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心肌炎

小儿炎与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种感染病原有,其中病毒性炎较常见,病情轻重不同,个体差异较大,轻者症状不明显,少数危重者可表现为暴发性炎,并发恶性律失常、原性休克、严重力衰竭、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症状无特异性,钙蛋白、酶谱、电图、胸、超声动图有助于诊断。治疗上要采取包括病因治疗、休息、、控制力衰竭与纠正律失常等综性治疗措施。可由......
目录

发病机制

可由多种病毒感染起,如柯萨奇B组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轮状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起的病毒性炎最为常见。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前认为病毒对的直接侵袭作用以及病毒感染起的免疫功能紊乱是该病的要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取决于患儿年龄、体质、免疫功能及感染的病毒等多种因素。典型病例在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或数周有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胸闷前区不适、心悸、乏力、面色苍白气短晕厥症状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

可无症状或仅有一过性电图ST-T波改变,或有非特异性症状,如精神不好,乏力,食欲不振等,治疗后数日或数周痊愈。

中型

除上述症状外,多有力衰竭,可有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界扩大、音低钝、律失常等,如及时治疗,数月或数年后可获痊愈,部分病人于急性期死于力衰竭,或迁延不愈。

重型

有明显症状,出现严重律失常甚至发生反复晕厥​或猝死;或原性休克,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四肢末梢发绀压下降等,可于数小时或数日死亡。临床分期参考1. 急性期:一般病程6个月以。2. 恢复期:一般病程6个月以上,临床表现和助检查好转。3. 迁延期:一般病程1年以上,迁延不愈,但已无心脏增大及力衰竭等,较少见。4. 慢性期:一般病程1年以上,仍有心脏增大、力衰竭等,较少见。

辅助检查

生化指标

钙蛋白(cTnI或cTnT)升高,磷酸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钙蛋白特异性更强,更可靠。

电图

可见律失常:包括各种早搏、室上性及室性动过速、传导阻滞等;受累明显时可见T波降低、ST-T段改变等。

可见心脏增大,水肿等。

超声动图

可显示室、房扩大,室收缩功能(EF)减低等。

核素显像

67Ga显像阳性提示存在炎。

病毒检查

疾病早期自粪便、拭子或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用PCR法或病毒核酸探针自液或组织检测到病毒核酸。

活检

为诊断金标准,但往往很难实施。

鉴别诊断

诊断

(一)临床诊断依据1、力衰竭、原性休克征。2、心脏扩大(X线、超声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3、电图改变:以R波为的2个或2个以上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波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成联律、多、多源、成对或并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起的异位性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4、钙蛋白(cTnI或cTnT)升高,CK-MB升高。(二)病原诊断依据1、确诊指标:自患儿膜、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炎​由病毒起。(1)分离到病毒。(2)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3)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临床表现可考虑炎系病毒起。(1)自患儿粪便、拭子或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2)病程早期患儿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中查到病毒核酸。(三) 确诊依据1、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炎。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据者支持诊断。2、同时具备病原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病毒性炎,具备病原参考依据之一,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炎。3、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炎。4、应除外风湿心脏炎​、中毒炎​、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起的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肌病、原发性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神经功能障碍、β受体功能亢进症及药物起的电图改变。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暴发性炎的可能

1、以呼吸道、消化道或神经系统症状诉发病的患儿,若同时伴不能解释的精神极差、明显乏力,随即发生苍白、青紫、末梢环不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时;2、没有先天性心脏或其他类型心脏病病史的患儿输液期间出现烦躁惊厥昏迷等意识改变;3、出现典型炎表现:力衰竭​、原性休克征、心脏扩大、电图改变、钙蛋白升高、CK-MB升高。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症尚无特殊治疗,应结患儿病情采取有效的综措施,可使大部分患儿痊愈或好转。

治疗办法

(一)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及减少耗氧量。(二)改善细胞代谢:1、辅酶Q10服:有保护作用。2、1、6-二磷酸果糖服液:有明显保护作用。3、磷酸酸钠静滴注。4、维生素C:维生素C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促进肌病变恢复。5、能量合剂滴注。6、其他 黄芪丹参等中药服。(三)免疫治疗1、上腺皮质激素。2、丙种球蛋白静滴注。3、其他 如干扰素胸腺肽等。(四)对症治疗 并发律失常、原性休克的治疗。1. 抢救原性休克包括镇静、吸氧、大维生素C、扩容、纠正酸中毒上腺皮质激素管活性药等。2.应律失常类型选择有效的律失常药物。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用临时起搏器,必要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

疾病预后

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数周、数月甚至迁延数年逐渐痊愈。少数并发恶性律失常、原性休克、严重力衰竭、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可于数小时或数日死亡。

疾病预防

平日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居室窗通,保持空流通;养成勤用肥皂洗手的好习惯;在感冒发生季,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疲劳等。

疾病护理

病毒性炎​后,应保足够的休息与睡眠,避免感冒等。此外,要注意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膳食均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母猪藤

下一篇 红橡木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