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Urinastatin;
英文别名:3-(furan-2-yl)-2,4-dioxaspiro[5.5]undec-9-ene;Trypsin inhibitor MR-20;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68);Acid-stable protease inhibitor;MR-20 (Magnetic powder);Ulinastatin;Uti(68);MR 20;Miraclid;
CAS号:80449-32-7
分子式:C13H16O3
分子量:220.26400
结构式:
精确质量:220.11000
PSA:31.60000
LogP:3.05150
物化性质
密度:1.16g/cm3
沸点:331.5ºC at 760 mmHg
闪点:171ºC
折射率:1.548
药典标准
来源含量
本品系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能抑制多种蛋白水解酶活力的糖蛋白。每1mg蛋白中含乌司他丁的活力不得少于3500单位。
制法要求
本品应从健康人群的尿中提取,生产过程应符合现行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本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60℃加热10小时,以使病毒灭活。
性状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醚中不溶。
鉴别
检查
干燥失重
取本品0.1g,在60℃减压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6.0%(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L)。
乙肝表面抗原
取本品,加0.9%氯化钠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10万单位的溶液,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应为阴性。
酸碱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激肽原酶物质、分子量、有关物质、异常毒性、细菌内毒素与凝血质样活性物质
效价测定
药理
本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67000。本品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另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MDF)产生,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本品还可改善手术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蛋白代谢异常和肾功能降低,防止手术刺激引起的对内脏器官与细胞的损伤以及改善休克时的循环状态等。
本品系从人尿提取精制的糖蛋白,属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等各种胰酶活性的作用,常用于胰腺炎的治疗。此外,本品尚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和抑制心肌抑制因子产生等作用,故而可用于急性循环衰竭的抢救治疗当中。
毒理
药代动力学
乌司他丁静注后血浆浓度迅速下降,主要分布在肾脏、肝脏和胰腺。几乎从所有组织中消除,生物半衰期约为24min,消除半衰期约40min。给药6h后以低分子代谢物从尿中排泄,排泄量24%。连续给药7天未见蓄积。
适应证
急性胰腺炎(包括外伤性、术后及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的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急性恶化期,急性循环衰竭(出血性休克、细菌性休克、外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本品也广泛用于胸外科手术、消化系统手术、肿瘤手术、器官移植、器官切除手术及CPB手术;本品还用于治疗与预防肿瘤化疗产生的肾功能障碍。
用法用量
1.初始剂量为每次25000~500000U,每天1~3次,溶于500ml输液中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为1~2h。症状性状改善后为维持量,每次25000U,每天1~3次。
2.急性循环不全:每次10000U,每天1~3次,溶于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1~2h;或每次1000U,溶于2ml液体中,缓慢静脉注射,每天1~3次。可根据病情酌情适当增减。
禁忌证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⑵本品用于急性循环衰竭时,应注意不能代替一般的休克疗法(输液、吸氧、外科处理、抗菌素等),休克症状改善后即终止给药。
⑶使用时注意:本品避免与加贝酯或gelobin制剂混合使用。本品溶解后应迅速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中给药的安全性未得到证明,动物实验(鼠)显示药物在乳汁中有分布。所以,对孕妇和可能妊娠妇女应根据病情判需要慎用。哺乳妇女如必须使用应避免哺乳。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老年患者用药
高龄患者应适当减量。
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专家点评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