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麻疹病毒肺炎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为单负链RNA病毒,与其他的副黏膜不同之处为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呈球颗粒,麻疹病毒电镜下呈球,直径约100-250nm,衣壳外有囊膜,囊膜有凝素(......
目录

英文参考

measles pneumonia

疾病别名

麻疹肺炎,measles pneumonia

疾病代码

ICD:J17.1*

疾病分类

呼吸

疾病概述

麻疹病毒肺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婴幼儿及免疫低下者为多,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肺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婴幼儿免疫低下者为多,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并发肺炎麻疹患儿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常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翼扇动、发绀部能闻及干湿啰音多随麻疹热退、皮疹隐退而肺炎亦逐渐消

疾病描述

麻疹病毒肺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婴幼儿及免疫低下者为多,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并发肺炎麻疹患儿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常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翼扇动、发绀部能闻及干湿啰音。大多随麻疹热退、皮疹隐退而肺炎亦逐渐消。但养不良、体弱免疫力低下者发生巨细胞肺炎,病情常迁延不愈。

症状体征

肺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婴幼儿免疫低下者为多,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并发肺炎麻疹患儿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常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翼扇动、发绀部能闻及干湿啰音多随麻疹热退、皮疹隐退而肺炎亦逐渐消。但养不良、体弱免疫力低下者发生巨细胞肺炎,病情常迁延不愈。发疹期和疹后期体温居高不退,或热退后又发热,呼吸道症状加重,白细胞增高,则提示并发细菌性肺炎可能,并发脓胸的机会亦较多。过去接种过麻疹灭活疫苗,由于体产生的抗体水平不高,若干年后传染上麻疹,可产生非典型麻疹征(AMS)。偶亦见于曾接受减毒活疫苗者。症状不典型,往往中毒症状重而卡他症状少。有高热、头痛干咳腹痛痛等症状,黏膜斑极少见到。皮疹首发于四肢,此后向,常并发肺炎,可产生胸腔积液病变可持续数月后始吸收。非典型麻疹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患者仅具部分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产生的超敏反应有,现已不用灭活麻疹疫苗而改为接种减毒麻疹活疫苗,故非典型麻疹征已极少见。

疾病病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virus)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麻疹病毒肺炎(measlespneumonia)。麻疹病毒可侵犯整个呼吸道黏膜并产生肺炎,可发生于麻疹出疹前期和发疹期,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儿常无皮疹,极易发生巨细胞肺炎。由于呼吸道黏膜的广泛损害,在出疹期或疹后期常伴发细菌性感染,多发生于养不良、体弱的儿童。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流感嗜杆菌为常见,其中以金黄葡萄球菌尤为多见,病情多较严重。少数患儿尚可并发腺病毒感染麻疹同时并发细菌性感染和腺病毒感染时,病情则更为严重,常为麻疹肺炎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病理生理

麻疹病理改变是广泛的细胞融成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肺炎病理表现是呼吸道包括气管和细气管的上皮细胞急性炎症,黏膜水肿、充、坏死可溃疡伴纤毛落,间质有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成。病变累及细气管周围,发生以淋巴细胞为的单核细胞浸润性间质性肺炎病灶可融,侵犯网状皮系统,淋巴结肿大。呼吸道和壁出现上皮多核巨细胞,其核和细胞质含有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巨细胞肺炎充满落的变性上皮细胞、多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壁有透明膜成,气管分泌物以及落细胞可使气管部分阻塞而起局部肿和大疱完全阻塞时可发生不张。伴发细菌性感染产生气管肺炎病理改变,有时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病灶迁延不愈可产生气管扩张症。

诊断检查

诊断:据特征性的口腔黏膜斑和皮疹,结病人2~3周有麻疹接触史及胸部X线的肺炎表现可作出诊断。鼻咽部分泌物、作瑞氏法染色光镜下观察到多核巨细胞、或检测出麻疹病毒荧光抗原,或组织培养中分离到麻疹病毒可确定早期诊断。于急性期和恢复期作凝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麻疹补体结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有4倍以上增高,有助于诊断。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有早期诊断价值。

实验室检查:

鼻咽部分泌物、液细菌涂检查。于急性期和恢复期作凝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麻疹补体结试验检测。

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有早期诊断价值。

其他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麻疹病毒肺炎表现为弥漫性细气管间质炎症改变,纹理性细菌感染的炎症浸润常为段分布的气管肺炎,多位于一侧或双侧部的下

鉴别诊断

应与其他病毒性、出疹性疾病鉴,如风疹、细小病毒、肠道病毒等。

治疗方案

前,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雾吸或静注射均未明有任何确定效用。麻疹病毒肺炎治疗要为对症处理、支持疗法和预防治疗并发症。采用适当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已并发细菌性部感染患者,应针对致病菌并结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伴发喉炎出现梗阻时,除予氧疗外,应结合病情考虑作气管插管或气管术,以改善通气

并发症

常并发细菌性肺炎

预后及预防

预后:麻疹肺炎的病死率较高。20年前麻疹肺炎病死率为60.1%,现仍为10%左右。

预防:我国自广泛接种减毒麻疹活疫苗后,麻疹已很少发生,麻疹肺炎则更为少见,由于麻疹肺炎的病情严重,特是继发细菌感染和腺病毒感染肺炎的病死率高,临床上就警惕这些并症的存在,以便尽早作出诊断和处理。

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呼吸道传播,亦可自眼结膜侵入或通过接触感染。发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6个月以婴儿由于在母体获得免疫力,一般不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冬、春季为多见。有发热、流涕、流泪干咳、眼结膜充症状。起病2~3天首先在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1~2天后,在的丘疹先于后发际出现,以后迅速发展至面颈部、躯干,自四肢近端向远端扩展,直至手、脚底,这是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麻疹肺炎的发生率随流地区有较大出入,过去报道国外为7%~50%,我国为13.8%~88.1%,但自国外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该病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体弱多病、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者麻疹病毒肺炎的发生率增加,如肿病人麻疹58%并发麻疹肺炎艾滋病患者患麻疹则有82%患有麻疹肺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安替司丁

下一篇 胡萝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