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囊性纤维性变

囊性纤维性变(cystic fibrosis,CF)又称黏滞病或黏液黏稠病(mucovisicidosis),是儿童和成人的一种全身外分泌腺功能紊乱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病可累及多系统,要侵犯呼吸道和消化道,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部病变,可占大约95%。CF是一种与黏稠的黏液分泌、吸收不良及感染等多种并症相的慢性隐袭进性疾病。囊性纤维化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约占总数70病人致......
目录

病因

囊性纤维化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约占总数70病人致病基因位于第7对染色体长上,一般大于250kb的DNA,该基因为由1480个氨基酸组成的囊性纤维化透膜调因子的编码基因。其中一段有缺失而造成在△F508位置上的苯丙氨酸缺失。实际上已知约100多种基因突变可以导致CF的表型。前已可以探测杂合子并对△F508缺失的个体进产前诊断。这种疾病要累及上皮组织,影响分泌和吸收功能。其中CFTR蛋白要与氯离子转输有,临床上99%的这种病人汗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但也有—些者认为CFTR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与氯离子通透有分子。于如何用不正常的氯离子转输去解释CF的临床症状前尚不太清楚。

症状

三大临床特点为弥漫性慢性阻塞性肺病腺功能不全及汗液中钠、氯浓度较正常高3~5倍。可在新生儿期起病,约半数患儿在1岁前诊断,约80%在5岁诊断。首发症状多为大便不成、次数增多及体重不增,或为咳嗽呕吐。美国1995年对20096例CF病人的临床特点进总结,见表1。

1.呼吸道表现

90%以上患儿有上下呼吸道反复慢性感染,包括慢性气管炎、不张及反复肺炎。可伴脓胸慢性鼻窦炎及气管扩张。感染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多见,死亡病例病理检查培养阳性率高达90%以上。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起初为干咳,逐渐伴有声。年龄大的病人可有晨起及活动后咳嗽加重,黏多为脓性。一些病人可长期没有症状或只表现为长期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另外也有人表现为生后1周即出现的慢性咳嗽反复肺炎。毛细气管炎常伴有喘息,1岁以最常见,可出现咳嗽、持续或阵发性喘鸣音及呼吸快速。肺病变进展或反复加重时,咳嗽持续,多、黏稠不易咳出;出现活动不耐受,气短以及生长发育落后。由于反复感染发热睡眠不安及食欲减退,患儿日益消瘦。最终可发生源性心脏病,因呼吸衰竭起死亡。

黏膜炎症、水肿以及息肉可造成鼻塞和流涕。急性鼻窦炎不常见,息肉常见于5~20岁的患者。

查体可见桶状胸、削肩、肋间及锁骨上凹陷、杵状指()、及指甲发绀呼吸急促。听诊有喘鸣音及干、湿啰音。由于近年来患儿存活率提高及存活年龄增长,气胸咯血较过去多见。咯血气管动脉分流动脉破裂所致。

X线检查特点为支气管阻塞、炎症及其一系列并发现象。早期肿及弥漫性不张、“手指样”分叉状阴影,往往出现肺炎病灶及小脓肿气管扩张表现为在性小囊状影。晚期出现动脉高压和病,并可反复发生气胸。

活量减少,呼中段流速降低,以后见潮量减少,每分通气量减少,残量及功能残量增加,顺应性下降,道阻力加大,-动脉氧分压差增高,动脉PO2降低及CO2潴留。重者或晚期常见呼吸衰竭病及衰竭。

2.消化道表现

新生儿CF中,15%~20%发生胎粪性肠梗阻腹膜炎,表现为腹胀呕吐和胎便排出延迟。X线可见扩张的肠管、液平面及结影,中下可见毛玻璃影。腺功能不全症状可见于80%患儿。患儿食欲很好,虽然摄取足量的奶及食,体重仍不增长,且常因饥饿而哭闹。大便次数多,量大,呈显著脂肪泻,有臭味。四肢消瘦与胀大的呈鲜明对比。常反复直肠垂。新生儿CF患儿可出现淤黄疸功能低下,年长患儿可发生硬化高压及功能亢进。可发生致命性肠道出腺外分泌不足及吸收不良的继发现象如低蛋白血症水肿养不良性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低脂血症及低固醇血症

3.其他

只有2%~3%的病人出现有症状硬化,表现为黄疸腹水食管呕血以及功能亢进。除了腺外分泌腺功能不足外,还可以有高糖、糖尿多尿体重减轻性腺发育延迟,平均延迟2年。大约95%的男性因Wolffian管不发育而有无精子症。沟疝、阴囊积水及睾丸未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女性可有宫颈炎。幼儿可因出汗失盐过多,皮肤上出现“盐霜” 或皮肤有异味。这种病儿可表现为低氯性碱中毒

检查

1.分析

-动脉氧分压差增高,动脉PO2降低及CO2潴留

2.汗氯试验 患者汗液氯化钠增加。汗液收集法采用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离子透入法最为准确。刺激汗腺后收集汗液(至少需0.1~0.5m1)。然后以滴定法测氯,以焰光度计测钠及钾。如可排除上腺功能不全,汗氯值<40mmol/L(40mEq/L)为正常;50~60mmol/L(50~60mEq/L)时为可疑;60mmol/L(60mEq/L)或以上时可确诊此病,为确诊所必需。汗氯>60mmol/ L(60mEq/L)为阳性,需两次汗氯试验阳性。

3.腺功能异常 十二指肠液量少而稠厚,pH降低,碳酸氢离子低下,蛋白酶缺乏或仅少量,蛋白酶试验阴性,糜蛋白酶脂酶及淀粉酶均低下。

4.脂肪吸收不良 可用下列法检查:  

(1)在碘油后检查尿是否含碘:如未含碘说明脂肪吸收不良。  

(2)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的吸收不良:若服大量维生素A之后,屡次测定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能确定这种病态。  

(3)固醇含量:一般比普通人低,也说明脂肪吸收不良。

5.其他的检查 对下气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分离;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于产前检测及新生儿期筛查监测。  

6.X线检查  

(1)胸:特点为支气管阻塞、炎症及其一系列并发现象。早期征象为两普遍性肿及弥漫性不张。不张为小性或大性,后者在小婴儿多见,尤以右上更为多见。黏液栓塞的征象表现为“手指样”分叉状阴影,自门区向外伸展,多见于反复感染时往往出现多数肺炎病灶及小脓肿,可一直伸到外周部位。气管扩张表现为在性小囊状影。淋巴结常肿大。晚期出现动脉高压和病,并可反复发生气胸。  

(2)部平:可见扩张的肠管、液平面及结影,中下可见毛玻璃影。  

7.CT检查 可见气管壁增厚、黏液栓塞、局部的含过多以及早期气管扩张。  

8.功能 早期功能的异常可见活量减少,呼中段流速降低,反映小道阻塞。以后见潮量减少,每分通气量减少,残量及功能残量增加,顺应性下降,道阻力加大。  

9.黏膜细胞电位差测定。

鉴别诊断

诊断

CF的诊断标准为:

1.家族史。

2.典型部病变(慢性阻塞性疾患)。

3.功能不全。

4.两次汗试验阳性[汗氯>60mmol/L(60mEq/L)]、腺功能异常、脂肪吸收不良,下气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分离。

上述至少有2项存在即可诊为囊性纤维性变,但汗试验阳性为确诊所必需。新的诊断标准如基因突变的检测及黏膜细胞电位差测定等。

诊断

本症的肺病变应与哮喘、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或复发性气管肺炎、金葡肺炎气管扩张及结核等相鉴。消化道临床表现应与新生儿肠道锁、小婴儿牛奶过敏α1-抗蛋白酶缺乏症、乳糜泻及失蛋白性肠病等鉴。此外,又应与家族性自神经失调、低丙球蛋白血症等免疫缺陷病及硬变相区

并发症

1.并症 气管扩张、气管炎、细气管炎、肺炎膨胀不全、咯血气胸息肉鼻窦炎、反应性呼吸道疾病、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气管黏液嵌塞、过敏气管菌症。

2.肠并症 胎粪性肠梗阻、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性肠梗阻类似疾病(非新生儿期梗阻)、肛门出、肠套叠肠扭转阑尾炎、小锁、腺炎、胆汁硬化(高压、食管张、肿大并功能亢进)、新生儿阻塞性黄疸脂肪化、食管反流、结石沟疝、生长迟缓、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K、E、D)胰岛素不足、症状性高糖。

3.其他并症 水肿-低蛋白血症脱水-中暑虚脱、肥厚性关节病变-关节炎、青春期延后、淀粉样变性

治疗

治疗治疗案应比较完善,与监测密切结,做到及早、积极干预。建议住院一段时间确诊,做相应的基本检查、治疗,去除部病变并对病人进教育。

1.部病变的治疗 的是清除道分泌物并控制感染。可采用超声雾化和气管灌洗术注入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抗生素吸入气管扩张药,胸部物理疗法及体位流;也可用气管镜吸和灌洗,特是有不张和黏液阻塞时;必要时可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囊性纤维肺病变的患者易继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用多价铜绿假单胞菌菌苗进预防。可用重组去氧核糖核酸酶(DNA酶)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薄,防止黏液栓成和减少感染。另外还要进部并发症的治疗:如不张、咯血气胸过敏霉菌病、肥大性关节病以及呼吸衰竭衰竭等。

2.消化道病变的治疗

(1)饮食疗法:

①应供应高热量膳食,比由年龄计算而得的热量高出30%~50%。

②蛋白质应增多,一般每天为6~8g/kg。

③脂肪量应略低。

④食谱应含单纯性糖如果糖、葡萄糖及蔗糖而不含淀粉,熟香蕉可以早用。

⑤应给多种维生素,特是大量维生素A每天1万U,足量复维生素B及维生素E每天100~200U;2岁以下婴儿及患儿有酶原时间延长者应用维生素K。

⑥为了补足氯化物丢失,应在膳食补充食盐。  

(2)药物疗法:服腺素制每天2~5g,其据身长及体重增加是否满意,可因人而异。疗效满意时表现为腹胀减轻,消化吸收功能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成和恶臭减轻,食欲正常以及体重增加。对重症或急性发作者宜给予吸氧。  

(3)消化道并发症的治疗:包括胎粪性肠梗阻、远端肠管梗阻综征及其他原因起的腹痛食管反流、直肠垂、肝脏疾病、腺炎、高糖的治疗等。

3.基因治疗 最近国外研究将能表达CFTR的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普罗碘铵

下一篇 羟苯磺酸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