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小球肾炎(RPGN),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由尿蛋白尿迅速发展为少尿无尿,直至急性功能衰竭的急性肾炎症。本病多发生于年长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临床上,功能呈急剧进性恶化,常在3个月小球滤过率(GFR)下降50%以上,发展至终末期功能衰竭一般为数周或数月。该病进展迅速,病情危重预后恶劣。这组疾病发病率较低危险性大,及时诊断、充分治疗尚可有效改变疾病的预后。本病有多种病因。一般......
目录

病因

本病有多种病因。一般分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和原发性急进性肾炎

外表现者或明确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如继发于过敏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偶有继发于某些原发性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管性肾炎及膜性肾病患儿。

病因不明者则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原发性急进性肾炎约半数以上患儿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其中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其他一些病人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本病患儿有柯萨奇病毒B5感染的据,但流感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清滴度无明显上升,故本病与病毒感染的系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少数急进性肾炎患儿有结核杆菌抗原致敏史(结核感染史),在应用利福平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病,个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伴随本病存在。

临床表现

1.起病与前驱症状

部分患儿有前驱病史,表现为病前2~3周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痛等上感症状或非特异性表现。

2.急性肾炎表现

起病初期与急性小球肾炎类似,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压等,但2~3周后上述症状不仅不能缓解,反而加剧出现持续性少尿,严重压及环充

3.功能进性减退

功能在2~3个月性降低。并出现尿毒症及酸中毒的表现:如恶心呕吐厌食面色苍白、皮肤瘙痒、紫癜、呼吸深大、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等。

4.各种起本病的原发病表现

如由过敏紫癜所致者可出现双下肢伸侧对称性紫癜腹痛便血关节痛等症状;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致者可出现多种SLE的表现;由Goodpasture综征所致者可出现咯血症状

检查

1.尿液分析

常见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白细胞尿管型尿,尿比重及渗透压降低。

2.常规

多有严重贫血,白细胞计数及可正常或增高。

3.功能不全

表现为血尿素氮、酐浓度进性升高,酐清除率明显降低,酚红排泄实验明显减少。

4.免疫球蛋白

多增高。表现为γ球蛋白增高,IgG增高,C3可正常或降低,降低要见于狼疮性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患儿。

5.中抗小球基底膜抗体

阳性。要见于Goodpasture综征,还可通过ELISA定量检测抗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浓度,一般补体C3正常,降低者见于链球菌感染后狼疮肾炎及膜性增生性肾炎

6.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阳性。ANCA阳性的病例可分为C-ANCA及p-ANCA,前者阳性要见于韦格肿,后者阳性要见于显微镜下性多动脉炎,即所谓特发性RPGN,该病可能是显微镜下性多动脉炎。

7.病理及活检检查

急进性小球肾炎病理及活检检查。

8.影像检查

核素图显示脏灌注和滤过减少;数减影管造影(DSA)可发现无功能的皮质区域,部平检查可发现脏增大或正常大小,而轮廓整齐,但皮质与质交界不清。静肾盂造影(IVP)显示不良,但动脉造影径正常,流量不减少。

9.脏超声检查

可发现脏增大或正常大小而轮廓整齐但皮质交界不清。

诊断

RPGN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凡在发病3月出现功能进性减退,逐渐少尿无尿并有蛋白尿血尿实质受损表现,就要考虑为急进性肾炎。如果组织病理提示50%以上的小球成新月体,且新月体面积占小球面积的50%以上,则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病初多有链球菌感染病史,抗“O”高,少尿,持续时间短(2周左右),极期补体C3多下降,但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早期虽可有氮质血症但多可较快恢复,急进性肾炎少尿持续时间长,C3多不降低,功能持续减退并进性恶化,活体组织检查以新月体成为病理改变要为皮和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多核白细胞的渗出。

2.溶血尿毒综

多见于婴幼儿,要表现为溶血贫血,急性功能不全,血尿(或血红蛋白尿),需与本症鉴,但贫血多较严重,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周围血红细胞态异常,可见较多破碎红细胞、盔状红细胞等异细胞,减少,倾向明显。

3.继发性小球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紫癜、坏死性管炎、肾炎征等均可急进性肾炎,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被忽略或被掩盖,易致误诊,鉴要在于提高对原发病的认识,注意全身各系统症状,针对可能的原发病进必要检查,以明确诊断。

并发症

多见功能衰竭、压、功能不全、胸腔积液腹水贫血等。

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功能衰竭后还应摄入低蛋白饮食,每天热卡55~60kcal/kg以维持基础代谢及氮平衡,每天入量不可太多,以减少脏负荷,利尿可采用新型利尿合剂

2.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首选甲泼尼龙滴注,一般应在1~2小时滴完,每日1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3天之后可始第2疗程隔天冲击1次共冲击3次然后改为泼尼松(强的松)服治疗。

3.免疫抑制

四联疗法中最初免疫抑制是采用环磷酰胺(CTX)或硫唑嘌呤(AZT)服,现多改良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4.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

浆置换的是清除致病抗体,如抗小球基底膜抗体、免疫复物、炎性因子等。每次置换50ml/kg,隔天1次,持续2周或直至中抗基底膜抗体消失。免疫吸附要是选择性地清除各种IgG抗体,可连续吸附数次,直至中抗体消失。本法要适应:①Goodpasture综征;②早期抗GBM型急进性肾炎仍未少尿酐<530µmol/L应用冲击疗法效果不佳或环抗GBM抗体滴度高者;③狼疮性肾炎及混冷球蛋白血症

5.抗凝治疗

可用肝素等药治疗。

6.四联疗法

指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硫唑嘌呤肝素华法林以及双嘧达莫(潘生丁)四种药物服联治疗,现多改进为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龙)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采用泼尼松(强的松)双嘧达莫(潘生丁肝素华法林持续服,及环磷酰胺间断冲击治疗。

7.透析疗法

尿毒症或严重钾,严重环充时可用腹膜透析或液透析治疗

8.移植

Goodpasture综征患儿移植后中抗小球基底膜抗体可作用于移植起复发,因此移植前需透析半年直至中抗体阴转后才能进

9.中药

可用川芎嗪静滴注2~4周,可起到抗凝治疗效果,尿毒症前期可用生大黄服或保留灌汤治疗,还可试用尿毒清服。

上述各种治疗的键是要在早期进,即于临床上仍未出现少尿酐<530µmol/L(6mg/dl)之前,或病理上以细胞型新月体为时进,如已属疾病后期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不仅无效反而加重氮质血症

预后

本病预后不良。

预防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饮食以低蛋白为,注意补充维生素,避免应用损害脏的药物。

2.在药物治疗期间每1~2周门诊复诊,观察尿常规、功能、生长发育情况以指导疗程的完成。

3.活动性病变控制后及疗程完成后应重复活检,评价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慢性化倾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总之注意保护残存功能,纠正使流量减少的各种因素(如低蛋白血症脱水压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