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七
植物简介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80厘米。根状茎粗短。茎生2叶,互生,2-3回三出复叶,下部叶具长柄;小叶卵形,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有时2-3裂,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或带灰白色,两面无毛;顶生小叶具柄,侧生小叶近无柄。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色,直径7-8毫米;苞片3-6;萼片6,倒卵形,花瓣状,长5-6毫米,宽2.5-3毫米,先端圆形;花瓣6,远较萼片小,蜜腺状,扇形,基部缢缩呈爪;雄蕊6,长约2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雌蕊单一,子房1室,具2枚基生胚珠,花后子房开裂,露出2枚球形种子。果熟时柄增粗,长7-8毫米。种子浆果状,直径6-8毫米、微被白粉,熟后蓝黑色,外被肉质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生于林下、山沟阴湿处或竹林下,亦生银杉林下。海拔950-3500米。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也有分布。
根及根茎入药,有活血散瘀、祛风止痛、清热解毒、降压止血的功能。主治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关节炎、扁桃腺炎、高血压、胃痛、外痔等症。
医药一
【来源】为小檗科牡丹草属植物类叶牡丹Leontice robustum (Maxim.) Diels [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苦、辛,温。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根茎的水、乙醇和乙醚提取物1,000mg/kg,出现活动减少,共济失调,惊厥死亡。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月经不调,胃腹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该药具有祛风通络、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痛、妇女月经不调等。
![]() | ![]() |
医药二
【别名】红毛漆(《峨嵋药植》),搜山猫、红毛细辛(《贵州民间药物》),火焰叉(《贵州草药》),金丝七(《陕西中草药》),黑汗腿(《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自何书】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多年生草本。根茎祖壮,横行。茎高40~70厘米。3出复叶互生;侧生小叶无柄;叶片卵圆形、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6~9厘米,宽2~3厘米,先端宽而惭尖,全缘或2~3裂,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带白色,短圆锥花序顶生;小花黄绿色;苞片3~4;萼片3~6,呈花瓣状;花瓣6,缩小成线体,与萼片对生;雄蕊6,花药2瓣开裂;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侧生。蒴果,早裂。种子2,圆球形,有肉质种皮。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长于山坡阴湿处及山林中。分布四川、贵州、湖北、浙江、陕西、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功用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调经。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①《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及五痨七伤。"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仆,除风湿,消积肿,疗筋骨痛,通经活络。"
④《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祛风止痛,降血压,止血,解草乌中毒。治月经不调,经期少腹疼痛,产后瘀血疼痛,关节炎,劳伤,扁桃体炎,高血压。"
【药材】根茎细短圆柱状,多分枝,外表紫棕色,上面常留有地上茎断后的圆形疤痕。根茎着生多数须状根,外表亦紫棕色,质柔软。根茎及须根的断面均呈红色。气无,味苦。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木兰花碱、塔斯品碱、甲基金雀花碱、d-羽扇豆碱等生物碱。又含多种三萜皂甙称威岩仙皂甙,有威岩仙皂甙A、B、C、D、E几种。威岩仙皂甙A、C、D、E的甙元是常青藤皂甙元。
叶和茎含塔斯品碱、甲基金雀花碱等。叶中塔斯品碱含量可达干重的0.45%。
【药理作用】根之浸剂或酊剂毒性很小,能收缩子宫,对血管也有收缩作用。其中所含之甲基金雀花碱作用与金雀花碱相似而较弱。塔斯品碱有显著的抑菌作用,1:1000000对结核杆菌呈显著作用,并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治疗作用,但注射时有强烈的局部刺激,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同属植物兰籽类叶牡丹曾应用于妇产科(引产、月经不调等);其中所含之甙,有收缩平滑肌(血管、小肠、子宫等)的作用,局部刺激性亦强。
【宜忌】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 | ![]() |
选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樟脑
下一篇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