注通气和CT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诊断

诊断包括大肺炎吸入肺炎不张,气胸胸膜炎,哮喘,夹层动脉梗死,心包填塞,限制性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及衰竭等,栓塞如继发细菌感染,可脓肿

预防

预防部发生栓塞及梗死,要是对长期患病者,特在手术后应注意早期作动与被动活动,按摩疗法,以减少流停滞的机会,应注意液体摄入量,避免环的停滞或郁积,维持养亦属重要,预防PE可用静滤器,适用于有下肢静栓者,防止栓子落入

治疗

(一)治疗

1.科治疗

(1)一般处理:对高度疑诊或确诊PE的患儿,应进严密监护,对大面积PE可收入ICU病房;为防止栓子再次落,要求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对于有明显烦躁的患儿适当镇静;胸痛者可给止痛;对于发热咳嗽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2)呼吸和环支持治疗:有10%的急性PE病例在疾病出现的1h死亡,因此在抗凝和溶栓治疗之前,快速稳定流动力、维持恰当的氧疗和通气是非常必要的,任何怀疑PE的患儿都有实施复苏措施的可能。但应避免作气管,以免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局部大量出

(3)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适用于新鲜栓或5天栓栓塞,适用于大面积PE患者、有休克压的患者。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rtPA)。

(4)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为PE和DVT的基本治疗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栓再成和复发,同时机体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已成的栓。前临床上应用的抗凝药物要有普通肝素,安全性高,临床用药时可不用实验室常规监测凝功能。

2.外科治疗

(1)外科栓切除术:适用于以下3类病人: ①急性大面积PE患者。 ②有溶栓者。 ③溶栓和其他积极的科治疗无效者。

(2)静滤器的适用:用于预防PE,适用于有下肢静栓者,防止栓子落入,儿童应用验不多,Cahn等对放置下腔静滤器的儿童长期随访显示,其预防P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好,与成人相似。

(二)预后

患儿一旦诊断明确后即积极正规治疗,以防复发。极大或广泛的栓塞病例,采用外科栓塞切除手术,但外科手术死亡率仍高。此外,急性呼吸衰竭力衰竭等,亦常是造成患儿死亡的原因,不要忽视。

预防护理

预防

预防部发生栓塞及梗死,要是对长期患病者,特在手术后应注意早期作动与被动活动,按摩疗法,以减少流停滞的机会,应注意液体摄入量,避免环的停滞或郁积,维持养亦属重要,预防PE可用静滤器,适用于有下肢静栓者,防止栓子落入

护理

1.患者的房间应该舒适、安静,空新鲜。

2.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活动促使静落,发生再次栓塞。

3.注意保暖。

4.止痛,胸痛轻,能够耐受,可不处理;但对胸痛较重、影响呼吸的患者,应给予止痛处理,以免剧烈胸痛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

饮食保健

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饮食,少食生、硬及含鸡刺等食物,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消化道出,保疾病恢复期的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避免食用含丰富维生素K的食物,多吃些有益的食物。

菠菜甘蓝等食物,特是在华法林治疗期间,因维生素K摄入增加可减少华法林的作用,华法林作用是抑制K依赖性凝集因子的成而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芬尼多

下一篇 红景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