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荭草花

一年生草本。直立,粗壮,高1-2米,上部多分枝,密被展的长柔毛。卵形、宽或卵状披针,长10-20厘米,宽5-12厘米,端渐尖,基部或近心形,微下延,边缘全缘,密生缘毛,两面密生短柔毛,叶脉上密生长柔毛;叶柄长2-10厘米,具展的长柔毛;托叶鞘筒状,膜质,长1-2厘米,被长柔毛,具长缘毛,通常沿端具草质、绿色的翅。总状花序呈穗状,生或腋生,长3-7厘米,紧密,微下垂,通......
目录

简介

荭草的功效介绍】:

荭草 (《纲》)

【异】水荭(《摘元》)。

【来源】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

植物态详荭草条。

【药材】干花序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时常呈扁的半放状态。

【功用治-荭草的功效】治胃气痛,痢疾块,横痃

《纲》:,消积,止痛。

【用法与用量】服:汤,1~2钱;研末、膏或浸酒

外用:膏贴。

选方

①治作痛:水荭一大撮,水二钟,一钟服。

(《董炳集验》) ②治心气疞痛:水荭为末,热服二钱。

(《摘元》) ③治痢疾初起:水荭(取)末。

每服三钱,红痢蜜汤下,白痢沙糖汤下。

(《验广集》) ④贴:水荭(同用),取一、二担水,满锅透,去渣,存汁,慢成膏,纸绢任摊,狗皮更好。

(《验广集》水荭膏) ⑤治横痃:荭草一握,红糖五钱。

捣烂加热贴,日换一次。

(《福建民间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曲美布汀

下一篇 荭草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