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中的一大类常见细菌,为链状或者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上呼吸道、肠道、泌尿道及生殖道中。其种类繁多,且大多不致病。但致病者可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常见的如猩红热、丹毒等,以及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热小球肾炎等。链球菌中的致病菌要为A族,亦称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 streptococcus),可起......
目录

症状体征

1.症状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多见于老年、幼儿、体弱者。尤其易并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后。起病急骤,伴寒战,高热39~40℃,咳脓痰促,部分病人因累及胸膜可出现胸痛。病人有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2.体征 病人高热病容,呼吸困难发绀,可有部的实变体征。两下呼吸音减弱,干湿啰音较广泛,胸腔积液时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用药治疗

治疗以青霉素G为首选,轻症可注、重症者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

饮食保健

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预防护理

应积极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可以减少传染源。对急性咽喉炎、扁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等彻底治疗。此外应注意空消毒。

病理病因

链球菌的分类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3种:

1.溶血现象分类可分为3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这类链球菌亦称为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vidans),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只有在受损的瓣膜、膜上或泌尿生殖道中能起疾病,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此类链球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tococcus)。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常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素周围无溶血球,故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non-hemolytic streptococcus)。无致病性,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有时偶尔起感染。

2.据抗原结构分类 链球菌细胞壁中的特异性C多糖抗原不同,可分为A、B、C、D……等18族。对人致病的链球菌,90%属于A族。同族链球菌之间因表面蛋白不同又可分若干亚型,如A族链球菌,据其M抗原不同可分为80个亚型,A族链球菌亦称为化脓性链球菌。

3.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分需氧性、兼性厌氧性、厌氧性链球菌3类。对人类致病者要为前两类。

以上分类法以抗原结构分类法最理。

疾病诊断

临床需要与慢性化脓性气管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相鉴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可见核左移。发现典型的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可初步诊断。培养鉴定出化脓性链球菌。

其他助检查:

X线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密度增高阴影,分布于两下带沿气管树分布。有时病灶融为大状,但密度不均匀,病变有时表现为不规则粟粒状,细支气管阻塞可起局限性肿或不张,病变可成小脓肿、脓腔,同时可脓胸

并发症

并症多为呼吸衰竭力衰竭(左、右衰)、血症脓肿脓胸气管扩张。

预后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发于世界各地,一般少有真正的流,但1918年流感大流后继发的链球菌肺炎呈小流,死亡率高达30%~35%。

发病机制

A族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要产生多种胞外酶和外毒素。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当全身或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时,含菌的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入起化脓性链球菌气管肺炎,其病理特征是以细气管为中组织化脓性炎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帕罗西汀

下一篇 氯丙咪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