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是蛇游蛇科颈槽蛇属动物。虎斑颈槽蛇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面呈翠绿色或草绿色。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斑,躯干前端黑红色斑相同。多出没于有水草多蛙蟾之处,白天活动,吃蛙及蟾蜍,也吃蝌蚪与小。卵生。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中国等地。虎斑颈槽蛇是毒蛇,属于有毒蛇品种,但咬伤后果还是很严重。该物种已被......
目录

形态特征

虎斑游蛇通身橄榄绿色或草绿色或浅蓝色或蓝色(底色变异较大),躯干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橘红色斑块相间排列,后段犹可见黑色斑块,橘红色则渐渐消失;头绿色橄榄绿色或浅蓝色或蓝色,上鳞污白色,鳞沟色黑,眼正下及斜后各有一条粗黑纹,十分醒;体、尾面前段灰白色布灰黑色点斑;后段渐呈黑色

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斑。虎斑颈槽蛇是我国术界广泛争议的一种蛇类,由于性格温顺,很多者都认为它是无毒性的蛇类。其实它是毒蛇(过敏体质有中毒死亡先例,在日本被归为毒蛇)但性格温顺。

体型中等偏小。观察标本最大全长雄性1094 (917+177) 毫米,雌性1287 (1108+179) 毫米。头,与颈区分明显。颈正中具1个纵浅凹槽。眼较大,瞳孔。颊鳞1枚;眶前鳞2(1)枚,眶后鳞3或4枚,个一侧为2枚,颞鳞1(2)+2(1)枚,个一侧后颞鳞为3或4枚;上鳞7枚(2-2-3式)或8(2-3-3式,个为2-2-4式或3-2-3式);下鳞9(8~10)枚,前5(4)枚接前2对。鳞19-19-17(15),全部具棱或仅两侧最外平滑;鳞144~188;肛鳞二分;尾下鳞38~74对;上颌齿每侧20~21+2枚,最后2枚较大。

生活习性

为习性

曾在山东烟台观察其于4月初日平均温度上升到13℃以后冬眠苏醒,到4月中旬第一场雨后始活动,5~8月为其活动频繁期,其中每日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为其活动高峰期。天变化对其活动有明显的影响。要见于雨后晴天,而在阴天和雨天则活动显著减少。冬眠从10月下旬始,到来年4月结束。

食物习性

虎斑游蛇类、蛙类、蟾蜍等为食。人工饲养下可吃蛇而拒食投喂的鸟、。 室饲养观察到还可食中华大蟾蜍和泽蛙,4龄蛇一次可食黑斑蛙2~3只;吞食时要从蛙的头部始,历时约30分钟。野外亦见到先吞食蛙后肢的现象。

分布范围

虎斑游蛇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天津河北山西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均有分布。北京各区县均有分布。

繁殖饲养

虎斑颈槽蛇卵生。产卵期在6~7月中旬之间,历时一个多月。卵产于通阴凉并较潮湿的隐处,通常在落的枯下或草丛中,无护卵为。产卵数量差异较大,一般10枚左右或20多枚,最多一例达46枚。室观察,虎斑颈槽蛇为一次性产卵,未见到有分期分批产卵的现象。卵为,呈白色或奶黄色。卵径大小可能与产卵数量有一定系,一般长径20~40毫米,短径10~20毫米。孵化期1~2个月,刚孵出子蛇全长150~200毫米。

容器选择

饲养虎斑颈槽蛇比较简单,它们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需要一个不是特大的小箱子即可。然后在箱子里垫报纸,搞一个可以让虎斑颈槽蛇可以躲避的地,然后放个水盆就可以了。

饲养温度

冬天要是温度,要用加热垫垫在箱子下面加温。最好是把箱子的一半放在加热垫上面,这样蛇可以自己选择冷热。饲养虎斑游蛇的温度要控制在28-30度最好,湿度控制在60-65%即可。如果饲养技术不好的话,可以购买一个爬宠箱,这样就比较简单了。

饲养喂食

虎斑颈槽蛇吃的食物容易获得,可以给它们吃老,也可以喂小泥鳅,放在水盆里就可以了。平时不要过多的惊扰蛇,不要上手摆弄。每周换1-2次报纸,顺便打扫饲养箱。

管理

饲养虎斑颈槽蛇整理箱最便,因为食性问题用木箱清理太麻烦,很容易发霉。整理箱容易清理。不过必须做好通工作。垫材选择建议用厨房纸。问为什么因为我就这么养。除了纸以外不建议用任何植物制品,知道用了会后悔就好。

对于半水栖的蛇类都不推荐什么玉米芯木屑什么的,很容易发霉清理很费劲。对于水盆选择太大太小。虽然是半水栖但虎斑更喜欢在陆地上活动,水盆没必要过大,因为虎斑比较活跃容易弄湿垫材。但至少要保蛇可以澡,偶尔休闲时喜欢待在水里,蜕皮时也需要

对于食物的选择,虎斑最喜欢的是蛙类。类也来者不拒。平时饲养可以喂泥鳅麦穗花鱼等。推荐用林蛙,黑斑蛙也可以,金蛙虽然会吃但并不喜欢。虎斑过训练可以接受死食。在适应一种食物后试着投喂冷冻食物,记得解冻。我平时喂冻蛙。虎斑可以吃癞蛤蟆,并从中吸收蟾蜍的毒素储存在颈腺中。冷冻食物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寄生虫。蛙类是寄生虫重要寄

种类介绍

亚种分化

虎斑颈槽蛇的2个亚种

中文

拉丁

者及年代

亚种图

虎斑颈槽蛇亚种

Rhabdophis tigrinus tigrinus

Boie,1826

虎斑颈槽蛇台湾亚种

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

Maki,1931

近种区

虎斑颈槽蛇相似种红脖颈槽蛇 (Rhabdophis subminiatus) 通身草绿色,颈及躯干前段鳞间皮肤猩红色。而虎斑颈槽蛇身体前段具有粗大的黑色斑块。体中等,全长800毫米左右。翠绿色或草绿色,躯干前两侧有粗大的黑色斑块。颈部及其后一段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淡黄绿色。颈正中有一明显浅槽,沿鳞后两侧有12对颈腺。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虎斑游蛇中医入药,具有解毒止痛,祛湿之功效。结核、质增生和湿等症。据有报道,该蛇对治疗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动物保护

虎斑颈槽蛇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济、科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录——椎动物卷,评估级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动物危害

虎斑游蛇虎斑颈槽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齿槽后具有较大的牙齿态上非常接近后沟毒的毒蛇。然而虎斑颈槽蛇并不是毒蛇,因为其毒腺与毒没有导管联通。其毒液不通过毒导管,而通过其他物理式进入被咬者的伤

虎斑颈槽蛇的毒液量很低,平均毒量11.8mg,毒液成分要是金属蛋白酶类酶等。但静毒性很强,静LD50为0.265mg/kg,超过绝大多数蝰科毒,08年我国已把它列为毒蛇。

由于是后沟毒,导致注毒困难,实际注入毒液时其毒液输送系统还会有浪费的,所以大多数人被虎斑咬伤症状较轻。

虎斑颈槽蛇日本有几起咬伤致死病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氟哌噻吨

下一篇 奥氮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