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茴香茎叶

茴香多年生草本,高0.4-2m。具强烈香直立,光滑无毛,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展,表面细纵沟纹。互生;较下部的叶柄长5-15cm,中部或上部叶柄部或全部皮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国阔三角,长约30cm,宽约40cm,四至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丝状,长0.5-5cm,宽0.5-1cm。出处《药性论》拼音Huí Xiānɡ Jīnɡ Yè茴香菜(《千金......
目录

基础信息

茴香茎叶出处《药性论》

拼音Huí Xiānɡ Jīnɡ Yè

茴香菜(《千金·食治》),草蘹香(《本逢原》),香丝菜(《植物实图考》)。

英文stem and leaf of Fennel

拉丁文Caulis et Folium Foenicul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Foeniculum vulgare Mill

药材基源植物茴香

科属分类

性味南川《常用草药手册》:味甘辛,性温。

功效理气止痛

恶心呕吐疝气痛;

采收和储藏春、夏两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茴香近景2花序生或侧生,径3-15cm;小花序14-30朵,花柄纤细,不等长,长0.3-1.2cm;小,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淡黄色,长约1.5mm,宽约1mm,中部以上向,先端微凹;丝略长于花瓣花药淡黄色,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花柱极短,向外叉或贴伏在花柱基上。

双悬果,长3.5-6mm,宽1.5-2mm,棱5条,尖锐;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面近平直或微凹。

期5-6月,果期7-9月。

化学成分

果实中均含有挥发油,其中包括大量的柠檬烯(limonene)和反式茴香(trans-anethole),还包括α-、β-蒎烯(α,β-pinene),月桂烯(myrcene),小茴香酮(fencho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受草(estragola),反式小茴香醇已酸酯(trans-fenchol acetate),烯(camphene),茴香(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等[1]。茴香中还含脂肪油,其脂肪酸组成要有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十九烷酸(nonadecano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生酸(arachidic acid),二十一烷酸(heneicosanoic acid),山嵛酸(behenic acid),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

含抗坏酸、去氢抗坏直酸、少量维生素B2、莲甙、茴香甙、山柰酚-3-阿拉伯糖甙、山柰酚-3-葡萄糖醛酸甙、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甙,以及桂皮酸、阿魏酸、咖啡酸、安息香酸、茴香酸、香荚兰酸、龙胆酸、邻香豆酸、原儿茶酸、丁香酸、芥子酸、延胡索酸、苹果酸、石酸、柠檬酸、莽草酸、奎宁酸等有机酸。

功用主治

,顺,止痛。 治痧气疝气肿。

①《药性论》:卒恶心中不安,食之即瘥。

②《千金·食治》:霍乱,辟热,除

③《动植物民间药》:驱,解热。

④《南京民间药草》:服,顺发汗;,治小肠

用法与用量

服:汤,3~5钱;捣汁或浸酒

外用:捣

①治卒冲胁,如刀刺痛,喘息不得。亦甚理小肠:生捣茴香汁一,投热洒一服之。(《食疗本草》)

②治恶毒肿,或连阴间疼痛急挛,牵入少不可忍:茴香,捣取汁一升服之,日三、四用,其滓贴肿上。冬中亦可用。(《本草图》)

③治肾虚耳鸣茴香适量,捣缄取汁,滴(右耳鸣滴左,左耳鸣滴右):(《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

1.《药性论》:卒恶心中不安,食之即瘥。

2.《千金·食治》:霍乱,辟热,除

3.《动植物民间药》:驱,解热。

4.《南京民间药草》:服,顺发汗;,治小肠

以上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茴香虫

下一篇 颈部开放性损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