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种,仅次于阑尾炎,占第2位。妊娠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各期,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发生率约为0.8‰,仅次于妊娠阑尾炎,较非孕期高,50%~70%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症病变始时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水肿、渗出,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妊娠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病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国外报道妊娠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为0.8%,70%胆石......
目录

概述

妊娠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病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国外报道妊娠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为0.8%,70%胆石病。妊娠期在激素的作用下,胆囊道平滑松弛致使胆囊排空缓慢及胆汁淤积;激素降低胆囊粘膜对钠的调,使胆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响胆囊浓缩功能;加之胆汁固醇成分增多,胆汁酸盐及磷脂分泌减少,有利于结石妊娠胆囊结石的重要诱因。临床上妊娠急性胆囊炎并不多见,是因为极少发生感染的缘故。胆囊炎和胆石病可发生在妊娠期任何阶段,以妊娠晚期更为多见。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种仅次于阑尾炎占第2位,胆囊炎的发病与结石堵塞管及细菌感染有,Greenberger等(1998)报道认为急性胆囊炎的发作,细菌感染占50%~85%。胆囊炎患者并有胆囊结石,称之为结石胆囊炎;未胆囊结石的称为非结石胆囊炎,致病原因要为管梗阻细菌继发感染胆汁流不畅细菌易繁殖而导致感染,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占70%以上,其次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厌氧菌等。幽门螺旋杆菌十二指肠乳突逆流进入道致道感染亦有报道。胆囊炎症病变始时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水肿渗出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如梗阻未解除、炎症未控制病变可发展至胆囊壁全层出现囊壁增厚、脓性渗出物成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若病变更进一步发展,胆囊压力继续升高,胆囊壁张力增高导致障碍,此时临床出现坏、穿孔并发症,脓液进入管可导致急性化脓性管炎和腺炎,若病变过程中管梗阻解除,炎症可逐渐消退,反复发作则呈慢性胆囊炎改变。

流行病学

妊娠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各期,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发生率约为0.8‰,仅次于妊娠阑尾炎,较非孕期高,50%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

病因

1、胆汁淤积

90%以上的胆汁淤积由结石嵌顿起,结石胆囊梗阻,胆囊压增高,胆囊运不良,发生性坏死;淤积的胆汁可刺激胆囊壁,起化性炎症,如液反流,消化酶侵蚀胆囊急性胆囊炎。

2、细菌感染

由于胆汁淤积,细菌可繁殖流、淋巴或道逆进入胆囊起感染。感染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70%为大肠杆菌,其次为葡萄球菌、变杆菌等。

3、妊娠的影响

妊娠期雌、激素大量增加,胆囊层肥厚,胆囊平滑松弛,胆囊收缩力下降胆囊容量增大2倍,胆囊排空延迟加之胆汁固醇含量增高,固醇和盐的比例改变,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发生胆囊炎;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胆囊也可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可单独存在或为急性化脓性管炎的一部分。急性胆囊炎由结石梗阻胆囊起;总管结石道蛔虫常是急性化脓性管炎的病因

发病机制

过去因孕妇不宜做X线胆囊检查,故这面资料较少。现用超声来评估孕妇胆囊动力,发现孕妇在早期妊娠胆囊虽未增大,但排空率有轻度下降。妊14周后,胆囊容积增大到15~30ml,残余容积亦增加,为2.5~16ml,胆囊排空率明显下降。妊娠胆囊的变化可能与激素激素降低了胆囊黏膜上皮对钠的调而使黏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势必影响胆囊的浓缩功能。

胆囊排空减慢与孕酮增多有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释放,使胆囊收缩排空。孕酮降低胆囊胆囊收缩素的反应,同时又抑制胆囊平滑收缩而使胆囊排空缓慢。妊娠胆汁成分和分泌也有影响。胆汁酸盐、磷脂和固醇是胆汁的重要化成分并保持一定的比例,使成一种态溶液。这种比例的改变特胆汁酸、磷脂的减少或固醇增多,均可使固醇从过饱和的胆汁中结晶、沉淀而结石鶒。孕妇到妊中末期胆汁固醇的分泌增加,固醇饱和度增高。同时从早妊胆汁酸池容积增加胆汁酸中去氧酸的比例下降而酸比例上升。继之与成率增加相反去氧酸与去氧酸下降。这种比例改变影响了固醇在态溶液中的溶解度使固醇易析出结晶。加上孕酮降低胆囊收缩力,使胆囊排空时间延长,残余容积增多,为胆石成与细菌繁殖创造条件而易致道感染。

症状

一般为饱餐或过度疲劳后发生夜间多见,疼痛为突发性右上多见,也可见于上部正中或剑突下,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右肩下角或右部,少数病人可放射至左肩部70%~90%的病人可有恶心呕吐;80%左右的病人出现寒战发热;25%左右的病人黄疸。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休克。右上压痛明显右季肋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并发腹膜炎时可有紧张和反跳痛,部分病人菲征阳性,妊娠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掩盖,部体征可不明显。

并发症

1、胆囊穿孔穿孔多发生在胆囊底部或结石嵌顿处的坏死胆囊壁,胆汁腹膜炎。50%病人的胆囊穿孔被网膜和周围组织包裹,胆囊周围脓肿;20%病人在胆囊与其邻近器官(肠道)瘘;约10%病人可发生胆石肠梗阻

2、急性化脓性管炎道梗阻与感染是其发病的基本因素原发性或继发性总管结石道蛔虫病以及总管狭窄起的道梗阻是急性化脓性管炎的病理基础道梗阻时胆汁淤积,有利于胆汁细菌繁殖,继发细菌感染后道黏膜充水肿压力增高,加重道梗阻程度。

3、源性腺炎总管下端结石嵌顿或Oddi括约痉挛,或十二指肠乳头水肿,造成Vater壶管的暂时性梗阻,胆汁“共同通道”反流至管,诱发急性腺炎。

诊断

据典型病史,突发性右上绞痛,阵发性加重,右上胆囊区压痛、紧张,体温升高,即可诊断。超声见胆囊肿大壁厚收缩不良或胆石等诊断就更明确。如触到张力很大的胆囊或体温在39~40℃病情不缓解等应考虑胆囊坏死、穿孔的危险增大,有可能腹膜炎。

鉴别诊断

首先要考虑与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梗死、妊娠急性脂肪、重度妊娠压疾病并HELLP综征鉴;也要和其他虽不危及生命但很严重的病如右侧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腺炎肺炎等鉴。其次要与最需要及时手术的急性阑尾炎鉴。妊期阑尾位置上移常易误诊为胆囊炎而延误手术。

治疗

妊娠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为适当控制饮食,缓解症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消除并发症,必要时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1)控制饮食:重症患者应食,轻症患者症状发作期,应脂肪饮食,如在缓解期可给予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固醇饮食。适当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2)对症治疗:可用解痉止痛阿托品0.5~1mg注射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注射。硝酸甘油美沙酮、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也有解痉镇痛作用,可适当选用。症状缓解期可适当服用药,如选用50%硫酸镁10~15ml3次/d服,可使Oddi括约松弛促进胆囊排空。其他药有去氢酸、熊去氧酸、羟甲烟胺(利素)等。

(3)抗感染治疗: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胆汁中的浓度较液中高4~12倍,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应作为首选,其中头孢哌酮(先锋必)在胆汁中的浓度是液浓度的100倍是治疗严重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要适用于治疗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保守治疗失败或出现严重的并症如阻塞性黄疸胆囊积脓、坏胆囊炎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并弥漫性腹膜炎者。除非病情危急,应选择妊娠中期手术,此期流产率为5%左右,低于妊娠其他时期。如临近预产期最好等到产后再手术治疗。手术后应给予保胎治疗。手术要有胆囊流术、总管流术、胆囊切除术或病灶局部脓液流术。文献报道可在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未发生孕妇及胎儿死亡,并不增加流产早产率,但报道例数较少,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评价。

预防

饮食清淡。预防脂、结石胆汁淤积。预防感染。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豆蔻

下一篇 吉非罗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