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症是我国人体最常见的肠寄生虫病之一,以龄儿童多见,可蛔虫性肠梗阻道蛔虫、蛔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近10余年来由于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预防措施的建立发病率大大下降。 蛔虫外科病中以蛔虫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due to ascariasis)最常见,多因服不足量驱虫药(特是山道年)及机体环境的改变如发热腹泻起蛔虫聚集成团而阻塞肠腔造成梗阻。阻塞......
目录

病因

正常情况下蛔虫寄生空肠回肠,当寄生宿机体环境和肠管功能紊乱时,如发热呕吐腹泻、饮食不洁、吃生冷及刺激食物过多、驱蛔虫法和药用量不足时,使蛔虫体受刺激,兴奋性增高,在肠道增强活动,并相互扭结成团,严重者阻塞肠腔造成肠梗阻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脐周围阵发性腹痛呕吐可吐出蛔虫。

1.腹痛

大多数初起腹痛为阵发性,且较轻,懒活动不愿进食,能说清腹痛在脐周。病情进展后腹痛为持续性,精神面色青灰烦躁不安,有的大声哭叫。

2.呕吐

伴随腹痛后多数有呕吐呕吐物多为为容物,肠梗阻晚期为黄绿胆汁样物或粪样物,肠坏死时可呕吐咖啡样物,约2/3患儿有呕吐蛔虫病史。如同时伴有便提示肠较窄可能。

3.便秘

多数有便秘,少数仅初期有少量大便或排少量蛔虫,有的肠阻塞严重致缺、坏死、出,而排出少量便。如年龄在2岁以下,需与原发性肠套叠。病情进展后完全停止排排便腹胀明显。

4.部肿物

略胀而软,本病多可触及多数活动性细索条样包块物,且有时压肿物可变,变更部位或分为数个。这与小儿肠套叠的包块有一定鉴意义,早期诊断多无困难。晚期腹胀严重时诊断较困难当蛔虫团块久不或蛔虫已死亡,蛔虫分泌的毒素刺激肠壁而产生肠痉挛、肠道完全梗阻而膨胀、缺、坏死,甚至穿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此时除以上症状加重外还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象高、脱水、酸中毒,甚至中毒休克状态。

5.肠梗阻

蛔虫团肠扭转则呈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症状,患儿突然有剧烈绞痛、呕吐,偶有便,但一般量不太多。患儿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常有中毒症状:高热脱水膨胀伴压痛及紧张,偶可触及肿物,病情常很危重。X线部平呈部分性机械性肠梗阻征。梗阻部位多可见卷在肠腔的蛔虫影(互相扭结为一堆“粗绒线团”样阴影),表现为完全性低位小肠梗阻,可有绞窄或可疑绞窄的X线征部分肠梗阻者肛门仍可排

治疗

不完全性或早期完全性肠梗阻,全身情况良好者均可先用非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例可获痊愈。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驱虫等。如保守治疗,虫团持久不见消、虫团较大、坚实并有压痛或腹胀、全紧张压痛,疑有肠穿孔、肠坏死,以及肠扭转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前须积极准备,纠正脱水休克,然后进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解痉阿托品服或注射,使肠管放松,以利于虫体舒展、蛔虫疏,缓解梗阻。

(2)豆油生油儿童60ml服,可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驱虫

(3)驱虫中毒症状消退后再用驱虫药物。忌用兴奋性驱虫药,选用麻痹虫体的药物:哌嗪(驱蛔灵)服。氧驱虫应在早晨食进管输入,氧量100~150ml/岁计算,注入速度不宜太快,总量在20~30分钟注完,每日观察排虫情况,如无排虫可重复输氧2~3次。

(4)其他食、肠减压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有发热或白细胞增高者,适当应用抗生素。其他对症与支持疗法。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①有腹膜症状腔穿刺阳性。②腹痛阵发性转为持续性并进性加重,呕吐频繁。③腹胀较重,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治疗4~8小时无好转。④便血。⑤体温突然上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⑥X线检查示完全性梗阻或有者。⑦部肿物硬且大又多,估计包块不能自,临床症状较重者。⑧蛔虫性肠扭转一旦确诊即应手术治疗。

(2)手术一般选用单纯肠切取虫、穿孔修补,若肠管坏死即肠切除。不论单纯取虫或肠切除均应把蛔虫取尽不宜将蛔虫挤入结肠,以防蛔虫再次聚集成团造成梗阻。仔细检查腔,取出进入腔所有蛔虫,以免发生蛔虫性肿,前彻底冲洗腔,放置流。

预后

集体儿童机构可定期集体驱虫,积极治疗带虫者,消灭传染源。秋冬季驱虫,3个月后复查,虫卵阳性者再驱虫1次。做好粪便管理,实高温堆肥,减少地面污染。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染媒介,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大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生吃瓜果要洗烫等好习惯。克服吮手、咬指甲等不良习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羟苯磺酸钙

下一篇 红木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