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碱中毒
疾病概述
麻黄碱为α、β肾上受体激动剂,其特点是:口服吸收快,作用时间长,服后1小时血浆药物可达峰浓度,仅少数被单胺氧化酶代谢,60%~70%以原形由肾脏排出。成人最小致死量为600mg。过量服用麻黄碱时有发生,但超大剂量、中毒剂量服用则临床少见。
若患者空腹大剂量服药,药物吸收快,病情凶险,在不清楚其服用何种药物时,及时应用温水彻底洗胃,为其抢救成功最为关键的一步。同时,予以利尿剂利尿,加速体内已吸收以药物排泄,口服芒硝导泻,促进肠道内残留药物的排除,为较快地控制病情,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静脉补充液体,补充能量,辅以制酸药物,有利于病情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麻黄碱T1/2为3~6小时,一次服用可维持3~6小时,24小时全部排出体外。
临床表现
麻黄碱中毒症状的发生主要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周围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所引起、病儿有头痛、眩晕、耳鸣、烦躁不安、谵妄、震颤、痉挛、寒战、发热、颜面潮红、出汗、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口干、恶心、呕吐、腹胀、排尿困难、血压上升、心悸、过早搏动及其他心律失常、昏迷等症状。严重中毒时可致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诊断鉴别
诊断: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给予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等病情稳定后再做常规检查。
鉴别:与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和肾上腺素作用的其他类药物中毒相鉴别。
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系一次过量服用巴比妥类药所致的急性中毒。本类药物包括苯巴比妥、异戊比妥、速可眠、硫喷妥钠等,这些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癫痫作用中毒作用为中枢神经的抑制。
中毒表现:意识障碍可从嗜睡至昏迷,重度中毒可出现肌肉松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浅慢、瞳孔缩小或散大、发绀、尿量减少、脉弱无力、血压降低、休克。
阿片、吗啡、哌替啶(杜冷丁)、海洛因、美沙酮、阿弗普丁、可待因等吗啡类药物中毒引起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中毒表现:主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初期可兴奋,表现为烦躁不安、呕吐、谵妄等,后期昏迷、呼吸缓慢、不规则、瞳孔缩小、血压下降、体温下降、肌肉松弛、光反射减退或消失。
治疗方案
1.洗胃及导泻
对服药量大而未超过4~6小时者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洗胃。洗净后灌入硫酸钠20~30克导泻,也可灌入20%药用炭悬液。
2.中枢兴奋剂
应用对深度昏迷、呼吸浅或不规则,可考虑选用下列药物。
(1)美解眠如出现恶心、呕吐、肌肉颤抖等中毒症状需减量或停药。
(3)纳络酮直至呼吸或(和)意识状态明显改善。中枢兴奋剂量过大可引起惊厥或出现心律失常,加重呼吸、循环衰竭,凡遇肌张力及反射恢复或出现肌肉震颤等情况均应减量或停药。
应用巴比妥钠和苯巴比妥主要从肾脏排出,对合并颅内高压者尤为适合,亦可间断静注速尿,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药物排泄。
4.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是有效方法,对服药剂量大、昏迷程度深、洗胃不彻底的病例更应尽早实施,有条件可行血液灌流,如病人不宜搬动也可用腹膜透析。
5.一般处理
常规吸氧,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循环不稳定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呼吸衰竭可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注意防治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脑水肿、休克等,加强护理与支持治疗等。
保健贴士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