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PQ)商品一扫光、克芜踪等,是一种高效能的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对人畜具有很强毒性,误服或自服可起急性中毒,已成为农药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见病因。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毫升(20~40mg/kg)。百草枯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毒性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征(MODS),要靶器官,可导致“百草枯”,早期表现为急性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
目录

病因

误服或自服百草枯起急性中毒,已成为农药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

临床常见百草枯中毒多为自服或误服,消化道吸收,注射途径极为少见。完整皮肤能够有效阻止百草枯的吸收,长时间接触、阴囊会阴部被污染、破损的皮肤大量接触,仍有可能造成全身毒性。

1.中毒

口腔烧灼感,口腔食管黏膜糜烂溃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呕血便血,严重者并发穿孔、腺炎等;部分病人出现肝脏肿大、黄疸功能异常,甚至功能衰竭。可有头晕头痛,少数患者发生幻觉、恐惧、抽搐昏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损伤最常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BUN、Cr升高,严重者发生急性功能衰竭。损伤最为突出也最为严重,表现为咳嗽胸闷气短发绀呼吸困难,查体可发现呼吸音减低,两可闻及干湿啰音。大量服者,24小时出现水肿,常在数天因ARDS死亡;非大量摄入者呈亚急性过,多于1周左右出现胸闷、憋,2~3周呼吸困难达高峰,患者常死于呼吸衰竭。少数患者发生气胸、纵隔肿、中毒炎、心包等并发症。

2.局部接触百草枯中毒

临床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黏膜烧伤,如皮肤红斑、水疱、溃疡等,眼结膜、角膜灼伤溃疡,甚至穿孔。长时间大量接触可出现全身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3.注射途径(管、肉、皮肤等)接触百草枯者

注射途径(管、肉、皮肤等)接触百草枯罕见,但临床表现凶险,预后差。

检查

1.胸部CT

中毒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极重度中毒以渗出为,数天即可侵犯全野;轻度中毒者仅表现为纹理增多、发局灶性纤维化、少量胸腔积液等,随时间迁移,病灶可完全吸收;中重度中毒呈渐进性改变,中毒早期(1周)表现为纹理增粗、间裂增宽,渗出性改变或实变以底及外带为,可有胸腔积液中毒后1~2周为快速进展期,呈向性进展,渗出样改变或毛玻璃样改变范围迅速扩大,如不能终止,可侵犯全,最终死于严重缺氧。存活者往往在中毒10天左右部病灶进展自动终止,以后部病变逐渐吸收,数月后可完全吸收,不留任何后遗症。

2.动脉分析

可表现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等。

3.电图

表现动过速或过缓、律失常、Q-T间期延长、ST段下移等。

4.其他

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热,也可出现贫血减少等。

5.、尿百草枯含量测定

可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但前国尚无统一的检测标准。

诊断

据有百草枯服用或接触史、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可作出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诊断。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液、尿液百草枯浓度测定可明确诊断并帮助判断预后,但随着时间推移,、尿百草枯浓度逐渐减低甚至难以测出。

2.百草枯接触史明确,特服途径,即使临床症状轻微,没有毒检据,诊断仍能成立;毒物接触史不详,、尿中检出百草枯,即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也仍然成立。

3.患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即早期化口腔炎、上消化道刺激腐蚀表现,和/或损害,随后出现部损伤,而毒物接触史不详又缺乏、尿毒检据,可诊断为疑似百草枯中毒

据服毒量早期可做如下分型:

(1)轻型百草枯摄入量<20mg/kg,病人除肠道症状外,其他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

(2)中--重型百草枯摄入量20~40mg/kg,病人除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系统受累表现,1~4天出现功能、功能损伤,数天~2周出现部损伤,多数在2~3周死于呼吸衰竭

(3)暴发型百草枯摄入量>40mg/kg,严重的肠道症状,1~4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

临床尚无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对其救治仍处于探索中。尽早采取措施清除进入体的毒物是成功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基础。

1.阻断毒物吸收

要措施有催吐、洗与吸附、导泻、清洗等。

(1)催吐、洗与吸附可刺激咽喉部催吐,争分夺秒洗。洗液首选清水,也可用肥皂水或1%~2%碳酸氢钠溶液。洗液不少于5升,直到无色无味。上消化道出可用去甲上腺素盐水洗。洗完毕注入吸附15%白土溶液。

(2)导泻用20%醇、硫酸钠硫酸镁等导泻,促进肠道毒物排出,减少吸收。患者可连续白土或活性炭2~3天,也可试用中药(大黄芒硝甘草)导泻。

(3)清洗皮肤接触者,立即去被百草枯污染或呕吐物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毛发,不要造成皮肤损伤,防止增加毒物的吸收。百草枯眼接触者需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20分钟,然后专科处理。

2.促进毒物排出

(1)补液利尿百草枯急性中毒者都存在脱水,适当补液联注射利尿有利于维持量与尿量(1~2ml/kg/h),对于功能的维护及百草枯的排泄都有益。需注患者的功能及尿量情况。

(2)液净化液灌流(HP)和液透析(HD)是清除中毒物的常用法,用于百草枯中毒,尚存争议。建议HD只用于功能损伤的百草枯中毒患者。至于HP,推荐百草枯中毒后应尽快HP,2~4小时展效果好,液毒物浓度或服量决定一次使用一个或多个灌流器,再液百草枯浓度决定是否再HP或HD。

3.药物治疗

临床应用的药物要是防治靶器官的损伤,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抗氧化等。

(1)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早期联应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中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可能有益,建议对非暴发型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进早期治疗,可选用甲泼尼龙、氢化考的松、环磷酰胺

其他如环孢霉素A、重组人Ⅱ型肿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蛋白、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等也有效,尚需据。

(2)抗氧化抗氧化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NAC)、金属硫蛋白(MT)、维生素C、维生素E、褪黑素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在动物实验有一定疗效,临床研究未获得预期结果。

(3)其他药物蛋白酶抑制乌司他丁、非甾体抗炎药水杨酸钠及必净、丹参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中药制,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仍在探索阶段。

4.支持对症治疗

(1)氧疗及机械通气急性百草枯中毒应避免常规给氧。基于对百草枯中毒毒理机制的认识,建议将PaO2<40mmHg(5.3kPa)或ARDS作为氧疗指征。尚无机械通气增加存活率的据,若有条件移植,机械通气可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2)抗生素的应用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导致多器官损伤,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推荐使用大环酯类,该类药物对防治纤维化有一定作用。有感染据者,应立即应用强效抗生素

(3)养支持急性百草枯中毒因消化道损伤严重而食者,注意肠外养支持,必要时给予深静养。肠、肠外养支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影响有待探讨。

(4)对症处理呕吐频繁者,可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或吩噻嗪类止吐控制症状,避免用复安等多巴胺拮抗,因为药物有可能减弱多巴胺功能的恢复作用。对腐蚀、疼痛症状明显者,用镇痛吗啡等,同时使用黏膜保护、抑酸等。针对器官损伤给予相应的保护,并维持生理功能。

5.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能控制纤维原细胞的数量,降低纤维蛋白产生,无据表明此法能降低病死率。移植用于重度呼吸功能不可逆性衰竭病人,国外有成功的报道。

6.监测与随访

为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备条件时,应进以下监测。

患者就诊时立即抽送检百草枯浓度,以后每3天监测一次,如已无百草枯,可停止检测。每日测尿百草枯半定量,晨起尿检,每日一次,直到阴性。同时查血尿常规、功能、标记物、动脉分析、胸(或CT)等,应在就诊后12小时完成,必要时随时监测,直到病情好转。

预后

由于百草枯的损伤特点,存活者应进至少半年的随访,注意复查功能。鉴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可出现感染、坏死等副作用,用前应向家属告知。

1.服毒量是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毒物清除时间包括催吐、洗等急救措施也可影响其预后。患者空服毒,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功能障碍及代谢性酸中毒损伤出现较早,特是服毒24小时出现者预后不良。

2.以下情况不一定起严重危害:食用了喷洒过百草枯稀释液的植物;服用了喷洒过百草枯的土壤;误服喷雾器喷出的百草枯稀释液。

预防

加强百草枯产品监测,降低浓度;保加入恶臭和致吐格,减少误服后吸收,降低危害程度。未用完的百草枯溶液,要及时回收;家百草枯溶液应加强保管,避免儿童、幼儿误服和高危人群接触。加强培训,使基层医务人员熟悉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早期诊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苯丙胺中毒

下一篇 布氏菌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