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心律失常

小儿律失常是一种小儿科疾病,由小儿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经不稳定发。小儿律失常无传染性,患病比例为0.02%,可力衰竭、休克晕厥栓塞等并发症。由于小儿的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经不稳定,更易发生律失常。过早搏动是由心脏异位兴奋灶发放的冲动所起,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律失常。异位起博点可位于房,房室交界或组织。分起房性、......
目录

概述

由于小儿的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经不稳定,更易发生律失常。过早搏动是由心脏异位兴奋灶发放的冲动所起,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律失常。异位起博点可位于房,房室交界或组织。分起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为多见。

病因

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可疲劳、紧张、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等所起,但也可发生于炎、先天型心脏并或湿心脏病。另外,药物如:拟交感胺类、洋地黄奎尼丁中毒及缺氧、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钾)、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均可起过早搏动。

临床表现

小儿常突然烦躁不安,面色青灰皮肤湿冷,呼吸增快,搏细弱常伴有干咳,有时呕吐。年长儿童或可自诉心悸、先前区不适,头晕等。发作时率突然增快,一次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数日,发作停止时率突然减慢,恢复正常。此外,听诊时第一音强度完全一致,发作时率较固定而规则等为本病的特征。发作持续超过24小时者,易力衰竭。

检查

1.X线检查

取决于原来有无心脏器质性病变和力衰竭。透视下见心脏搏动减弱。

2.电图检查

P波病态异常,往往较正常时小,常与前一动的T波重叠,以致无法辨认,QRS波态同窦性,发作持续时间较久者,可有暂时性ST段及T波改变。部分患儿在发作间歇期可有预激综征表现。

诊断

据临床表现、病史及房室早搏的电图特征进诊断。

治疗

针对基本病因治疗原发病,一般认为若早搏次数不多,无自觉症状,或早搏虽频发呈联律性,但态一致,活动后减少或消失者则无需用药治疗。对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的早搏或有自觉症状电图上呈多源性者,则应予以抗律紊乱药物治疗。据早搏的不同类型选择用治疗药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莫匹罗星

下一篇 过氧苯甲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