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蔊菜

蔊菜 蔊菜:Rorippa indica(L.) Hiern),十蔊菜植物蔊菜为一、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40厘米,植株较粗壮,表面具纵沟。其互生;总状花序生或侧生,小,数多,细花梗萼片卵状长花瓣黄色,匙;果梗纤细,种子多数,细小,卵而扁;4-6月,6-8月结果。蔊菜生长在海拔230~1450米的路旁、田边、园圃、河边、屋边墙脚及山坡路旁等较潮湿处。分布于......
目录

物种起源

蔊菜来源是据《本草纲》记载:“蔊菜味辛辣,如热焊人一般,故”。

形态特征

蔊菜蔊菜为一、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植株较粗壮,无毛或具疏毛。单一或分枝,表面具纵沟。互生,基生下部具长柄,叶形多变化,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端裂大,卵状披针,边缘具不整齐牙齿,侧裂1-5对;上部叶片披针或匙,边缘具疏齿,具短柄或基部状抱

总状花序生或侧生,小,多数,具细花梗萼片4,卵状长,长3-4毫米;花瓣4,黄色,匙,基部渐狭成短爪,与萼片近等长;雄蕊6,2枚稍短。角果线状,短而粗,长1-2厘米,宽1-1.5毫米,直立或稍弯,成熟时果瓣隆起;果梗纤细,长3-5毫米,斜升或近水平展。种子每室2,多数,细小,卵而扁,一端微凹,表面褐色,具细网纹;子叶缘倚胚根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长习性

蔊菜

蔊菜生长在海拔230-1450米的路旁、田边、园圃、河边、屋边墙脚及山坡路旁等较潮湿处。群落及要伴生植物飞廉、微孔草、酸摩、粘毛鼠尾草藏茴香

分布范围

蔊菜蔊菜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蔊菜播种季

在亚热带地区,全年均可栽培,其他地区,可春、夏、秋或夏、秋栽培。一般从播种到采食嫩,每个周期为60-90天,每茬亩产600-800千克。

播种

每亩撒播或点播种子20-50克,蔊菜种子细小,播种时应将种子与重量300倍的细沙或100倍的草木灰混匀后再播,播后盖上遮光网,待出苗后再揭去遮光网。

蔊菜

选地与施肥

蔊菜根系植物根系长达20厘米以上,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为了获得高产,应尽量选择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种植。将地整平整细,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做3-5米宽的畦,沟宽30厘米。然后,畦面上浇足肥水。

管理

种子未出苗前如遇干旱,必须及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应及时除去杂草,并追施肥料,每亩用尿素7.5千克兑水150倍浇施。及时间苗,保持株为16厘米×15厘米,每亩留苗3.5-4万株。出苗后30-35天,即可摘采嫩苔上市,一般每株重量20克左右,每嫩苔高度为10-15厘米。每摘1次后,追施1次肥料。每亩每次用5千克尿素兑水150倍浇施。可连续采摘3-4次。第1次采摘质量最好,以后逐渐降低。所以,据管理水平,采摘3-5次后,应拔除全株,重新整地播种。在生长期间,如发现菜甲、菜青虫等害虫,可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蔊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蔊菜素、蛋白质、胡萝卜素、蔊菜酰胺等养物质。作为蔬菜食用的是嫩

药用价值

蔊菜

蔊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全株均可供药用,性凉、味微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治黄疸病、疔疮红肿疼痛、止咳化痰、活之功效。

食用禁忌

蔊菜不能与牡荆同用,否则使人体麻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弓形虫病

下一篇 蒿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