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CMV)是以受感染细胞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及胞质包涵体为特征导致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是无症状隐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婴儿中可起严重的部感染而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骨髓器官移植的展和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多,CMV已成为该两种情况下最常见的致病菌。巨细胞病毒属于B族疱疹病毒,CMV的感染具有严格的种特异性,人类只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后的病毒在细胞中缓慢生长繁殖(2~3个月......
目录

病因

巨细胞病毒属于B族疱疹病毒,CMV的感染具有严格的种特异性,人类只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后的病毒在细胞中缓慢生长繁殖(2~3个月呈现明显病变)。被感染的细胞核增大,细胞质增多,成典型的嗜酸性核细胞质包涵体。

临床表现

机体免疫良好的CMV感染者大多数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因而成为骨髓器官移植者CMV感染的传染源。所以,在进移植前对供体进CMV检查是十分重要的。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存在如下临床表现:

1.急进型

在移植后1~2月即出现发热咳嗽、不适、呼吸困难、活动力下降、缺氧和呼吸衰竭部听诊多无体征,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可闻及啰音;病情进展快,可迅速恶化和死亡。常见于原发感染,体无特异性抗体,因而发病急、重,易导致全身病毒血症和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2.缓进型

移植后3~4月发生,症状与急进型相似,但进展缓慢,症状较轻,死亡率低;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纤维化;病理表现为间质水肿,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增生。常见于CMV再感染或潜伏的病毒激活所致。

AIDS患者CMV肺炎无特异性,常并全身CMV感染,如网膜炎、结肠炎、管炎和食管炎。

检查

1.周围白细胞计数减少。以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尿液、子宫颈分泌物、活检标本接种至人纤维细胞培养基中可分离到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分泌物和纤维气管组织活检标本发现嗜酸性核包涵体巨细胞,即能确诊。

测定清的巨细胞病毒抗体,双份清抗体呈4倍或以上增长时,有助于诊断。

2.X线检查要表现为两弥漫性间质性或性浸润,极少数可呈结状阴影,偶尔出现胸腔积液征象。肺实变提示并发细菌性或真菌感染

诊断

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可确诊。

治疗

前尚无特效药,要以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它对疱疹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病毒DNA聚酶的作用。但大量可抑制白细胞而加重病情。阿昔洛韦和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移植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预后

婴儿免疫功能低下及器官移植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一般预后欠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