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葫芦

葫芦 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葫芦葫芦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葫芦被粘质长柔毛;卷须2歧,端有2腺体;卵状心形卵形,两面均被微柔毛;雌、雄花均单生;果初绿色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期夏季,果期秋季。葫芦喜欢温暖、避的环境,幼苗怕冻,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其幼嫩时可供菜食,成熟后外壳木质化,中空,可作各种......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落,变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一样的毛被,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张,半或近,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披针,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端有小尖头,5雄蕊3,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药室折

雌花花梗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花冠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截形或2齿裂,稀,长约20毫米。期夏季,果期秋季。

性状

该品扁长或卵,长1.2~1.8cm,宽约0.6cm,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较光滑,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纹,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一端平心形凹入,一端渐尖或钝尖。对种皮质硬而脆,子叶2,乳白色,富含油性。微,味微甜。

该品粉末淡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类多角或不规则,壁薄,垂周壁平直或弯,外被角质层。种皮厚壁细胞多成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多角或不规则,直径约50μm,长约100μm,木化,纹孔或长,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较小,壁甚厚,呈长或类,有的少数分枝,壁波状。星状细胞碎较多,不规则分枝成星状,界限不甚明显,具数个分枝或突起,壁弯,木化,胞腔不规则。种皮下皮细胞类长,扁平,垂周壁稍厚。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直径2~15μm,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用水氯醛透化,脂类物质成落,可见糊粉粒溶化后的痕迹。胚乳细胞类多角,充满油滴和糊粉粒,直径2μm以下。种皮细胞类。长,排列成镶嵌状,壁薄,微弯或平直。纤毛众多,长短不一,长约100μm,平直或稍波状

主要品种

瓠子扁蒲

葫芦(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柱状,直或稍弓,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全国各地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

葫芦

葫芦(原变种)的区在于:植株结实较多,果实状虽似葫芦,但较小,长仅约10厘米。我国多栽培

本变种果实药用,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儿童玩具。种子油可制肥皂。

瓠瓜

本变种与葫芦(原变种)的要区在于:瓠果扁球,直径约30厘米。各地栽培

本变种的果实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也供作乐器,为“八音”的一种,西南少数民族用作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

分布范围

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

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繁殖栽培

种植

浸种55度水15分钟,然后30度水24小时.温水上放七天(不接触)尖端裂就栽种。然后栽种到土里,苗出到3分之2时转到18度。

选茬整地

1、选地 选茬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二洼地;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可以。以玉米小麦、大豆茬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类重迎茬,上茬使用封除草的地块都不能种植甜葫芦

2、整地 早春浆打垅,及时镇压保墒。种植垄为长垄,垄宽90—130cm,中间7—8条空垅也要打垅有利于灭草。

刚收获的大亚腰葫芦1、浸种 品种选用,日本青皮葫芦,用40℃温水浸种12—24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浸好的甜葫芦种子

2、催 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垫一层消毒的锯末或沙子、再垫上一层纱布,将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上面盖上拧干的新毛巾,盖上盖帘,蒙上棉被催,每天用新刷帚掸水2次。掸水不要过多,防止种皮有积水。催温度一般在25—28℃,不能低于25℃,最高不超过32℃。

3、要求 每天捡出已出种子(拱嘴白),放在另外的盆里,放在室阴凉的地,控制生长,等待播种。

苗床播种

1、苗床准备 苗床底垫8—10cm马粪或碎草,上面铺一层土,踩实、踩平。同时用70%敌可松可湿性粉消毒,每平米0.3—0.6g,同时扣棚。待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再扣小棚。

2、养土准备 选择没有使用过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土壤,并筛好,与筛好的腐熟农家肥7:3比例混拌。

3、装袋播种 将养土装入10×15cm的塑料袋中,并在塑料袋底1/3处放入20—30粒二铵作底肥,装满蹲实,并将养袋底角剪或者在底部扎孔径为8—10mm的眼2—4个以便透水。将养袋整齐摆放在苗床上(间隙1cm),并浇足水,表土干后,待播种,播种时间为4月5—10日进。用木棒在养袋中间扎3—4cm深的眼,将催好的种子眼朝下放好,复完土后进1次浇水。

田间管理

1、人工锄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2、结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在蔓长到50cm左右时,最好结灌水,每株追施尿素100—250克,追肥不要主根太近,防止烧。不要将尿素落于面上,防止烧,并耢平空垄防止草荒,然后对空垄进铺草,每平米用稻草或麦秸1kg左右。

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

(1)顺蔓每株留两个蔓,两条蔓均横在空压缩上。可培1次定向土,使瓜秧向顺向倾斜,避免翻秧。

(2)掐尖一级分杈,长到3时,始掐尖,看住并掐掉二、三级分杈,蔓掐尖在8月以后。

(3)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芦上午和雨天不,所以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时始授粉,过了处署(8月23日)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蔓结瓜6—8个。

(4)田间留车道,原则在道两侧各有2条瓜垅,以便于浇水和收瓜。

采收加工

1、采收时间 8月上旬始逐渐采收,当第1茬瓜长到15—18斤左右(用指甲掐有声音即可采收),原则头一天采收,第2天先削掉瓜皮,再削瓜条,雨天不要削瓜条。

2、搭架晾晒瓜条熏瓜及包装

(1)晾晒木架规格每公顷需建架高2.2米,宽3米,长18—20米,两排架。木杆用塑膜缠上,防止粘瓜条。

(2)晾晒瓜条 晾晒场地一般选择在地里为最佳,因为大地里没有灰尘,在自己家院或者门前大道上,灰尘很多,但是必须用塑料布罩上,防止灰尘落上。晾晒标准用手握一下不粘手为宜。

(3)熏房材料 用木杆搭架,四周必须用塑料布罩上,四周底角(边)用湿土压好踩实,防止硫磺汽味发出去。每公顷需建熏房规格:长12米,宽3米,高2.5米。

(4)熏瓜 一般是上午削瓜条,下午进房,第二天出房再进晾晒,转动木杆,防止瓜粘木杆,八分干始理条,一头齐,分长短扎把在进房熏条。扎把在头上扎和中间扎两种,一般都在头上一端扎。把扎得不要过紧,一般熏条时间,为2个晚间,24小时左右。每公顷用硫磺200公斤左右,每房用硫磺以水条为准,一般3000斤瓜条,每次用2—3斤左右,用硫磺多少与天,晴天则少,阴天则多。

(5)包装要求 扎小把直径为3cm出房后用塑料袋装好,防止硫磺味发出去。(每个包装重50公斤)。

(6)产品质量标准瓜条长1.8—2.2米,宽2.5cm,厚3mm。质量要求:无老化条、油条、皮条、脏条、蛇皮条、筋条瓜不超过20%,水分在20%左右。
(7)等级要求 60—90cm为三等条、1—1.7m为二等条、1.8—2.2m为一等条。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每100克葫芦所含养素如下:热量(15.00千卡),蛋白质(0.7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物(3.50克),膳食纤维(0.80克),维生素A(7.00微克),胡萝卜素(40.0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0.40毫克),维生素C(11.00毫克),钙(16.00毫克),磷(15.00毫克),钾(87.00毫克),钠(0.60毫克),镁(7.00毫克),(0.40毫克),锌(0.14毫克),硒(0.49微克),铜(0.04毫克),锰(0.08毫克)

葫芦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作素羹,可和肉作荤羹,可蜜前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葫芦还是它的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食谱

葫芦丝儿 料:葫芦一个 料:干辣椒两颗,蒜一瓣,盐适量

制作步骤:

  1. 葫芦去皮切丝儿;
  2. 锅放油,将干辣椒和蒜瓣爆香;(干辣椒一定要爆出香辣的味道,看见辣椒有一点糊的色最好)
  3. 葫芦丝儿大,见变软变熟加盐调味出锅!(可依据个人味加味 糖调味,随意。)

药用价值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切碎用。

【来源】葫芦植物葫的干种子。立冬前后摘下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贮藏】置通处,防蛀。

性味】酸、涩,温。甘,平。入

【功能治】

止泻,吐。用于热痢,肺病,皮疹。

利水消肿:用于重症水肿腹水

利尿,消肿,结。用于水肿腹水,颈淋巴结结核。

可用于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

【用法用量】0.5~1两。汤,绞汁,或食等。

用于面浮肿、大腹水肿等症,常与猪苓茯苓泽泻等药同用。还可以治疗晚期吸虫病腹水的病症。

【注意】据有的报道指出,葫芦有毒,含葫芦素B,某些变种的果肉有致泻作用。

忌人群】胃虚者,忌服食。

【附

葫芦汁:鲜葫芦1个,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1小碗,加入适量蜂蜜调服

单用鲜葫芦汁,可充分发挥其清热利水或润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或肺燥咳嗽等。

葫芦虫笋汤:葫芦60g,切虫笋30g,切段。加水汤服。

葫芦虫笋皆长于利水,二者用,能明显增强利尿水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较有效验。

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据古代医书记载,葫芦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相同,可治麻疮。葫芦瓤及子,味苦,性,有毒,可治病,牙龈或肿或牙齿松动。又可治面、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恶疮。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润利便。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高。

济价值

成熟后外壳木质化,中空,可作各种容器,水瓢或儿童玩具。

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果实老熟后一定处理可作容器,如壶;生活用具,如水瓢;鸣虫玩具,如蝈蝈葫芦;及观赏品等。

收藏价值

在古人看来,葫芦嘴小肚大的外,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的上佳场,而对于不好的场则可以进有效的抑制、阻遏,从而造一个适宜的家居环境。因此,古时候的豪门大族多在家中供养几枚天然葫芦,置于中堂之上,认为有化煞收、趋吉避凶之妙用。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不少葫芦的题材,如“子孙万代”、“万代盘长”等。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其称之为“梁”,据说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较平安顺利;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线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一粒瓠,家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床头放葫芦促进夫妻感情。

人们喜爱葫芦,因为它爱生长,能蔓延,多果实,这一特色,恰恰与人类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孙繁衍的愿望相结。借物抒情,于是产生了人们对葫芦的钟爱和崇拜。从而也衍生出许多相应的话和吉祥福瑞故事。代代相传,葫芦就成了人们中值得信赖的,增寿、降瑞、除、保福、佑子孙的吉祥物。

制作工艺

工艺种类

烙画葫芦(一)葫芦画技法,(二)葫芦雕刻技法(三)葫芦漆艺技法(四)葫芦范制技法(五)葫芦勒扎技法(六)葫芦技法(七)葫芦针刻技法(八)葫芦结扎技法(九)葫芦彩绘技法(十)葫芦镶嵌技法(十一)葫芦编制技法(十二)葫芦剪接技法(十三)葫芦灯制作技法(十四)葫芦笔筒制作技法(十五)葫芦虫具制作技法,(十六)葫芦瓶制作技法(十七)葫芦鸟巢制作技法(十八)葫芦鸽哨制作技法(十九)葫芦制作技法(二十)葫芦音箱制作技法(二十一)葫芦首饰制作技法(二十二)葫芦果脯制作技法(二十三)葫芦小菜制作技法(二十四)葫芦瓜子制作技法,(二十五)葫芦干丝制作技法(二十六)葫芦乐器制作技法(二十七)葫芦具制作技法(二十八)葫芦修饰技法(二十九)葫芦表制作技法(三十)葫芦包制作技法(三十一)葫芦吊牌制作技法(三十二)葫芦动物制作技法(三十三)葫芦罐制作技法(三十四)葫芦壶制作技法(三十五)葫芦篮制作技法(三十六)葫芦人物制作技法(三十七)葫芦日用品制作技法(三十八)葫芦勺制作技法(三十九)葫芦制作技法(四十)葫芦技法

制作工具

(一)加工工具:角膜机、钢刷子、小锯、线锯、铜刷子、线刀、罩、眼罩、锥子、木锉、竹、砂纸、砂纸器、、筷子、勺、贝壳等。

(二)制作工具:画机、渲画机、可换笔、可换笔头、贴纸、美工刀、棒、条、复写纸、金刚石磨头、尼龙笔、鬃毛刷子、雕刻钻、电钻、枪、雕刻刀、纹、钳子、榔头、改锥、夹剪等。

(三).装饰物:彩色线、中国结、装饰结、木珠、项链、手机链、穗、宝石、昆虫模型、水晶珠、银饰品、石牌、葫芦托、大漆、油漆、树脂、蜂蜡、化工染料、丙烯料、硅、硅油等。

挑选

一、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

彩绘葫芦二、葫芦上手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芦生长期要长。

三、葫芦上手撮一下应当有润光滑的手感。

四、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话:瓷皮糠里。

五、葫芦的皮色应当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话:一汪水。

六、皮色惨白的葫芦千万不能要,因为葫芦肯定用药水浸泡过。

七、拿起葫芦子问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没有动过手脚的葫芦应该发出浓郁自然的葫芦香味。如葫芦里子和外皮有刺的味道或者一点味道也没有的,这表明葫芦本身已做过手脚,坚决不要。

作旧

葫芦本身过长期的把玩以后,本身的色泽会逐渐由黄变红、由红转紫,光亮润泽。这种葫芦的价值必然远远高于一般葫芦。因此有的商家为了逐利的需要,作旧现象随之而生。以下介绍几种葫芦作旧的法。

烙画葫芦一、日照涂油法:将葫芦置于阳光之下,均匀地暴晒一段时间以后,在用质地细密的布料蘸上干净的核油均匀涂于葫芦的表面。如此上面的两个过程交替进,就可以极大地加快葫芦变色的过程,不过要想达到那种古色古香的境界还是需要过1到2年左右的时间可。

二、沸水色法:将葫芦放到浓红水、中药儿茶水或者红木末水之中或高温浸泡一段时间以后使色彩浸入葫芦表皮

三、高温油炸法:将葫芦完全浸入高温的食用油之中,过一段时间后葫芦就会变色,显得古色古香了。

不过如何作旧我们依然有办法将其与真正自然变色的葫芦给区分来。下面是一些简易的鉴法:从色上看人工作旧的葫芦可能在色度上酷似自然变色的葫芦,但却没有敛的光晕,表面的那层浮光皮生硬无比,很容易鉴。其次看葫芦内壁,自然变色的葫芦显得比较陈旧,特是虫具,葫芦内壁一般会是灰黑色,并常有虫蛀的痕迹。而人工作旧的葫芦则不然,其内壁色多与外壁的色泽相同,并有侵染之相。最后,从葫芦各部位的着色程度来看,自然变色的葫芦各部位色泽不完全一致,一般是把玩、触摸越多的地色泽越深,反之则越浅。以范制葫芦为例其阳文凸起的部位由于常受到摩擦后色泽较其他部位深得多。而人工着色的葫芦在这面则相反;盘玩摩擦越多的地会掉色而变浅,反倒是凹陷之处色泽更深。

作品展现

葫芦一般都用来加工葫芦,彩绘葫芦,雕刻葫芦等,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产品:吉祥如意葫芦

:高:14cm 直径:7cm

材质:黄铜

植物研究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种子,是前世界上葫芦的最早发现。葫芦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记载,同时于其称也有多种叫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壶”、“卢”本为两种盛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成为一词,作为这种植物称。而“葫芦”则是俗写,并不符原意。不过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写作“葫芦”,一直延续。葫芦可用作容器。估计它来源于非洲,在今天的西哥、秘鲁和泰国均有数千年的被种植的葫芦被发现。在埃及葫芦被作为陪葬品。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葫芦子也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有些者怀疑在甲文中就已有指葫芦了(卣)。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一个例子是《诗·豳·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据考古材料记载,亚洲的中国、泰国,南美洲的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葫芦化石。早在近一万年前,在我们这古老的土地上,已生长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如用它制成乐器,作为养虫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种多样的高级艺术品——葫芦器。

葫芦称众说纷纭:一是因为葫芦有很多品种,这是古人的一种分类法。如陆佃《碑雅》认为:“长而唐上日瓠,短颈曰匏”、“似匏而曰壶”。他的意思是瓠、匏、壶是三种葫芦称,其区要表现在外上。瓠即用来当菜吃的瓠子,细而长,犹如丝瓜;匏即农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芦;壶即扁葫芦。但古人的分类并不统一,李时珍解释匏、壶的含义,正好与陆佃相反,即匏是扁葫芦,壶才是瓢葫芦。崔豹在《古今注》中则认为瓠、匏、壶卢、瓢等都不是种与种的区,而是种属之。他认为“瓠”是一切葫芦的总称,而匏、壶卢、瓢、悬瓠都是瓠,只是外有差罢了。二是古人认为葫芦的性质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称也就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就其质来说,葫芦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又曰“甘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毛诗陆疏广要》。至于“瓠”、“药壶卢”,皆因用途而之《本草纲》。三是由于古人用同音假造成的。葫芦不但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诗》记载的时代来计算,中国栽培葫芦也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诗》之后,记载葫芦的文献就更多了。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统计,提到葫芦的古书有近百部(篇)。在这些书里,有的写葫芦的种植法,有的写葫芦的食用、药用及日常器用的价值,有的是歌咏葫芦的诗文,还有大批有葫芦话传说故事。

植物文化

文化

秋实图

葫芦者,福禄也。

葫芦栽培七千载有余,工艺葫芦自唐始,成于宋,兴于明清。因乾隆纪晓岚等圣贤家追宠而得以广布民间。

葫芦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甚众,为大儒家推崇,爱之弥厚,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长,葫芦通体挂磁包浆,紫润光洁,价值千金。

社会推进,文明式微,传统葫芦日渐消弭,濒危的范制,打结、绘、雕刻等工艺得以挖掘保存,倾制一、二品,自赏、馈友,美不胜收。乐莫大焉。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葫芦也不例外,它是艺术品也是很好的远古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门“易”但却“难的民间技艺,其作品大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历史题材为基础,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去创作,因此葫芦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

1.葫芦艺术的天然性。

2.葫芦艺术的观赏性。

3.葫芦艺术的技巧性。

4.葫芦艺术的独特性。

5.葫芦艺术的趣味性。

6.葫芦艺术的通俗性。

德州扑克,5张牌大小排序,其中三个相同的带一个对,叫做豪斯,有叫做葫芦

《说文解葫芦”这个称,从《说文解》中两互训这点中可以看出。瓠从瓜,说明古人把它看作瓜的一种;另外,孔子曾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匏瓜”,也是很好的说明。后来这些称在流传中,逐渐出现壶卢这个双音的称。这个称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者提到东吴有“长柄壶卢”。

烙画葫芦工艺品--难得葫芦作品《诗现代植物把各种“葫芦”都归属于葫芦科。而在中国古代葫芦有众多称呼,最早是出现在甲文当中。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文中有这种类型的文,古文者指出,这是“壶”,有专家指出它也是“葫芦”,除甲文这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称外,葫芦在中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这三个都可以在《诗》中找到,《邶》云:“匏有苦,济有涉深”;《卫》云:“齿如瓠犀”;《幽》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其中的“匏”、“瓠”、“壶”、“甘瓠”均指葫芦。前二在古代大约是相通的。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者提到东吴有“长柄壶卢”。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在江南还出现一个发音与壶卢相近的,那就是“瓠楼”(音娄)。“瓠楼”的出现,进一步实我们的推测。胡芦和葫芦这两个称显然是从这里衍生而来。到了唐朝,“葫芦”这一始流起来。宋代以后,由于葫芦品种繁衍,称也变得更多了。

《本草纲的叙述于“葫芦”的称谓,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里出现了七种称:悬瓠、蒲卢、瓠、药壶卢、约壶、长瓠、壶卢。之所以出现众多称,要因为古人把葫芦其性质和用途与状大小的不同而分类或由古人用同音假借造成的。

影视

葫芦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化作七色山峰,锁住了蛇蝎二妖,青蛇为了替姐夫报仇,屡施毒计欲害葫芦兄弟,七兄弟闯过了重重险,消灭了黑怪,烧死了蜘蛛,并直捣青蛇洞。

民俗

和祥 国画 葫芦烙画葫芦工艺品-难得葫芦作品


端午

端午习俗,民间门上插桃枝葫芦。现代气功测试明,葫芦有隔绝场功能。民语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意即难以穿透葫芦测视中物品。从风水分析,乃葫芦线外状含“S”的太极阴阳分界线的奇功能。因此常在风水化煞中应用。据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对卖油郎赔礼。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这位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楣处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留下了端午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民俗:古代夫妻结婚入洞房饮“卺”,卺即葫芦,其意为夫妻百年后灵魂可体,因此古人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祛祟的吉祥物。葫芦与仙道的系非常密切。《列仙传》上的拐先生、尹喜、安期生、费长房这些传说中的话人物,总是与葫芦为伍的,以致后来葫芦成为成仙得道的标志之一。由于“葫芦”与“福禄”音同,它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民间以彩葫芦作佩饰,就是基于这种观念。另外因葫芦藤蔓绵延,结子繁盛,它又被视为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谚语:“厝一粒瓠,家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

文章:

浮生拾慧——葫芦(黄廷法 文)

马致远之《夜船·秋思》中说:“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汉卿之《窦娥冤》中窦娥也唱道:“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

葫芦提一词,是元明清时期颇为流言俗语,有“糊里糊涂”之意。

故清时曹雪芹先生把糊里糊涂判案的贾雨村称为葫芦僧,其所判之案也叫作葫芦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盖胃平

下一篇 铝酸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