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个特殊的医源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Gililand等(1963)与Sitprija等(1964)从脑电图和颅内压变化以及动物实验等不同角度,对本病征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认为本病征是一个特殊的医源性疾病,至今本病征病因机制未最后明确,认为透析后引起电解质紊乱而诱发本病征的说法未得到证实。
检查
诊断鉴别
1.临床特点 :在血液透析后减轻的症状再次出现,产生上述的临床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钾和尿素氮,肌酐已明显下降,但脑脊液中含量相对偏高部分病例出现脑水肿的临床表现。
3.治疗试验 :提高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对本病征治疗有一定效果。
预防
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尤其是多次透析患者,更应加强责任心,防止发生本症。
治疗
(一)治疗
1.透析速度 减慢人工肾透析速度,特别是多次透析时更宜减慢,但影响透析疗效不易被采纳。
2.防止血浆渗透压减低 有人主张加用高张果糖、葡萄糖、或径加入透析液中,以弥补因透析而发生的血浆渗透压减低的反应,但此法易导致高血糖渗透压血症,因而不易掌握。
3.对症治疗。
(二)预后
并发症
症状
护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部分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下一篇 红母猪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