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气管炎是指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气管气管急性弥漫性炎症。以部及声带下水肿气管气管渗出物稠厚及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要发生于婴幼儿,2岁左右幼儿的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好发于冷季。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患儿表现发热、声音嘶哑、咳嗽的声音很有特点称为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等。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起病急,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要为感染。病原是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或为其并感染。病毒感染中,以流感、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胞病毒等占多数。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凡可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都可成为气管炎的病原体,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致病性细菌可继发感染。较常见的细菌是肺炎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有时为百日咳杆菌、沙门菌属或白喉杆菌。环境污染、空污浊或常接触有毒体亦可刺激气管黏膜发炎症。免疫功能低下或特异素质,如养不良、佝偻病变态反应以及慢性鼻炎咽炎等皆可为本病的诱因。

(二)发病机制小儿时期咽喉气管气管的管腔狭窄,软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膜柔弱、纤细且富有管,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等等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功能差等,使小儿时期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气管、气管炎时,黏膜充是早期改变,接着出现屑,水肿,黏膜下层白细胞浸润,黏稠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产生,气管纤毛、巨噬细胞和淋巴管的防御功能障碍,细菌得以侵犯正常时无菌的气管,继而细胞碎以及黏液脓性分泌物积聚咳嗽对于排除气管分泌物是必需的,气管水肿,分泌物潴留以及某些病人的气管平滑痉挛,可致道阻塞。

症状

本病好发婴幼儿,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冬、春为高发季。临床上患儿即有急性症状又有气管炎的症状

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卡他症状,很快出现高热、吸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喘鸣三凹征。再严重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青紫,搏快而弱,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感染沿着气管气管蔓延,咳嗽加重,不易咳出,出现呼呼吸困难。夜间病情加重。

体格检查:患儿部充及声带有明显水肿,胸部听诊呼吸音低有干、湿啰音

检查

1.常规:疾病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后期会升高

2.拭子进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3.镜或气管镜检查;声门及声门下,气管气管黏膜红肿,有分泌物,甚至有伪膜。

4.胸部X线检查纹理变粗,不张或肿。

鉴别诊断

诊断

据呼吸道症状、体征,结助检查一般可诊断。

1.急性起病 发热可高可低,有轻度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2.咳嗽 干咳或有

3.体征 部多有充部呼吸音粗或部听到干、湿啰音,性质及部位易变。

4.象 继发细菌感染时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

5.胸部X线检查 正常或见纹理增多。

气管要依据咳嗽鸣,部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等作出诊断。哮喘性气管要依据反复发作史和明显的呼喘鸣部广泛的哮鸣音及呼延长等诊断。需与下列疾病鉴

1.气管肺炎

重症气管炎与肺炎早期难以鉴,但一般气管肺炎有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在2个月以下小儿≥60次/min、2~12个月小儿≥50次/min、1~5岁≥40次/min。有呼吸困难,两可闻固定的细小湿啰音捻发音,尤以底、柱旁、腋下为明显,咳嗽啰音无明显减少应考虑肺炎。可作胸部X线检查以确诊。

2.气管哮喘

本病多见于年长儿,有反复发生的哮喘病史,哮喘发作可与感染无,也可由感染诱发。一般不发热,常在清晨或夜间突然发作,应用气管扩张药能迅速缓解。

3.毛细气管

要由呼吸道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6个月以小婴儿。常突然起病,病初时呼吸道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发作性喘憋,呼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发绀,一般体温不高,双闻及明显哮鸣音底部可有细湿啰音

4.气管异物

另外,反复发作的气管炎症要与气管异物、先天性上呼吸道畸、右中叶征等疾病鉴气管异物、肿物压迫等疾病患儿常反复咳嗽久治不愈,道异物有呛咳及异物吸入史,摄见不透光异物影或不张。

5.结核

据预防接种史、接触史,结的特异表现加以鉴

并发症

身体健壮的小儿少见并发症,但在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呼吸道畸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病儿中,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鼻窦炎等。如患儿有呼延长,三凹征呼吸困难表现,可能为喘息气管炎,多于过敏体质患儿发生。如患儿发绀明显,提示病情加重, 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肺炎

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湿化气道,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及时供氧,给予雾化吸入化痰液,吸入激素控制水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着重注意道阻塞症状,对呼吸频率及助呼吸异常活动的监测是一项基本措施。

2.抗生素应用

由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抗生素虽对病毒感染的病例无效,大多并细菌感染。要给与全身足量抗生素治疗,包括青霉素类、大环酯类类和头孢菌素类。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得出结果后,再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3.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具有抗炎、抗毒、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近年来多数者认为激素治疗对于减轻阻塞、避免气管等有明显的作用。应及早应用,与抗生素用。用药法:服和雾化吸入,静输注和雾化吸入。疗程一般2~3天。

4.气管

保守治疗无效,梗阻仍无缓解或没有明显减轻,则应立即进行气管切术。有报道在严重麻疹及A型流感病毒流并有本病者,需气管病人的比例比较多。

5.支持治疗

包括适当的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避免气管分泌物过于黏稠。另外可用小量输浆等法治疗以增加抵抗力。治疗时忌用吗啡阿托品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也宜少用或不用,这是因为它们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使黏膜和分泌物干,可加重呼吸困难

6.对症治疗

患儿烦躁不安时给予镇静,常用鲁米那、安定;发高烧时物理降温或服退热药;应用止咳痰药

预后

积极救治,一般预后好,但如未及时治疗或抢救不及时延误病情,可致呼吸衰竭死亡或发并发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毛野海棠

下一篇 糠酸莫米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