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华法林

本品是香豆素类抗凝的一种,在体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因子Ⅱ、Ⅶ、Ⅸ、Ⅹ的在肝脏成。对液中已有的凝因子 Ⅱ、Ⅶ、Ⅸ、Ⅹ并无抵抗作用。因此,不能作为体外抗凝药使用,体抗凝也须有活性的凝因子消耗后才能有效,起效后作用和维持时间亦较长。要用于防治栓栓塞性疾病。中文称:华法林中文:华法令;法华林;杀灵;灭灵;4-羟基-3-(3-氧代-1-苯基丁基)-......
目录

信息简介

中文称:华法林

中文:华法令;法华林;杀灵;灭灵;4-羟基-3-(3-氧代-1-苯基丁基)-2H-1-苯并吡喃-2-酮

英文称:Warfarin

英文:warfarin;3,7-dihydro-1,3-dimethyl-1H-purine-2,6-dione;Unifyl;accurb;austyn;

4-hydroxy-3-(3-oxo-1-phenylbutyl)-2H-1-benzopyran-2-one;Elixex;Nuelin;X 115;zoocoumarin;duraphy;

4-hydroxy-3-[(1RS)-3-oxo-1-phenylbutyl]coumarin;Slo-PhyllinTM;(RS)-3-(α-acetonylbenzyl)-4-hydroxycoumarin;

unidur;1,3-dimethylxanthine;rac-4-hydroxy-3-[(1R)-3-oxo-1-phenylbutyl]-2H-1-benzopyran-2-one;

2H-1-Benzopyran-2-one, 4-hydroxy-3-(3-oxo-1-phenylbutyl)-;asmax

CAS号:81-81-2

分子式:C19H16O4

确质量:308.10500

PSA:67.51000

LogP:3.60960

结构式: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

密度:1.307 g/cm3

熔点:162-164°C(lit.)

沸点:356°C

闪点:188.8ºC

储存条件:库房通低温干,与食品原料分储运

安全信息

包装等级:I

危险类:6.1(a)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2811 6.1/PG 1

WGK Germany:3

危险类码:R61; R48/25; R52/53

安全说明:S53-S45-S61-S52

RTECS号:GN4550000

危险品标志:T

药理作用

本药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成凝因子Ⅱ、Ⅶ、Ⅸ、

华法林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在肝脏线粒体的羧基化酶能将上述凝因子的谷氨酸转变为γ-羧基谷氨酸,后者再与钙离子结,才能发挥其凝活性。本药的作用是抑制羧基化酶,对已成的上述因子并无直接对抗作用,必须等待这些因子在体相对耗竭后,才能发挥抗凝效应,所以本药起效缓慢,仅在体有效,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直到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逐渐恢复到一定浓度后,抗凝作用才消失)。此外,本药尚能诱导肝脏产生维生素K依赖性凝因子前体物质,并使之释放入,该物质抗原性与有因子相同,但并无凝功能,反而具有抗凝作用,并能降低酶诱导的聚集反应。因此,在本药作用下,凝因子Ⅱ、Ⅶ、Ⅸ、Ⅹ、蛋白S和蛋白C成减少,而“假凝因子”亦即“维生素K拮抗药诱导蛋白质”增多,达到抗凝效应。本药的药动参数较稳定,优于其它服抗凝药(如茴茚二酮、苯丙羟香豆素和双香豆素等)。只有当患者对本药不耐受时,才选用其它服抗凝药。在非湿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时,本药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在治疗或预防妊娠患者栓或栓塞成时,皮下或静注射肝素疗效则优于本药(因肝素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胎盘影响胎儿)。

药动学论

华法林是一种消旋混物,由两种具有光活性的同分异构体R型和S型等比例构成,通过消化道迅速吸收,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健康志愿者服给药后在体90分钟即可达到最华法林片药浓度。消旋华法林的半衰期是36~42小时,通过结浆蛋白(要是白蛋白)在体环。华法林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清除,代谢产物具有微弱的抗凝作用。要通过脏排泄,很少进入胆汁,只有极少量华法林以原式从尿排出,因此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调整华法林量。华法林可通过胎盘胎儿药浓度接近母体值,但人乳汁中未发现有华法林存在。

华法林量反应(国际标准化比值)系变异很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华法林的量效系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细胞色素P450基因位点的突变,酶对华法林S型异构体氧化代谢的活力。与野生型酶CYP2C9相比,酶的基因多态性已被认为与小华法林起较高的出并发症的发生率相

作用机制

华法林是双香豆素衍生物,化结构为3-(a-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在试管无抗凝作用,即不参与体外抗凝要在肝脏微粒体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因子Ⅱ、Ⅶ、Ⅸ、Ⅹ的成,但作用发生缓慢,最大效应在3-5d产生。维生素K能促使维生素K依赖性凝因子Ⅱ、Ⅶ、Ⅸ、Ⅹ的氨基末端谷氨酸羧基化转变成γ-羧基谷氨酸,羧基化能够促进维生素K依赖性凝因子结到磷脂表面,因此可以加速液凝固。γ-羧基化需要还原型维生素K(维生素KH2)的参与。双香豆素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维生素KH2的生成华法林分子,进而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因子的γ-羧基化作用。此外,维生素K拮抗可以抑制抗凝蛋白C和S的羧基化。

华法林的抗凝效应能被小维生素K1(植物甲萘醌)所拮抗,大维生素K1(通常大于5mg)可以抵抗华法林的作用达一周以上,因为聚集在肝脏维生素K1可以通过旁路而被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所还原。

华法林也可以干扰在成的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基化。孕期妇女接受华法林治疗可导致胎儿严重的发育异常,但尚无据表明成人或儿童应用华法林会直接影响代谢。

华法林通过抑制凝因子的活化抑制新的成,限制栓的扩大和延展,抑制在栓的基础上成新的栓,抑制落和栓塞的发生,有利于机体纤溶系统清除已成的栓。华法林没有溶栓(化栓)的作用,使用华法林栓减小甚至消失是华法林在抑制新的成的同时,机体清除栓的机制(纤溶)作用的结果。

适应症状

华法林药片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栓栓塞性疾病。仅服有效,奏效慢而持久,对需长期维持抗凝者才选用本品,需要迅速抗凝时,应选用肝素,或在肝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本品。

1.防治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成与发展,如治疗栓栓塞性炎,降低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外科大手术,湿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置换心脏瓣膜手术等的静栓发生率。

2.梗塞的助用药。

用法用量

华法林药片服第一日0.5-20mg,次日起用维持量,每日2.5-7.5mg。

成人常用量:一日10mg,连服3日。最初1-2日的酶原活性,要反映短寿命凝因子Ⅶ的消失程度,这时的抗凝作用不稳定。约3日后,因子Ⅱ、Ⅸ、Ⅹ均耗尽,才能充分显示抗凝效应。酶原时间也更确切反映维生素K依赖性凝因子的减少程度,可据此以确定维持量。

小儿常用量:应个体所需。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易通过胎盘并致畸胎。妊娠期使用本品可致“胎儿华法林征”,发生率可达5~30%。表现为骺分离、发育不全、神经萎缩、智力迟纯,肠道、头部等畸妊娠后期应用可致出死胎,故妊娠早期3个月及妊娠后期3个月用本品。遗传性易栓症孕妇应用本品治疗时可给予小肝素并接受严密的实验监控。

2.少量华法林可由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每日服5~10mg,药浓度一般为0.48-1.8μg/ml,乳汁及婴儿浆中药物浓度极低,对婴儿影响较小。

禁用慎用

华法林(1)本品易通过胎盘并致畸胎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流产死胎率均高达 16-17%。妊娠后期3个月应用可起母体及胎儿死胎。因此妊娠用本品。抗凝治疗可给予小肝素

(2)老年人用量适当减少。

(3)忌症原则上与双香豆乙酯同,特功能不全,严重压伴有倾向患者。

倾向、友病、减少性紫癜、严重疾患、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脊髓及眼科手术患者用。恶病质衰弱发热、慢性中毒、活动性结核、力衰竭、重度压、亚急性细菌性膜炎、月经过多、先兆流产等慎用。

给药说明

严格掌握适应。在无酶原测定的条件时,切不可滥用本品。不华法林药片同患者对本品的反应不一,用量务必个体化。依据酶原时间而调整用量。一般维持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由于本品系间接作用抗凝药,半衰期长,给药5-7日后疗效才可稳定,维持量的足够与否务必观察5-7日后能作定论。当酶原时间已显著延长至正常2.5倍以上,或发生少量倾向时,应即减量或停用。出严重者可静推注维生素K1 2.5-20mg,用量以能控制出为指标,必要时可给冷冻浆沉淀物、全浆或酶原复物。

本品的个体差异明显,过量易致出,治疗期间宜严密观察口腔粘膜、鼻腔、皮下出,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操作,避免过度劳累和易致损伤的活动。疗程中应随访检查酶原时间、大便潜尿隐等。在长期应用最低维持量期间,如需进手术,可先静注维生素K1 50mg,但进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科手术前,应先停药。肠手术后,应检查大便潜

不良反应

服抗凝药一致,过量易致出。早期可有瘀斑、紫癜牙龈鼻衄、伤久不愈、月经过多等。出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特是泌尿和消化道。肠壁肿可致亚急性肠梗阻,也见于硬膜下和颅。任何穿刺均可肿,严重时局部压迫症状明显,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瘙痒性皮疹、过敏反应和皮肤坏死。大量服甚至有双侧乳房坏死、微管病或溶血贫血以及大范围皮肤坏等报道;一次量过大时尤其危险。

起出血尿、瘀斑、便血等。可损害,停药后症状华法林药片失。要不良反应是出,最常见为鼻衄齿、皮肤瘀斑、血尿子宫便血、伤溃疡处出等。 用药期间应定时测定酶原时间,应保持在25-30秒,酶原活性至少应为正常值的25%~40%。不能用凝时间或出时间代替上述二 指标。无测定酶原时间或酶原活性的条件时,切勿随便使用本品,以防过量起低酶原血症,导致出酶原时间超过正常的2.5倍(正常值为12秒)、酶原活性降至正常值的15%以下或出现出时,应立即停药。严重时可用维生素K,服(4-20mg)或缓慢静注(10-20mg),用药后6小时酶原时间可恢复至安全水平。必要时也可输入新鲜全浆或酶原复物。

相互作用

(1)与本品用能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有:①与浆蛋白的亲和力比本品强,竞争结果游离的双香豆乙酯增多,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羟基保泰松、甲芬那酸、水氯醛、氯贝丁酯(安妥明)、磺胺类药、丙磺舒等;②抑制微粒体酶,使本品代谢降低而增效,如氯霉素嘌醇、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甲硝唑(灭滴灵)、西咪替丁等;③ 减少维生素K的吸收和影响酶原成的药物,如各种广谱抗生素、长期服用液状石蜡或考来烯胺(消胺)等;④能促使本品与受体结的药物,如奎尼丁甲状腺素、同化激素苯乙双胍;⑤干扰功能,促使抗凝作用更明显的药物,如大量阿华法林药片司匹林、水杨酸类、前列腺成酶抑制药、氯丙嗪苯海拉明等;⑥此外能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还有丙硫氧嘧啶、二氮嗪(diazoxide)、丙吡胺(disopyramide)、服降糖药、磺吡酮(痛风药)等,机制尚不明确;⑦上腺皮质激素苯妥英钠既可增加,也可减弱抗凝的作用,有导致肠道出的危险,一般不用;⑧不能与链激酶尿激酶用,否则易导致重危出

(2)与本品用能减弱抗凝作用的药物:①抑制服抗凝药的吸收,包括制酸药、轻泻药、灰黄霉素、利福平、格鲁米特(导眠能)、甲丙氨酯(安宁)等;②维生素K、避孕药和激素等,竞争有酶蛋白,促进因子Ⅱ、Ⅶ、Ⅸ、Ⅹ的成。

注意事项

华法林服用过量易起出忌症同肝素。孕妇用。

华法林可以透过胎盘屏障,胎儿发育迟缓。

如有下列情应先停药并立即至医院诊治

1.刷时或割伤后流不止

2.无故瘀伤且范围扩大

3.咳吐血血尿便或黑便

4.严重头痛

5.女性生理期期间,月经量过多

6.女性若有怀孕计划,要先告知医师

7.手术后3天妊娠后期、哺乳期、有倾向患者(如友病、减少性紫癜)严重疾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脊髓及眼科手术患者用。

8.以下情况须慎用:恶病质衰弱发热、慢性中毒、活动性结核、力衰竭、重度压、亚急性细菌性膜炎、月经过多、先兆流产等。

9.在长期应用最低维持量期间,如需进手术,可先静注维生素K1150mg,但进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科手术前,应先停药。肠手术后,应检查大便潜

临床监测

本品优点是服有效,作用时间长。缺点是显效慢,作用过于持久,不易控制。对需快速抗凝者则应先用肝素发挥治疗做用后,再用华法林维持疗效。华法林于抗用,可减少外科大手术、湿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静栓放发生率。用药期间必须测定酶原时间,一般控制在25-30秒较好。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因子III)与因子VII结成复物激活因子X,华法林药片活化的因子X(因子Xa)激活酶原(因子II)变成酶(因子IIa),同时因子III/VIIa复物还激活因子IX,对凝瀑布反应起放大作用。

华法林影响与外源性凝系统有的凝因子IIa、VIIa、IXa和Xa的活性,因此华法林后通过监测其对外源性凝系统的影响(酶原时间,PT)来调整量。PT的测定是在浆中加入外源性的凝活酶,在体外激活外源性凝系统,计算浆发生凝固的时间,PT越长,凝因子受抑制的程度越明显。

临床上使用的凝活酶试有不同的来源,每一个批次的凝活酶的致凝活性都不同,这样即便同一份浆,使用不同的试测得的PT不同,无法比较和进标准化,不便于临床诊断和用药监测。临床使用标准化了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药量。INR=PTRISI,其中ISI为国际敏感指数,代表凝活酶的促凝活性(敏感性);PTR为受试者PT与正常浆PT的比值。虽然同一份浆使用不同试测得的PT不同,但如采用INR结果都是一样的。原则上ISI越接近1越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花寄生

下一篇 达肝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