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指发生于腓肠起始点上2~4cm范围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不应包括外髁部骨折和髁间骨折(AO股骨远端A型骨折)髁上骨折一般为关节囊外骨折,而髁部骨折(股骨远端B型骨折)及髁间骨折关节骨折但髁上骨折与髁间骨折常相互波及又称髁间的髁上骨折股骨远端C型骨折股骨髁上骨折为发生在股骨外髁上5cm以骨折,不应包括外髁部骨折和髁间骨折(AO股骨远端A型骨折)髁上骨折一般......
目录

概述

股骨髁上骨折为发生在股骨外髁上5cm以骨折,不应包括外髁部骨折和髁间骨折(AO股骨远端A型骨折)髁上骨折一般为关节囊外骨折,而髁部骨折(股骨远端B型骨折)及髁间骨折关节骨折但髁上骨折与髁间骨折常相互波及又称髁间的髁上骨折股骨远端C型骨折

病因

病因: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致伤。股骨髁上为密质与松质处,多因车祸、高处坠落所致,老年人因质疏松,暴力不大的跌伤即可起该处的骨折

病机制: 股骨髁上骨折分伸展型和屈型,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伸展型骨折为膝关节伸展位受伤所致,骨折线由前下至后上斜,屈位受伤时,可成由前上到后下的斜骨折,直接暴力作用下,也可发生横型或粉碎型骨折前以交通事故和工农业外伤所致高能量损伤多见,常为粉碎型髁上骨折髁间粉碎型骨折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大多较股骨骨折为轻,休克发生率为股骨骨折的1/8~1/10。

2.局部症状

(1)骨折之一般症状要表现为骨折局部之肿胀疼痛及在股骨髁上部的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

(2)移位:表现为骨折远端侧向移位及膝端屈

(3)功能障碍:要表现为患肢、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

(4)注意并发症:要是有否伤及动脉或其他管损伤的表现。

并发症

1.伸展型骨折常可致动脉损伤。

2.股骨髁部骨折不连接。原因:①固定不正确或不坚强;②不理的患肢功能锻炼;③过度牵;④感染;⑤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一旦发生,可手术取除,采用坚强的固定和移植

3.股骨骨折股骨骨折常伴有股骨髁的关节面歪斜。原因:①骨折断端复位不佳,未能达到解剖复位或固定物松动,固定不牢致骨折端的再移位。②股骨髁部骨折后,由于松质的嵌压,复位后常有缺损,术中未能进确实的植至愈时该侧又塌陷。③不适当的负重,致骨折端在非功能位愈股骨外髁的畸起膝关节外旋、屈和外翻畸股骨髁的畸起膝关节旋、屈翻畸

4.固定松动不牢。原因:股骨髁间骨折常为多向移位,严重粉碎性骨折约占1/2以上,这给手术固定及功能锻炼带来很多困难,且固定常有松动现象发生,其原因为:①股骨髁部严重粉碎性骨折;②固定物选择和使用不当如术中使用的拉力螺钉未起到块间的压缩作用;③术后未使用外固定和不理的早期功能锻炼。

检查

其它助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及类型,涉及神经管损伤者,可MRI或管造影检查。

诊断

1.外伤史 一般多为较剧烈之暴力所致。

2.临床特点除骨折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畸功能障碍外,应特注意动脉有无搏动及其强度并与健侧对比。同时注意足的活动与感觉,以确定部的管及神经有无被累及。

3.影像检查常规之X线平可明确诊断并清晰显示骨折的类型及移位情况;有软组织损伤,尤其是涉及神经管损伤者,可以MRI或管造影检查。

治疗

以非手术疗法为。复位不佳、有软组织嵌顿及神经损伤者,则需放复位及固定(或复位后采用外固定)。

1.非手术疗法

一般采用石膏固定:(1):与股骨骨折法相似,惟牵力线偏低以放松腓肠而有利于复位。如胫未达到理想对位,则改用股骨髁部牵使作用力直接作用到骨折端。如有手术可能者则不宜在髁部牵,以防起感染。(2)下肢石膏固定:牵2~3周后改用下肢石膏固定,膝关节120°~150°为宜;2周后换功能位石膏。拆石膏后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并可以理疗。

2.手术疗法

(1)手术适应: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考虑及早施术探查与复位。①对位未达功能要求。②骨折端有软组织嵌顿者。③有神经刺激、压迫损伤症状者。

(2)放复位:视手术的的不同可采取侧或其他入路显示骨折断端并对需要处理及观察的问题加以解决,包括神经伤的处理、嵌顿肉的松解等,而后将骨折断端在直视下加以对位及固定。对复位后呈稳定型者,一般勿需再固定术。

(3)固定:单纯复位者,仍前法位下肢石膏固定,2~3周后更换功能位石膏。对需固定者可酌情选用L型钢螺钉Ender钉或其他固定物(图2),然后外加石膏托保护2~3周。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亦有少部分患者由于固定不牢固,出现不连接和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蒿枝七

下一篇 福莫特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