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参苓丸

目录

《普济方》卷三十三引《经验良方》:参苓丸

藕节 角肉各30克 人参茯苓各15克 石莲肉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黄糊为,如梧桐子大。土朱为衣。

功能治:无常。

用法用量:每服30,温送下。

摘录:《普济》卷三十三验良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参苓丸

:参蒲

人参1两,茯苓(去黑皮)1两,菖蒲1两,远志(去)1两,皮1两,牛膝浸,切、)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食亦中热结,消谷善食,不生肉。肉极,身上淫淫如走,体上干黑。

用法用量:参蒲(《医》卷二十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参苓丸

人参1两,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1两,细辛(去苗)1两,芍药1两,壳(去瓤,麸)1两,诃黎勒皮()1两半,槟榔(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呕逆,不下饮食;或优恚结,不得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20,空送下。如觉有物在中,即3-5,如弹子大,每次1,含化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参苓丸

人参3分,天南星)3分,茯苓(去黑皮)3分,半夏1两,生姜1两,晋矾1两。

制法:上6味,先取天南星半夏于砂盆擦洗令净,用生姜同捣烂,拍作饼子,慢令黄,同余3味,捣罗为末,薄荷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支饮不消,胸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后生姜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参苓丸

人参1两1分,茯苓(去黑皮)1两1分,细辛(去苗土)1两1分,壳(去瓤麸)1两1分,熟地黄)1两1分,当归(切,)1两1分,麦门冬(去)1两1分,附子裂,去皮脐)1两1分,干姜)1两1分,大黄(锉,)1两1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甘草,锉)1两1分,乌头裂,去皮脐)1两,桔梗)1两,紫菀(去苗土)1两,蜀椒(去出汗)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积聚胀闷,减食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7,空送下,1日3次。渐加至10,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参苏饮子

下一篇 参苓健脾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